抓項目、促轉型、解瓶頸
全力打造南皮經濟發展的升級版
南皮縣經濟團體聯合會、五金機電商會 劉金延會長
最近我們圍繞,如何化解瓶頸、解決矛盾,轉型升級,打造五金沖壓企業升級版的戰略思考,對部分鄉鎮和企業進行了調查與分析。
一、我縣五金沖壓企業發展的現狀與特點
我縣五金沖壓行業誕生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經過近五十年的發展,從少到多、從小到大,形成了一定規模。據有統計,目前全縣五金沖壓企業共有3900余戶,其中,個體五金加工戶3200多個,注冊企業12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68家,年產值過億元的企業已達十多家,另有十家左右年產值達7000~8000萬元的企業,明后年產值有望達億元。五金沖壓企業納稅已經占到全縣財政收入的近60%。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呈現出幾個明顯的優勢與特點:
1、全部為私營或股份制企業,機制活。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結合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改革,我縣已對鄉鎮集體企業進行了經營體制的徹底改革,激發了活力,調動了全民創業的積極性。九十年代末,我縣又在全市范圍內率先啟動了對縣辦國有和集體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僅用一年時間,就全部改制完畢。所有制性質的改變,經營體制的變革,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并表現出了機制活、決策快、市場適應能力強的旺盛活力,為進入新世紀的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小規模、大群體、易調頭、轉向快。我縣以電子五金沖壓件為主導行業的工業企業,其表現的主要特點是規模較小、群體較大,也可以形容為“村村點火、處處冒煙”。全縣3900多家五金沖壓企業,重點分布在5個鄉鎮、一百多個自然村,僅南皮鎮的穆三卜村就有360多家,潞灌鄉的刁北村就有50多家。以一家一戶為主要經營模式的五金沖壓企業,投資十萬八萬,抓住一二個業務戶,雇傭十來名工人,干上三四年,不但自己致富,還能帶動群眾脫貧。同時,這些小企業還具備易調頭、轉向快的特點。一個業務戶發生變故,可以隨時發展新戶。這個沖壓件不行,換一套模具,又可生產另一種配件。
3、勞動密集型,吸納剩余勞動力多。3900多家五金沖壓企業,大的用工幾百人,小的用工十來人,解決了全縣五六萬個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每年為全縣人民帶來工資性收入十多億元,創造了十分可觀的經營效益和社會效益。
4、為大企業拾遺補缺,市場容量較大。我縣電子五金沖壓企業生產的各種零件、配件和部件,其品種多達上萬種,供應鐵路、電力、通信、汽車、家電、建筑等十幾個門類工業企業。這些國內外大企業非用不可而又無法自己全部生產的零配件,其市場容量非常巨大,尤其在全球化生產、全球化銷售、全球化采購的大趨勢下,其發展前景更加廣闊。
5、逐步積累,滾動發展,風險較小。我縣五金沖壓行業發展雖然不是高科技、高收入、高產出、高附加值的現代化規模企業,但始終具備投資少、見效快的特點,始終沿襲著滾動發展、逐步積累、不斷壯大的發展模式,從而極大地增強了抗風險的能力,具備較強的生命力。尤其自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盡管我縣的工業企業也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但與周邊縣市比較單一的鑄造、彎頭、化工、管道裝備等工業結構相比,受沖擊的程度要輕得多,抗風險能力要強得多。
6、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具備了一定的資金、技術、人才、設備、管理等跨越式發展的基礎與條件。在1200多家一般納稅人工業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沒有貸款或貸款很少,比如像鐵路信號、立德公司、江津公司等一批規模以上企業,都是靠逐步積累、滾動發展起來的。尤其是近幾年來,以惠邦機電、南風、益民等為代表的一批規模以上企業都陸續購置了自動化、智能化、現代化的加工設備,培養和鍛煉了一大批本土專業技術人才,并與近百家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結成了產學研對子,聘請了幾百名各類專家為我所用,從而使產品質量得到極大升級,生產自動化水平得到明顯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和研發能力不斷提高,其產品不但應用于火箭、衛星、高鐵、計算機、新能源設備等不少高科技領域,也大批量的供應于家電、電力、汽車、電信等工業領域。其客戶群不但涵蓋國內500強中的大部分企業,同時供應于以西門子、ABB等為代表的一批世界500強高科技企業,形成了每年出口創匯2000多萬美元的能力。同時,經過幾十年的實踐鍛煉,涌現出了幾十名以葉本棟、門正明、張之春、林懷德、王怡岷等為代表的成熟型中年企業家,成長和鍛煉出了以葉光昱、張家興、林建立、陳俊升等為代表的上百名突破型、創新型的年輕企業家隊伍。這兩支企業家隊伍既是南皮工業企業發展的支柱和脊梁,也是我縣工業企業未來跨越發展的希望所在。在他們身上,既積累了比較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也聚集了比較豐厚的客戶資源,同時完成了資本積累的初始階段,具備了跨越發展、企業騰飛的基礎和條件。
二、面對新形勢,我縣五金沖壓行業凸現的劣勢與問題
自己與自己縱向比,我縣五金沖壓業的確得到了較大發展。但與我縣五金沖壓行業同時起步的浙江永康相比,我們則被遠遠地拋在了后面,就是與本市范圍內的青縣、黃驊、等過去工業基礎落后于我縣的縣市相比,也明顯的落后了一截。面對當前工業現代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的新形勢、新趨勢,我縣沖壓行業凸現的劣勢與矛盾更加突出,其主要表現有以下四點:
1、總量少,規模小。偌大一個縣,工業總產值僅有百億,產值超億元的企業只有區區十來家,而且最高的不足三億。這些年,雖然在抓投入、上項目上用力較大,但效果不夠理想,真正意義上投資超億元的項目沒幾個。這些年,雖然招商引資叫的很響,但實際動作不大,政策不夠優惠,真招來的外資項目屈指可數。近4000家五金沖壓企業中,規模以上企業只有68多家,年納稅額最多的只有一千多萬。
2、給人當配角,始終處于被動地位。我縣99%的沖壓企業沒有自主品牌,沒有終端產品,都是給人家做零部件,沒有議價權,沒有市場話語權,利潤空間被對方操控,在市場競爭中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就是在客戶資源相對穩定的企業,情況也好不了多少,對方吃肉,我們喝湯;對方感冒,我們發燒;對方蕭條,我們衰落。命運始終系在別人身上。
3、設備落后,人才不足,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除部分規模以上企業之外,多數五金沖壓企業,生產設備都是勞動密集型的人工操作機械,產品質量低,生產效率低,安全系數低,生產成本高,而且缺少專業技術人才,都是放下鋤頭的操作工,與自動化、智能化的高端設備無法對接,因而在與江浙一帶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明顯高于我縣的五金沖壓企業競爭中明顯處于劣勢。
4、企業家隊伍整體素質較低,管理能力、思想觀念跟不上時代節拍。除部分稍具規模的企業老板之外,大部分企業管理者都是初高中學歷,都是從做零配件起步,略有資本積累的“土財主”。其突出弱點表現為:一是小富即安,維持現狀,不思進;二是小富即滿,貪圖享受,吃喝玩樂;三是思想僵化,封閉保守,對新事物、新業態、新形勢適應慢;四是缺乏現代企業管理理念、管理能力、管理方法,固守家族式管理模式。因而,很難把企業做大做強。
三、聚焦發展,全力攻堅,打造南皮五金沖壓行業發展的升級版
面對這些制約發展的矛盾和問題,我們將配合縣委、縣政府,以迫不及待的心情,壯士斷腕的決心,拿出抓鐵留痕的勁頭,采取以下綜合手段和措施,盡快加以解決:
第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一切向發展聚焦。要在全縣范圍內尤其是企業家隊伍中,持續不斷地組織開展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的教育實踐活動,制訂相應的制度約束和獎懲機制,把各級領導干部的精力都集中到抓經濟、促發展、想干事、干成事上來,把企業家隊伍的心思集中到如何實現快發展、大發展、跨臺階、爭一流上來。
第二、加大力度,招商引資,上大項目。發展是硬道理,發展尤其是大項目發展是解決我縣各種矛盾和問題的關鍵所在。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客戶資源,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關系資源,實施打動人心的利益導向和招商優惠政策,實行“保姆”式的代辦服務方式,調動起全縣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力爭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真正引來十幾個、幾十個投資超5億乃至10億以上的大項目,徹底改變我縣工業總量少、規模小的落后局面。
第三、面向高端,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在現代工業加速走向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大趨勢、大背景下,我縣沖壓行業必須加快轉型升級,著重從四方面著手:一是生產設備必須轉型升級。俗話說,沒有金剛鉆,難攬瓷器活。沒有現代化的設備,根本生產不出高精度、高質量的產品。二是供應客戶必須轉型升級。我們原來面對的一些中小客戶,質量要求低,市場信譽低,競爭能力差,勢必造成客戶不穩定,訂單不穩定。而江津、立達、興業等企業,因而必須發展高端客戶,面向高端群體。同時,要由單一客戶向客戶群發展,不靠一棵樹吊死,注重發展儲備客戶,做到東方不亮西方亮。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長盛不衰;三是產品必須轉型升級。我們的產品必須緊跟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必須瞄準國家鼓勵發展的新興產業,必須跟上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有條件的企業更應抓住機遇,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抓緊由零部件向整機乃至最終產品的轉型。
第四、是專業技術人才和機械操作人員也必須轉型升級。過去,土生土長的鉗工可以勝任,放下鋤頭的農民可以操動搗機。但面對自動化、智能化的新設備,這些人員都沒有了用武之地。我們必須抓緊培養和引進一大批專業技術人才,招聘和培養一大批高學歷,會操作自動化設備的技術人員。不然,你有再好的設備,也難以駕馭和使用它,更生產不出高質量的產品來。
第五、加大對企業家隊伍的教育、培養和引導力度。企業家隊伍的規模大小,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地區的經濟總量。企業家隊伍的素質高低,決定了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質量與前景。從這個意義上說,目前,我縣企業家隊伍一是人數太少,二是素質較低,與當前及未來發展的形勢越來越不適應。因此,必須切實加大對企業家隊伍的教育、培養和引導力度,努力造就一支大群體、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切實做到政治上關心,人格上尊重,思想上教育,能力上培訓,意見上采納,政策上激勵,發展上扶植,努力為企業家營造環境寬松、心情舒暢、必學趕超、競相發展的濃厚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