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11月 1日 地點:重慶市
2024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中國鍛壓協會2024年理事長、監事長工作會議在重慶市隆重召開。中國鍛壓協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監事長、秘書長共16位領導出席,其中有9位副理事長、副監事長代表出席會議,4位陪同人員列席會議;中國鍛壓協會首席經濟學家鐘永生教授應邀出席了會議;中國鍛壓協會副秘書長,重慶創精溫鍛成型有限公司和重慶大江杰信鍛造有限公司部分領導和技術人員列席會議,5位副理事長、副監事長請假。
中國鍛壓協會理事長夏漢關同志在2024年10月30日晚的預備會議上做了講話,夏漢關理事長因事未能出席2024年10月31日舉行的全體會議,委托中國鍛壓協會張金執行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主持。
首先,中國鍛壓協會張金執行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就會議召開的目的和意義做了說明,同時就協會2024年工作和2025年工作,以及2024年外事活動中體會做了簡要介紹。
本次會議由重慶創精溫鍛成型有限公司和重慶大江杰信鍛造有限公司聯合承辦,重慶大江杰信鍛造有限公司董旭剛總經理代表兩家承辦單位致歡迎辭,并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對各位代表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重慶創精溫鍛成型有限公司胡活董事長宣讀了《紅巖宣言》,與會代表鼓掌通過了 “紅巖宣言”,大家一致認為《紅巖宣言》具有時代性,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認真貫徹和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具體舉措。
中國鍛壓協會齊俊河副理事長簡要介紹了中國鍛壓協會發展歷史、工作內容等情況;詳細報告了當下鍛造、沖壓、鈑金與制作行業情況。最后他著重介紹了編制鍛壓行業“十五五”發展綱要設想,包括機構,時間安排和主要工作內容。韓木林副理事長則介紹了2024年一場重要的國際活動-第八屆亞洲鍛造會議籌備情況,號召相關理事長單位積極組織參加。
本次會議共有 10人基于會議議題,在會議前提交了書面報告。
隨后與會的領導圍繞六大議題,結合所在專業領域緊密結合及企業實際情況,進行了深入交流發言,胡永毅監事長基于自己多年的企業工作體會,特別就任職過的兩個企業扭虧為盈所獲得的經驗和體會做了《企業扭虧增盈中的創新模式探討》發言,他就“企業經營模式”、“創新企業集體信念”、“認識“S曲線”發展規律、順應第二曲線創新”和“在企業經營中推行“單點擊穿創新”、“組合創新”、“破界創新”等創新模式”進行了闡述,受到與會代表們的高度認可。
結合與會領導的發言和會前提交的報告,會議達成了如下共識:
1.鍛造、沖壓和鈑金制作行業在一些細分的零件領域“內卷”嚴重。但普遍認為“內卷”是一種充分競爭,是市場進入穩定發展期和成熟期的標志。企業必須在“內卷”環境中做到堅持,才會實現可持續。
2.市場在震蕩變革中,需要企業自信和堅強。電動汽車對鍛造、沖壓、鈑金與制作行業,特別是鍛造行業有巨大的沖擊,已經開始重新洗牌,企業必須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穩健投資,不可再復制“先投資”后找活兒,也不可“猶豫不決貽誤戰機”。在這個變革動蕩的時間里,一些固定的、永恒不變的思維和認識需要重新審視,以適應市場環境變化。
3.全球化與逆全球化都是國際市場存在的兩種現象,企業必須予以適應。但無論如何,堅持改革開放,走向國際化仍然是必須堅持的正確方向,不論是為了靠近用戶、轉移產能,還是規避風險,向外發展不能放棄。但由于文化等的差異,企業在對外擴展中必須謹慎,必須首先注重培養國際性思維,以及國際化人才,穩扎穩抓方為上策。
4.國有企業為了發展,也為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逐步在一些細分領域擴展,這給已經很內卷的、民營經濟占主導的行業帶來了更大壓力,各類所有制企業如何適應這種變化是當下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大家一致認為認真研究自身企業定位,堅持差異化發展,不斷調整企業發展戰略與策略是唯一的出路。
5.許多鋼廠在研究下延鍛造、沖壓、鈑金與制作生產,從鋼廠江都來看,似乎是一種產業鏈延伸的做法,這給產能已經非常過剩的行業帶來壓力。就目前投資鍛壓行業來看,由于煉鋼與鍛壓生產的理念、運營方式方法的不同,無法解決鋼廠產能壓力,如果沒有絕對的市場優勢,投資鍛壓行業,完全進入鍛壓行業市場,沒有十年預備虧損期無法實現盈利。
6.裝備制造行業使用油漆被嚴格限制是一個嚴重影響裝備制造企業發展的問題,使用油漆進行裝備表面處理是不可避免的,應該呼吁國家對裝備制造企業使用油漆涂裝設備表面予以簡化管理,不應增加企業的投資和生產負擔。
7.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機器人應用越來越普及,鍛造、沖壓、鈑金與制作機器人自動化線不斷涌現,成為行業發展的時代特征。強化信息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有利于技術發展的迭代,也有利于利用積累推導出更加科學合理的各種解決方案,有條件的企業應在這方面多做嘗試和努力。
8.材料和裝備是鍛造、沖壓、鈑金與制作生產發展的重要約束條件,必須引起行業的高度重視。繼續堅持鍛壓一體化技術發展思路,裝備的個性化、專業化發展,以及高效率使用和合理淘汰更新應該得到重視。
9.在鍛造、沖壓、鈑金與制作行業,主要的差距體現在技術積累不多,迭代不夠;同時在工業審美,特別是幾何美學方面仍需要巨大的努力,也需要繼續加大戰略企業家的培養,逐步能讓行業擁有一大批具有戰略思維和策略制訂和執行的企業家。
10.從目前國內外發展看,工業企業必須重視碳足跡,落實碳計算,建立企業自有的計算體系,為未來嚴格的貿易碳要求做足準備。
會議最后號召全國鍛造、沖壓和鈑金制作行業企業應開展“十四五”發展總結,積極主動地參與編制“十五五”發展綱要,為行業發展,企業進步做出更大貢獻。
同時,會議號召企業積極組織參加2025年6月17日在上海舉辦的“九月節”-中國國際金屬成形展覽會。努力宣傳行業和協會,邀請更多企業加入協會大家庭,團結更多的企業,為實現行業健康發展而努力。
全體人員于2024年10月31日下午參觀了重慶創精溫鍛成型有限公司和重慶大江杰信鍛造有限公司。
與會領導及代表對重慶創精溫鍛成型有限公司和重慶大江杰信鍛造有限公司的領導和接待團隊表示衷心的感謝。會議研究,2025年理事長、監事長工作會議將由秘書長會后協商有關單位承辦。
附件:
參會名單
紅巖宣言(文字稿)
重慶創精溫鍛成型有限公司
重慶大江杰信鍛造有限公司
參會名單
中國鍛壓協會2024年理事長、監事長工作會議參會名單
理事長、監事長
|
序號
|
協會職務
|
單位
|
參會人員
|
1
|
理事長
|
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夏漢關
|
2
|
輪值理事長
|
常州智戌新能源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
酈東兵
|
3
|
監事長
|
天仟重工有限公司
|
胡永毅
|
4
|
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
中國鍛壓協會
|
張金
|
5
|
首席經濟學家
|
中國鍛壓協會
|
鐘永生
|
6
|
副理事長
|
重慶創精溫鍛成型有限公司
|
胡活
|
7
|
副理事長
|
重慶大江杰信鍛造有限公司
|
董旭剛
|
8
|
副理事長
|
常州曠達威德機械有限公司
|
曹立宏
|
9
|
副理事長
|
東風鍛造有限公司
|
張兆德
|
10
|
副理事長
|
廣州市華冠精沖零件有限公司
|
陳登
|
11
|
副理事長
|
青島宏達鍛壓機械有限公司
|
于學宏
|
12
|
副理事長
|
江蘇興鍛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
|
張清林
|
13
|
副理事長
|
伊萊特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
牛余剛
|
14
|
副理事長
|
中國機械總院集團北京機電研究所有限公司
|
梁豐收
|
15
|
副理事長
|
中國聯合工程有限公司
|
宓紅烈
|
16
|
副理事長
|
中國鍛壓協會
|
韓木林
|
17
|
副理事長
|
中國鍛壓協會
|
齊俊河
|
理事長、監事張代表
|
序號
|
協會職務
|
單位
|
參會人員
|
1
|
輪值理事長代表人
|
江蘇鵬德工業科技有限公司
|
談正光
|
2
|
副理事長代表人
|
金馬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馬祖強
|
3
|
副理事長代表人
|
山東匯鋒傳動股份有限公司
|
葛希佩
|
4
|
副理事長代表人
|
蕪湖羅爾科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
邵翰賢
|
5
|
副理事長代表人
|
一汽解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發展部
|
劉強
|
6
|
副理事長代表人
|
廣東宏石激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成軍
|
7
|
副理事長代表人
|
北京維冠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
杜天煒
|
8
|
副理事長代表人
|
江蘇龍城精鍛集團有限公司
|
孫偉
|
9
|
副理事長代表人
|
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
|
王榮豐
|
列席會議人員
|
序號
|
協會職務
|
單位
|
參會人員
|
1
|
列席人員
|
伊萊特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
銀偉
|
2
|
列席人員
|
東風鍛造有限公司
|
聶宏碧
|
3
|
列席人員
|
一汽解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發展部
|
王愛博
|
4
|
列席人員
|
中國鍛壓協會
|
白玉冰
|
5
|
列席人員
|
中國鍛壓協會
|
宋仲平
|
6
|
列席人員
|
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陶立平
|
紅巖宣言(文字稿)
紅巖宣言
重信任、踐誠信、差異化、可持續
2024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關鍵之年,是實現“十四五”發展規劃目標任務的攻堅之年,是前瞻布局“十五五”規劃目標的重要之年。深入理解和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要求,“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定推動高質量發展”將是近年來行業和企業的主要工作方針。
發展是硬道理,堅持以人為本。鼓勵企業“堅信念、踐誠信”,推動企業走“差異化、可持續”發展道路,用好“規劃”和“落實”兩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措施。
當前最為重要的是堅定信念,提升產業發展的信心,不斷探索發展之法,走改革開放之路。有物質文明需求,就會有機械制造(或裝備制造)業,零部件行業就不會是夕陽產業,永遠是朝陽產業。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行業中企業的艱難、破產(或倒閉),不是行業的問題,是一個企業的經營問題,也是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智能化發展促進差異化競爭。隨著產業的發展,對自動化、數字化、信息化應用的認知越來越清晰,大數據、數字孿生技術及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逐步在行業內得到廣泛應用和重視。重視技術應用場景,堅持技術不斷迭代深入人心,提升生產效率、人均銷售收入,重視生產技術和裝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越來越令人信服。產業中的產品差異化競爭越來越受到歡迎,競爭對手相互理解和共存共益逐步得到理念上的統一。
守正與創新共生互補。鍛造、沖壓、鈑金與制作行業屬于零部件制造行業,是機械制造(或裝備制造)業的重要基礎之一,因此需要特別關切機械制造(或裝備制造)業的發展。
鍛造、沖壓、鈑金與制作行業中的企業應適應“周期性”的市場變化,切實處理好企業的“拓展與穩定”的關系,防止出現“這山望著那山高,胡亂拓展”、搞垮別人、搞亂自己的事件一再發生。
認清并發展自身核心競爭力。學習和模仿是動物本能,為本能服務有自身素質,也有后天形成的能力,這些能力表現五花八門,就零部件企業而言,猶如一個生命體,也有其本能的東西,這些東西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獨特的領導。是一個企業的管理特色,也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比如,技術無法決定是否開展技術創新和開發,要靠領導的決策,領導不許可,就無法展開技術創新,也無法有新產品導入。因此,要特別注意“獨特”二字的意義。
產品全要素的差異化。是一個企業擁有的包括工藝技術在內的一整套與時俱進的運營體系,是活的企業實體。全要素的差異化是指涉及制造產品的一切都要有自己的特色,是一個系統性的整體,是能夠實現高質量、低成本的體系。比如做一個杯子,你也做,我也做,如何把這個杯子做的“最優”呢?不是一個或兩個因素的問題,是一個涉及“天時地利人和”等多個方面,需要全要素動員起來,形成一個獨一無二的體系,有這個體系,創造出來的杯子才可能是市場無敵的,這里特別重要的是強調“全要素”,不是某一個“要素”。
適時的戰略與策略。是一個企業“正確方向與正確方法”的事,是理想與行動的問題。“行業需要戰略企業家”,戰略分最高戰略,和階段性戰略,戰略是一個目標,是一個隊伍的方向性問題,如果戰略不能明確,目標就會模糊,企業運營就會有問題。當然實現任何的戰略目標都必須要有相適應的策略,有一句在企業管理中常用的話說得好,“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就會有最好的結果,戰略與策略必須強調“適時”,不然也不能起到好的作用,可能還會有反作用。
相適應的企業文化。是一個組織文化,或者說是一個企業包含自身意識形態在內的“三觀”問題。某些情況下,會把企業文化跟企業管理混為一談,但實際上每個企業都要有自己的文化,企業文化是與以上“三的-獨特的領導、產品全要素的差異化、適時的戰略與策略”相輔相成,是實現以上“三的”的重要基礎,也是以上“三的”自我創建的“土壤”,不然,企業的一切都會成為空談、空想和無效行動。當然企業文化有許多內容,我們零部件企業應該有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
無論任何時候,鍛造、沖壓、鈑金與制作行業的企業都需要做好質量可靠、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和保證交貨期,在紛繁的市場中能夠不忘初心,堅持守正創新,自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重慶創精溫鍛成型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科技型民營企業。公司專業從事熱精鍛、溫精鍛、冷精鍛、組合精鍛工藝研究與生產,提供汽車關鍵零部件精密成形工藝技術解決方案。汽車變速箱結合齒系列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公司秉承嚴謹、規范的工作作風,擁有一批技術水平較高的專家、教授級高工,技術力量雄厚。公司榮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重慶市專精特新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稱號,建成重慶市齒形零件精密成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大學創精溫鍛聯合研發中心、重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建立重慶大學聯合博士后工作站等多個研發平臺,現擁有授權專利80余項。公司先后承擔國家工信部的《汽車變速箱齒形零件(結合齒、齒軸、齒圈、倒檔齒、花鍵齒)冷溫精鍛工藝研究及產業化》項目、重慶市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等10余項,并獲得重慶市科技進步獎。
重慶大江杰信鍛造有限公司
擁有近60年的鍛造生產經驗,是生產重型、輕型、微型汽車及轎車發動機曲軸的專業廠家。公司擁有多條熱模鍛壓力機鍛造生產線,年鍛件產能80000噸。
公司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下屬企業,是中國汽車模鍛件的主要生產企業之一,是中國鍛壓協會副理事長單位,是西南地區最大的汽車鍛件生產中心,也是重慶市重點發展和扶持的鍛造行業“一基地三中心”之一。與長安汽車、吉利汽車、長城汽車、江鈴汽車、天潤曲軸、北汽福田、濰柴動力、陜西漢德車橋、一汽轎車發動機、內江金鴻曲軸等國內眾多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配套合作關系。公司與重慶大學強強聯手,成立了“重慶大學·大江杰信鍛造研發中心”在模具設計制造、三維造型分析、制造工藝設計等方面開展廣泛合作,在高、精、大鍛件的開發和制造上獨具優勢。
公司深耕汽車發動機曲軸鍛件細分市場,緊跟自主品牌乘用車發展,在行業內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公司是工信部“2018工業強基工程示范企業”、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第三批重點“小巨人”企業,國家標準《碳排放核算與報告要求 第18部分:鍛造企業》的牽頭起草單位、重慶市中小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公司2023年獲評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械工業長壽命模具增材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其中“長壽命低成本鍛模制造與再制造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公司將于知識經濟攜手,與發展創新同行,與先進企業對標,以“經營團隊高效,技術質量領先,快速反應市場”為核心競爭力,著力做精汽車鍛件,打造一流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