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鍛壓協會于2017年7月4日(星期二)在蘇州寶馨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召開了第二屆“中國鍛壓協會沖壓(精沖和精密高速沖)、鈑金制作主任委員工作會議”,應到委員14名,實到人員6名,8名因事請假,另外,有ICOSPA國際會議期間七家被參觀企業的代表參加。中國鍛壓協會張金秘書長和齊俊河副秘書長,以及其它受邀單位出席了會議。
會議由中國鍛壓協會張金秘書長主持。蘇州寶馨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永福致歡迎辭,并向代表介紹了寶馨集團。該集團創始于2001年,憑依蘇州市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產業發展的作用,在數控鈑金制作領域銳意進取,其研發、設計和生產的工業級數控鈑金結構件產品一直和諸多世界知名企業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公司于2010年成功上市。接下來寶馨鈑金事業部總經理羅勇先生向與會代表介紹了鈑金制作的實際生產情況。 集團執行的是事業部管理模式,蘇州鈑金事業部是寶馨集團旗下一家集工業級數控鈑金結構件研發、設計、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致力于為客戶提供結構件設計、產品開發制造、性能測試、集成組裝和售后維護等鈑金結構件產品的全方位解決方案。主要業務涉及電力設施設備、金融、新能源、通訊、醫療和汽車行業等。集團公司上市后,鈑金制作業務一直在增長,2013年產值2.2億、2014年產值2.7億、2015年2.8億、2016年 達到3個億 、2017年計劃做到3.5億。
無錫鵬德汽車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長談偉光先生簡單介紹了無錫鵬德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其前身為宜興縣汽車配件廠,創建于1958年,專業從事汽車沖壓件及焊接件生產,進入汽配制造行業已有40多年歷史。主要生產不銹鋼拉伸件和厚度16mm以內的金屬板材沖壓、焊接和機加工汽車零部件,并自行完成模具設計、研發及制作,同時也制造家電、環保機械等沖壓及焊接件。2004年公司引進外資,開發新產品。公司特色產品,排氣系統產品占85%以上(主要是8-12mm板),還有一些車身系統零件和家電及環保機械系統零件。公司在2014年產值在1.37億,2015年產值達1.73億,2016年增加到2.7億,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長20%。公司產值的增長基本上是汽車行業增長速度的3-5倍,市場占有率在逐漸的提高。談總指出公司現在明確其主業就是沖壓,而且在逐步推行自動化。企業要做的很精,要注重專業技術的不斷提升,不僅能夠做高精尖產品,普通產品也要能做,企業的規模必須要提高才行。
昆山達亞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長王飛介紹了昆山達亞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公司是上海多利集團全資子公司,是集模具、檢具開發制造、大中小型件沖壓、總成焊接拼裝于一體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制造商,分別在煙臺、武漢、寧波、長沙、滁州設有生產基地,緊密圍繞主機廠。公司年產值連續不斷增長,目前能達到十幾個億。現在產能處于高峰期,公司不會采購新設備,會針對現有設備推行自動化。公司前幾年的業務主要跟傳統的汽車品牌(合資企業)合作,現在也會同新興的企業企業進行合作。
一拖(洛陽)福萊格車身有限公司總經理戴路介紹了整個農機等行業情況和公司運行情況,他說農機產品2015年平穩發展,從2016年開始下滑,到目前為止仍然低迷,一方面由于農機行業政策不利好,國家農業補貼降低,另一方面受到原材料上漲的壓力。農機行業飽和,農民種植糧食現存的生產模式問題。汽車行業情況還可以。各位代表對國家大形勢利好政策感慨了一番,例如國家目前對光伏行業大力扶持等。戴總指出重卡和工程機械的形勢大好,很多企業生產任務都很滿,產品都干不完(挖掘機今年3月份的產量突飛猛進)。
寶鋼精沖材-常熟寶升精沖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紀海巖先生介紹了鋼材發展和供應情況。他首先從鋼鐵材料角度來講,企業要打破傳統思想(很多材料國內鋼廠無法生產,原材料一定要進口),目前國內的鋼廠也能滿足客戶的要求,近幾年無論是寶鋼還是首鋼,其設備能力和人員技術水平發展速度很快,要推動材料“國產化”。中國去年的產鋼量在8億多噸,根據海關統計數據,中國進口鋼材1000萬噸,其中四五百噸才是國內鋼廠無法生產的(由于國內鋼廠的設備能力)。碳鋼、不銹鋼,從厚度來講10mm,經過傳統浸泡式酸洗,厚度不超過7mm,而寶鋼目前采取的是卷料酸洗。寶鋼目前冷軋板能做到12-14mm。其次,從沖壓材料供應商角度來說,具備國內精沖材料生產的總產能70萬噸,還是能夠滿足用戶需求。但是目前面臨的問題是,沖壓生產企業受到整車廠每年進行的年價調整(不斷在壓低價格),沖壓企業如何跟整車廠進行溝通。 國內的沖壓廠之間應該注重更多的合作,跟外資企業進行抗衡。
蘇州華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陸松來先生就公司情況進行了介紹,他講公司以鈑金生產為主。鈑金、焊接、焊接件(二次加工的產品,如半導體設備,小批量、多品種產品),主要業務范圍軌道交通(火車座椅)、半導體設備、醫療器械、新能源等。
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卡車廠技術主管李鳳華女士介紹了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卡車廠沖壓生產情況,沖壓主要為自己的主機廠配套生產各類沖壓件。主要生產一汽品牌白車身和車架上的各類沖壓件,而針對一些產量不高的非主流車型,有一些小批量的零件委托外面企業生產。整車上其它總成件,如發動機、離合器等專業沖壓件都是在外生產。2012年投產了一條最先進的自動化生產線,目前廠子新老設備共同進行生產。總梁擁有沖壓和輥壓兩種生產線。卡車自主產品開發、工藝開發,重卡J6產品從2016年處于重型卡車行業第一。J6型卡車駕駛室,2013年一汽解放同意大利企業共同完成了產品和工藝開發。2015年開始進行新產品J7的開發,2017年年底能夠正式推出。各個工藝發展還是依托整車的發展,工廠往自動化、綠色工廠發展。
廣州市華冠精沖零件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登先生就精沖行業情況和發展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講精沖市場的發展目前面臨兩個問題,第一、人才短缺;第二、原材料不斷上漲。陳總指出一旦低端技術占領市場,那么高端技術將受到拖累,因此,中國還是要保留高端陣地。繼續生存還是持續發展?自動化的普及將導致生產高度集中在大企業手中,勢必要死掉一大批企業,這樣的話行業就會萎縮。
蘇州三維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宏林先生介紹了自己公司的情況,公司主要產品為拉伸沖壓件和自制模具。銷售額80%來自于沖壓產品,而拉伸模具只是給固定的幾家客戶(歐美外資企業)去做。以產品為導向的垂直整合,一種是產品工藝要專、精。郭總對自己企業的定位是專做拉伸件,以工匠精神去開拓市場。在談到企業競爭問題,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國內企業希望以低價去占領市場,郭總指出歐美企業從來不會去討價還價,報價就具備競爭力,不會拼命討價還價。
蘇州東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區分公司總經理王偉先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感受:以日本電產公司的一種產品馬達法蘭盤為例,說明國內與日本沖壓行業之間存在的巨大差距。另外一點王總提到國內企業對于模具追求的是價格低,而不是精度,這樣的話勢必對整個行業的工藝水平來說是一個倒退。
億和精密工業(蘇州)有限公司潘曉軍經理簡單介紹了一下億和的情況。
蘇州東風精沖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龔正平先生就企業做了介紹,東風精沖隸屬于東風集團(體制內央企),規模小,產品專。最早是做精沖產品,90年代初從國外引進的設備。現在來說精沖不是作為一種工藝,而是做產品。公司目前生產變速箱中的一些操縱機構(換擋系統),汽車座椅部件、精沖件等產品。生產工序以精沖為核心,還有焊接、裝配、機加以及產品轉型后增加的壓鑄。行業上來講,幾家精沖代表企業近年來在精沖本身的增長并不明顯,都從產品走向來達到發展。精沖行業還是比較窄的。目前進口精沖機和國內精沖機設備都賣的不錯,這一點也說明精沖行業在慢慢的擴張。
各企業從原材料、技術發展、人才、市場競爭、企業管理、內部整頓等方面介紹了各自企業的情況。這些問題不僅僅存在于沖壓鈑金企業,也是中國整個制造業存在的問題。零部件制造企業,受到原材料企業和主機廠的雙面夾擊,其運行成本是很高的,面臨很多壓力。企業毛利達到15%-20%,凈利達到7-10%,都是發展相當不錯的(國內最好的企業毛利能達到35%,凈利達到20%)。中國鍛壓協會對100家板材加工企業進行抽樣調研,2016年純利潤(稅后)平均為7%。各個鈑金廠大家都有各自的客戶,2017年鈑金行業還是比較不錯的,增長能達到20%左右,零部件企業需要關注如下幾點:
第一、同主機廠(配套企業)的技術合作不夠密切,技術不能左右用戶的設計和產品發展方向。零部件企業應該是為主機廠解決難題、降低成本,這樣的話就要依靠技術層面的緊密合作。
第二、企業沒有形成特色產品。行業內走在前列的企業都是走技術產品專業化道路。
第三、行業缺少“戰略企業家”,需要行業下大力氣進行培養和挖掘。
第四、沖壓和鈑金制作行業的企業要特別重視美學概念的引入,要注重“創意”理念的應用,應為沖壓和鈑金制作除了滿足部件的功能作用外,也越來越需要有美的成分和內容。
第五、要特別重視生產部件,向下游發展;要與優秀客戶一起成長,做減法生產,也就是要特別注重發展“工藝技術與產品的專業化生產”。
第六、自動化與智能化也許很容易在沖壓和鈑金制作行業發展,這必須注意研究其適應性,自動化和智能化不是為了減少“人”,而是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人員的體力勞動強度;這種情況下“高素質的勞動者(操作者和維護者)”的需求會大幅度增加。
第七、鈑金制作行業的“小批量”問題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目前還沒有好的解決辦法,通過減法(分類組織、優化客戶和有所為有所不為)組織生產,利用大數據方法和柔性制造線可能是一種好的思路。
會議的最后,中國鍛壓協會張金秘書長和齊俊河副秘書長就協會的一些情況做了通報,首先是中國鍛壓協會2018年換屆改選工作,依據目前籌備設想,需要沖壓、鈑金兩個行業中各選出一名輪值會長。由于考慮會長在一屆內穩定性的需要,建議推選非公有制企業的領導出任,為此大家也討論了相關的人選。
第19屆國際金屬板材成形會議是中國沖壓、鈑金制作行業的一件大事,是中國板材成形行業向國際同行展示中國企業風采,跟國際沖壓鈑金制作先進企業建立聯系,取長補短,共同推動行業的發展一次很好的機遇。
目前預計會議規模150-200人,海外代表將達到100多人,會議將會有20多場行業和技術報告。會議號召行業內企業能積極地支持和參加本屆國際會議。
2017年7月4日下午,與會代表參觀了蘇州寶馨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和蘇州東風精沖工程有限公司。會議對這兩家企業為會議的順利召開所做的接待和服務工作表示感謝。
附件: 參會代表名單
企業
|
姓名
|
職務
|
蘇州寶馨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朱永福
|
總經理
|
蘇州寶馨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鈑金事業部
|
羅 勇
|
總經理
|
蘇州東風精沖工程有限公司
|
龔正平
|
總經理
|
蘇州三維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
郭宏林
|
總經理
|
億和精密工業(蘇州)有限公司
|
潘曉軍
|
經理
|
蘇州華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王彩男
|
總經理
|
陸松來
|
項目經理
|
昆山達亞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王 飛
|
工程部部長
|
蘇州東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區分公司
|
王 偉
|
總經理
|
無錫鵬德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
談偉光
|
董事長
|
廣州市華冠精沖零件有限公司
|
陳 登
|
總經理
|
一拖(洛陽)福萊格車身有限公司
|
戴 路
|
總經理
|
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卡車廠
|
李鳳華
|
技術主管
|
寶鋼精沖材
-常熟寶升精沖材料有限公司
|
紀海巖
|
副總經理
|
中國鍛壓協會
|
張 金
|
秘書長
|
齊俊河
|
副秘書長
|
雷 蕾
|
項目主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