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產業結構 提升行業競爭力
河北青縣經濟團體聯合會 王吉林會長
自1988年被國務院批準為“沿海對外開放縣”以來,青縣大力實施外向型拉動戰略,發展電子機箱產業。2013年,青縣機箱機柜產業實現總產值約70億元,在“十二五”規劃中,到“十二五”末,青縣的電子機箱產業年產值要達到200億元。青縣電子機箱產品涉及電力機柜、交通機箱、工業控制機箱、電子操作平臺、光纖適配器、電力控制機房等500多個系列3000余種產品,廣泛應用于IT、工業、農業、國防、通訊、電力、軍工、航空、科學技術研究等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這些產品不僅銷往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還配套出口到新加坡、韓國、美國、土耳其、烏克蘭等國際市場。多年來,中國鍛壓協會關注關心青縣機箱行業的發展,給予了大量的幫助和支持。2011年,青縣還被中國設備管理協會授予“中國電子機箱制造基地”的稱號。
發展歷程
青縣電子機箱產業最早起源于青縣國營農場電子機箱廠,由于受計劃經濟制約,機箱的技術、生產工藝對外嚴格保密,所以,當時機箱機柜產業在青縣并沒有形成規模。改革開放后,隨著民營經濟的發展,青縣機箱機柜產業迅速發展,至今已經遍布11個鄉鎮。青縣機箱機柜生產及相關聯上下游企業共550余家(其中,機箱機柜企業380多家),從業人員近25000名。青縣機箱機柜產業群密度最高的是馬廠鎮、農場和清州鎮,形成楊官店、農場兩大機箱生產工業區。馬場聚集了機箱機柜企業221家,產值達到20多個億; 農場聚集了90多家,清州鎮聚集了70多家。青縣的機箱機柜產業具有“小規模、大群體”的特點。馬廠的機箱機柜的發展歷史就代表青縣機箱機柜的發展歷程,馬廠鎮最早的企業是一個集體企業,是由青縣國營農場電子機箱廠出來的人在楊官店四村建立的,之后,企業不斷裂變和發展,形成了現在這樣的規模。馬廠鎮機箱機柜產業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1)萌芽期。1992年以前,馬廠鎮大部分企業都是家庭式小作坊,住宅就是生產場所,家庭成員既是管理者也是員工,幾臺簡易的設備就可以開始進行生產。(2)發展期。1992年以后,一些家庭小作坊度過了原始積累階段,就開始在所在村的空地上蓋廠房,由此,住宅和生產場地就開始剝離,規模也逐漸擴大。(3)提高期。1998年以后,為了鼓勵機箱機柜產業,馬廠鎮開辟了2000畝地作為鎮電子機箱工業園區。由此,村內的企業紛紛外遷,擴大再生產,逐漸出現了一些規模比較大的企業。隨著資金不斷積累和市場的不斷擴大,2000年以后,很多企業開始大量使用數控裝備,近些年也有部分企業購買了加工速度快、加工質量好的激光切割設備,裝備水平大大提升。
產業現狀及發展瓶頸
實事求是地講,相對于長三角、珠三角,青縣的工業化進程還是較為滯后。青縣機箱機柜產業中,創一代企業家大多以小作坊起家,市場的快速發展階段,很多企業由此積累了一些資金,和市場有一定的接軌,但總體來講,小富即安、缺乏競爭和合作意識、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等還是比明顯。由此,形成目前“小規模、大群體”的產業態勢,也是必然。
產業鏈
雖然近兩年青縣出現了幾家具有活力的企業,但由于行業門檻低,加工的產品為非標產品,2012年馬廠僅有兩家過億,大部分企業產值處于1000~4000萬之間,規模企業很少。因缺乏一個核心企業,導致產業鏈“空心化”。另外,在專業化分工這一塊,還有很大的文章可以做。目前青縣電子機箱產業本地化配套率達到75.8%,配套企業有:冷(熱)鋼板供應企業、機械五金生產企業、塑粉生產企業、電鍍件加工企業、金屬(塑料)表面加工企業、電子配件供應商專業服務機構及專業運輸公司等。由于青縣機箱機柜產品以“小批量、多品種”為特征,企業若全部采用購買卷料的方式,就會積壓企業的資金。因此,由于沒有形成一個專業的材料精剪廠,很多企業需要到天津等地購買,無形中增加了時間成本和物流成本。另外,產業鏈中還缺乏統一的銷售和采購平臺,專業化程度還需要繼續深化。
從目前青縣機箱機柜企業來看,大多以生產低附加值的非標機箱機柜為主,向上下游延伸的企業和專做精密鈑金加工企業的很少。企業的利潤很薄,直接影響了青縣機箱機柜行業的發展,對將來的稅收和就業也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但可喜的是,在市場競爭中,一些企業積極思變,緊緊圍繞市場的變化,不斷進行產品結構調整:有的企業著力于以生產高附加值的精密鈑金件為中心,拉長產品鏈,向上游設計和下游裝配延伸。有的企業則從鈑金件延伸到鈑金加工裝備,并擁有核心技術。有的企業則以鈑金產品用戶為中心,為用戶提供多元化產品。還有一些企業,針對目前的市場情況,自發進行關停并轉應對去庫存周期。
企業管理
青縣90%的企業還處于粗放管理,大部分企業沒有進行標準化生產,很多企業還沒有關于工藝、工序、流程的標準化,產品質量對設備和人的依賴性比較強。隨著人力的缺乏和成本的提高,一些思想先進的企業已經開始著手嘗試標準化、信息化和數字化工廠的建設。
青縣一些家族企業已經開始高薪聘請職業經理人;也有一些具有活力的“創二代”不甘于做“富二代”,顯露出其開放、積極進取的創造性,為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青縣家族企業中有三家上市企業,馬廠鎮的滄州融力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北恒輝通訊設備有限公司即在其中。
企業創新
自1998年至今,青縣的機箱企業已申請專利技術235項。其中,河北漢智數控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WSD20302AI”數控機床,技術水平已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河北恒輝通信設備有限公司的“光纖連接器”、“光纜適配器”、“光纜接續盒”等電子通訊產品生產技術已達到了國內領先地位。同時,一些大的機箱企業與北京、天津一些科研院校合作,在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設備同時,也在引進高級管理人才及先進的管理經驗。截止2012年底,青縣成功培育了河北恒輝通訊設備有限公司、滄州融力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兩家上市企業,上市企業通過股改私募和后期增資實現直接融資達7000萬元,經濟效益發生了顯著變化。區內聚集了“福順機箱”、“融力股份”、“漢智數控”、“騰躍機箱”、“豪威機電”、“順泰機箱”、“凱航恒達機柜”、“科?刂婆_”、“精宇電器”等眾多國內優質品牌。
人才與培訓
和我國其他企業類似,青縣地區缺乏技術工人的現象還是比較明顯的。由于青縣機箱機柜企業眾多,且集聚程度高,人員的不斷流動,造成了集聚地企業的工人工資比其他地區高出幾百元不等,增加了企業的成本。為了使更多的技術工人能夠適應生產的需求,青縣職教中心設置了機箱機柜專業,馬廠鎮建立了機箱學校,每年可培訓100多人,主要以培訓技術工人為主。許多企業已經意識到人才培訓的重要性,并拿出比較多的培訓費來培養管理人才。但是,由于鈑金專業性比較強,貼合企業生產的鈑金技術方面的培訓還是缺乏的。機箱機柜加工企業大多是用戶來圖來樣加工。因此,企業的技術人員大多停留在來圖來樣的設計水平上。能夠根據主機用戶產品性能要求,進行結構設計的機箱機柜企業非常少。我們正在籌劃成立較大規模的培訓技術服務中心,解決企業家、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分層培訓問題,為了緩解技術人才的缺乏,一些企業也積極和高校聯合,培養一部分技術人才。
各類服務平臺建設
為了大力發展青縣的電子機箱行業,政府轉變職能,在大力推進機箱行業市場的同時,政府在政策、土地、金融和建設各類服務平臺方面為企業提供相應服務。目前,青縣電子機箱產業的服務平臺日益完善,青縣電子機箱產業集群內有經省級政府批準的公共服務平臺4個:青縣電子機箱產業技術研發服務中心、青縣電子機箱創業輔導示范基地、河北省縣域信息產業示范基地、河北省新世紀職業培訓學校。在京、津或在企業內部設有大小研發機構86個。
我們已經意識到,要使青縣機箱行業可持續發展,需要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認真研究相應的行規行約,引導產業園健康發展,對于惡性競爭,人才流失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目前,青縣也陸續制定相應的產業政策,重點扶持主導產品明確、對產業園有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面對融資難的問題,國家層面上,從2012年下半年企業的小額貸款有所放松,對于青縣本身,由于中國設備管理協會授予青縣為“中國電子機箱制造基地”的稱號,當地的中國銀行、郵政儲蓄等金融機構都有相應的政策推出以支持該行業的發展,單就中國銀行就撥出3個億額度的貸款用于機箱機柜產業的發展,還要展開以政府引導,銀行支持,積極引進社會資本,成立相應的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等機構,完善多元化的融資體系,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北方地區的融資政策相對于南方地區要稍微滯后一段時間。在土地問題上,雖然青縣的土地缺乏不是特別嚴重,但是一些企業還是因為土地缺乏,無法擴大再生產。針對這些問題,還要根據青縣自身狀況,進一步積極研究和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結束語
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對像青縣這樣的縣域會有很深遠的影響。如何在新四化的平衡木上保持穩定、快速前行,可以說是一個高難度的動作。作為青縣的支柱產業,機箱機柜產業雖然已經在青縣積累了大量的人力、設備、技術、資本,但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積極發揮這些資源的價值,是一個有難度的課題,同時也是非常有價值的課題。因此,我們會認真領會這次聯誼會上各位領導、專家們的講話精神,學習香河、南皮縣等地的經驗,力爭把青縣機箱行業推向一個新的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