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直播_秒拍福利久久国产,h成年动漫在线观看网址,欧美熟妇另类久久久久久多毛 ,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國鍛壓協會官方網站
聯系我們  |  加入收藏|  客服熱線:010-53056669
大事記 打印
2007年8月大事記
信息來源:中國鍛壓協會 發布時間:2011-9-20 9:18:58
 

8月13日

上海裝備制造業屢獲戰略性突破

《中國工業報》2007年8月13日報道。當今世界頂級火力發電機組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的制造,不再是外國壟斷,“中國造”不僅整體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一些參數還超過日本和歐洲諸國;大型船舶的動力傳輸“大動脈”曲軸,如今不僅實現國產化,還打進了世界造船強國韓國市場---素有“工業母航”之稱的裝備制造業,在上海屢獲戰略性突破。

近年來,上海在電力設備、交通運輸設備、機電一體化等代表國家裝備工業水平的重要領域,屢破國外技術壟斷,生產“中國制造”的水平更高了。

開始向120萬千瓦超超臨界汽輪發電機組邁進

今年10月份,我國自制的第一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鍋爐將在上海外高橋電廠投運,而它的“兄弟”----我國第一臺超超臨界汽輪機、發電機已在華能浙江玉環電廠安裝,4月份,機組完成全部性能考核試驗,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04年以前,我國火力發電技術的最高水平僅限于60萬千瓦超臨界,在發達國家已采用的超超臨界發電技術領域還是空白。通過引進、消化、吸收、二次開發和再創新,上海電氣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2006年底,首臺國產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汽輪機和發電機即安裝投產。

“我們制造的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的一些參數超過了日本和歐洲等國,整體技術已達到當今世界領先水平。”王志成說,上海電氣電站集團如今已開始120萬千瓦超超臨界發電技術的研發,力爭走在世界最前列。

大型船用曲軸產能將達240根

在交通運輸設備制造領域,2年前,我國大型船用曲軸還是“一軸難求”,完全依賴進口。上海船用曲軸有限公司通過自主開發,實現了我國大型輪船曲軸的國產化生產。上海船用曲軸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超明說,目前我國曲軸不僅完全實現了國產化生產,還打入世界造船強國韓國市場,預計明年我國曲軸的生產能力將達到240根,出口80根。

8月15日

●大港石化煉油核心設備---加氫裂化反應器到公司

今天把加氫裂化反應器由大連第一重型機械廠用平板掛車運到大連棉花島碼頭,在8月18日將吊裝上船由海運到天津港,21日運到大港石化公司自備碼頭滾卸上岸,23日經公路運到公司就位。

加氫裂化反應器外徑3923mm、總長44100 mm、 重850噸、運輸托架80噸。運輸車組總長47000 mm、總寬8800 mm、總高6600 mm、車貨總重1108噸。

8月17日

晉西車軸收購北方鍛造公司

晉西車軸于2007年8月17日發布公告,收購北方鍛造100%股權,預計同年年底將完成對北方鍛造公司的收購。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伴隨著鐵路裝備的國產化進程,該公司正努力將動車組及高速鐵路用軸等高端產品培育成為利潤增長點,收購北方鍛造是其實現產能與市場同步拓展的重要一步。

北方鍛造有限公司是集機械加工、裝配和無損檢測于一體的生產成套鐵路配件和部件的綜合性生產企業,車軸產能排在晉西車軸之后,居全國第二。晉西車軸收購北方鍛造100%股權后,將完成車軸行業國內第一、二名的重組。這次強強聯合,有望使公司在技改項目完成后達到28萬根車軸以上的年生產能力,向世界級的龍頭廠商邁進。

8月21日

沈陽近海經濟打造中國綠色鑄鍛造之都

中國鍛壓網登載中國鋼鐵新聞網消息。為打造中國綠色鑄鍛造之都,沈陽近海經濟區鑄鍛造機加工業園招商說明會8月21日在沈陽隆重召開。作為鑄造行業規模空前的一次盛會和巨大的商機,國內著名專家學者,日本、韓國、俄羅斯、香港和國內知名企業家200多人出席。

鑄鍛造機加工業園總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一期規劃5平方公里,啟動區2.3平方公里,世界第三、亞洲最大的鑄造企業——沈陽機床銀豐鑄造有限公司就坐落于此。到2010年引進規模企業42家完成固定資產投入30億元,年產鑄鍛件7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到2013年引進規模企業100家完成固定資產投入60億元,年產鑄鍛件15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園區內擺放工藝水平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鑄鍛造項目,積極采用綠色鑄造新工藝,全面采用電弧爐和澆包精煉爐等熔煉新方式,樹脂砂及臘模、鐵模、陶模等鑄造新工藝,引進以合金鋼、超低碳不銹鋼、密烘鑄鐵、球墨鑄鐵,高品質的鍛件和鎂合金壓鑄、鑄鋁、鑄銅件及鈦合金鑄件為主導產品的企業。這次招商會就是要共謀近海經濟區鑄鍛造機加產業發展大計。遼中縣委、縣政府將傾全縣之力、借全市之力、引全國和世界之力,將近海經濟區打造成世界級的鑄鍛造生產基地,讓他成為國內一流的、最具國際影響的、為裝備制造產業提供配套服務的中國綠色鑄造之都。

鑄鍛造機加工業園處于遼寧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地帶,是連接沿海經濟“五點一線”戰略與腹地經濟的鉆石節點,周圍集中了以工業為主的七大城市。距離母城沈陽53公里、營口港70公里、大連港300公里。具有陸路交通、港口物流、空港交通的便利條件,擁有人力、電力、能源、水資源的優勢,以及園區配套、原材料供應上的優勢。鑄鍛造機加工業園還具有政策優勢,享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各項優惠政策、享受遼寧省沿海五點一線優惠政策,沈陽市委、市政府給予近海經濟區的特殊政策支持,沈陽近海經濟區優惠政策。

京沈高速公路、沈西工業開發大道、本遼遼新環沈高速公路、沈盤公路、秦沈高速電氣化鐵路已經在園區周圍形成密集的交通網絡,到營口的鐵路貨運專線和沈遼輕軌也即將建設,投資6億元占地600畝的營口港物流園已于園區內開工建設,離年貨物吞吐量1.2億噸的營口港70公里,距擁有100余條國內和國際航線、東北最大的沈陽桃仙國際機場65公里。

沈陽鑄造研究所、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東北大學、沈陽工業大學等全國聞名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可為鑄鍛技術領域提供前瞻性的技術支持和服務;沈陽裝備制造學校、遼中縣職業技術學校,每年培養專業技術職工2600人,其中鑄鍛造機加工專業1500人。正在建設總投資1億元的沈陽市鑄鍛造職業技術學院,建筑面積50000平方米,有滿足3000人輪訓需要的鑄鍛造實訓設備,最終建成在校生達10000人的中、高職銜接,以高職教育為主的職業技術學院。

電力資源充足,東電一次變即座落其中,園區將建112.5MW熱電廠一座,并建2座66KV變電所。遼中的天然氣資源豐富,遼河油田茨榆坨采油廠距遼中僅2公里,已發現的燃氣田可供沈陽使用50年,園區內天然氣供給充足。境內有遼、渾、蒲等五條過往河流,水資源可利用量8億立方米。現有日供水能力1.5萬噸的自來水廠和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園區建有供水能力10萬噸的水廠。園區已鋪設路面3.2公里,連結排水管線3.2公里,架設電路1.5公里,固定資產投入2.1億元。

鑄鍛企業生產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有廢鋼、生鐵、鋼錠、石英砂、樹脂、硬化劑。鑄鍛造機加工業園位于沈陽近郊,沈陽眾多的機械加工企業有充足的廢鋼廢鐵。生鐵、鋼錠可由鞍鋼、本鋼、撫鋼保證供應;園區內已引進相關原材料供應企業。

8月31日

●申請舉辦2008(上海)中國國際金屬板材、管材、型材及線材、切割、沖壓、成形、制作技術及設備展覽會

中國鍛壓協會以(2007)中鍛壓字054號《關于申請舉辦2008(上海)中國國際金屬板材、管材、型材及線材、切割、沖壓、成形、制作技術及設備展覽會》,上報上海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

中國鍛壓協會曾于2006年3月14日--17日在上海國際展覽中心成功舉辦了第二屆鍛壓行業國際展覽會。為了適應市場需求,打造國際先進鍛壓設備和技術在中國展示、交流和交易平臺,經研究決定,中國鍛壓協會將在2008年12月1--4日在上海國際展覽中心,舉辦“2008(上海)中國國際金屬板材、管材、型材及線材、切割、沖壓、成形、制作技術及設備展覽會”。

2007年8月報道 日期不詳

●污染減排在太原 太重集團節能減排路徑探訪

《中國鍛壓網》轉載《山西日報》報道,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曾創造200多個國內外第一、占領3000噸以上冶金等起重機國內全部市場,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現代化的企業要發展,就要重視節能減排。如何節能減排?他們的做法值得借鑒,就是新工藝、新技術唱主角。

由于歷史原因,太重形成的是大而全的經營格局,所需能源和輔助材料大部分都是自成系統,自產自供,由于需求量有限,不可能實現高技術生產,遠比專業化生產的成本高,物耗大,所以采取從源頭控制污染,能源結構調整。最引人注目的是,2005年,太重將引進城市煤氣提到議事日程,并納入企業技術改造的計劃項目,經過一年的部署,于次年5月完成管線接入,并首先在輪軸公司等單位試用城市煤氣。通過半年多的使用情況來看,工業爐窯加熱效率明顯提高,產品質量相應提升,而單位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據悉,將城市煤氣引進企業,以替換自產煤氣,此舉一方面可提高加熱爐窯設備的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可提高產品的質量,消除自產發生爐煤氣對環境的污染。如城市煤氣氣源供應穩定,太重有望在明年完成各單位全部引進工作。

積極自主創新,探索新工藝、新技術也是太重節能減排過程中的一大特色,產品成本,從設計階段就得到足夠空間的限制,在制造過程中,各種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逐步下降。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太重一直采用自產乙炔進行金屬切割作業,污染較重,切割質量得不到保證,且成本高。之后用丙烷替代乙炔對金屬進行切割,切割質量大幅提高,也消除了原有的污染,降低了使用成本,年均降低費用150萬元。

從2001年開始,太重對原鑄造廠進行結構調整,拆除原有鑄鐵爐,將原有鑄鐵工藝全部改為焊接工藝,從而消除了原有鑄鐵爐造成的污染,提高了工藝的生產效率,大幅度降低各類工藝的生產成本。與此同時,太重還對廠內近百臺熱處理爐進行較為徹底的技術改造,將老式煤氣燒嘴更換為快速燒嘴,對入爐空氣進行預熱處理等一系列技術改造,從而節約了大量煤氣,爐內熱效率大幅提高,煤氣燃燒充分,鍛坯升溫快,出爐時間明顯縮短。并采用電液動力鍛錘代替原有蒸汽鍛錘的技術改造,過去采用蒸汽鍛錘生產鍛件時,平均每噸鍛件消耗蒸汽4.3噸,鍛件成本高達430元,更換電液動力鍛錘后,平均每噸鍛件消耗電200度,鍛件成本降至92元,太重每年鍛件產量約36000噸,僅此一項年節約成本多達1200多萬元。

考核處罰不留情,就在采訪太重安全環保辦公室主任劉錄保時,他正準備將開出的一份罰單遞送到被處罰車間。原來,在最近的一次巡查中發現,該車間因不規范操作,致使產生廢水,該車間被處以2萬元罰款,車間主任也被處罰5000元。同時,處罰決定在公司內部網進行通報。 “總經理掛帥,成立環保專門機構,這在太重環保史上還是第一次。它用明確的組織機構和管理辦法給全廠職工定下規矩,違規者自然愿打愿挨,毫無怨言。”如何保證管理暢通,處罰不走形式呢?劉主任遞給記者的一張組織機構和管理辦法表說明了一切。從這張表上可以看出,公司的環境保護委員會以公司總經理為主任委員,集團公司下設安全環保辦公室,并配有專職環境保護管理人員。據悉,公司領導每年與太原市政府簽訂“環保目標責任制”,為保證順利完成責任制,將責任書中指標進行分解,并與各分公司分別簽訂責任書,責任書與分公司第一把手工資掛鉤,將考核計劃納入公司經濟責任制一體化考核中,如不能完成考核內容,將進行年末一票否決。“加強機制建設,把節能減排納入領導干部考核體系,因為與切身利益相聯系,公司上下對環保重視有加”,劉主任說:公司的專職環保人員每周下車間突查兩三次,發現違規行為絕不手軟。正是建立了這種嚴格的考核體系,使得人們節能意識空前增強。

在安全環保辦公室里,記者還看到一個2001年到2006年工業總產值及污染物總量表,這張表則用詳細的數字對考核體系的建立做了一個很好的詮釋在這五年間,太重累計投資2099.38萬元,對企業內部重點污染源進行了技術改造,工業總產值從9.87億余元上升至近48.52億元;廢水總量由65.89噸減少到49.86噸;廢氣總量由1340.96噸下降為904.72噸;固廢由9.19萬余噸減少至6.35萬余噸。

從細節拓展節省空間走在太重,有一種激動,無論與領導干部交流,還是與工人師傅對話,從同一個話題里,總能聽到同樣多的見解和同樣的心聲,這是難能可貴的一種人氣氛圍。考核體系建立了起來,創新手段的運用,讓太重完成了過去和現在的節能減排任務,但他們仍然有自己的憧憬:目前工業用水水價已接近每噸5元,而中水水價僅為每噸1元,目前已有熱力公司、儲運公司等多家分廠接入了中水管道,萬柏林區綠化隊綠化用水和市政部門道路降塵噴灑用水都在使用太重生產的中水,今后將充分利用中水,讓中水成為玉門河的景觀水。同時還要搞循環流化床,以節省原煤,著眼循環利用。在后勤部門工作20余年的老職工李師傅認真地向記者介紹:以前安全環保辦公室是掛靠在后勤部門,現在成了集團的一個科室,并且由總經理直管;以前所有的用品都是以耗代領,現在采取成本核算,人工測算改為數控測算,成本消耗明顯降了下來;以前熱力公司、供水公司等單位都是用煤大戶,成本很大,現在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后,爐渣結束了以原煤為原料的歷史;以前沒有明確環保責任,現在則從操作工到總經理都有考核指標,還在企業中開展了群眾性節能減排活動,重獎小發明、小設計者。可以說,正是這些細節上的改變,讓人心凝聚,節能減排大收其效。目前,在推進生產經營發展的過程中,合理利用原材料和能源,切實保護環境,促進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生產結構調整,形成合理的生產結構和布局,實行全面節約,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大力推行清潔生產,這成了太重人的一種共識。

今年太重一次性通過ISO14001、GB/T28001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思路決定出路如何能把污染減到最低化,把效益增到最大化?在節能減排的過程中,太重摸索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子:調整產業結構,完善責任機制。走對路子是前提,如何走好路子?一方面,太重建立了考核體系,無論經理、職工一樣對待,與工資獎金相掛鉤,不說人情不走后門,不僅要罰還要通報批評;另一方面,鼓勵并獎勵職工在技術上創新,節能上想招,自然而然形成一個環保上相互監督、工作中相互競爭的群眾性節能減排局面。在太重人心中,環境好壞關系到職工身體健康,節能減排關系到職工利益與企業效益,所以,當太重把原有的粗放式經營模式轉化為節約成本、降低消耗、減輕污染,提高效益的循環經濟模式后,工業污染源治理全面達標,企業工業總產值成倍增長,職工們的勞動強度降低,收入卻越來越多了。市環保部門評價:太重節能減排走在了全國同行業前列。這份收獲的背后是企業上下對節能減排工作的充分理解和深刻認知。觀念決定出路,思路決定出路,對于這份影響深遠的事業而言,尤為如此。

●沈重成功開發12.5MN快鍛液壓機

《中國鍛壓網》報道,日前,沈重根據市場需求,快速反應,繼聯合開發25MN雙柱上傳動快鍛液壓機后,僅用短短兩個月時間,又自主開發出12.5MN快鍛液壓機,實現在該領域技術開發上的突破。

快鍛液壓機具有雙柱預應力框架組合結構、矩型導軌、合式動梁、上砧旋轉夾緊裝置、帶有砧庫、可移動工作臺和可橫向移砧等特點。它與傳統的三梁四柱壓機相比具有抗偏載能力強、立柱導向間隙易于調整、滑板與立柱面接觸、操作視野寬、有效作業范圍廣、起重設備易于接近、框架剛性好等優點。它與雙柱下傳動壓機相比具有活動質量小,易于控制,地坑淺等優勢。

●波音和俄羅斯公司合作生產波音787鈦鍛件

《中國鍛壓網》報導,俄羅斯媒體日前報道,美國波音公司與俄羅斯鈦金屬生產商簽署建立一個合資公司,以制造波音787夢幻機型的鈦鍛件。

據報道,該項和約于21日在莫斯科東南郊開幕的俄羅斯第八屆國際航空航天展覽首日達成協議。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命名為“烏拉爾波音制造公司”,雙方各持股一半。  俄塔社援引波音公司俄羅斯分部總裁謝爾蓋.克拉夫琴科的話說,合資公司將于年內開始運轉,每架波音787飛機超過20噸的鈦金屬部件將由公司生產。

●核電裝備國產化尚存難點  力爭三年突破

據《中國工業報》2007年8月31日報道。東北地區第一個核電項目遼寧紅沿河核電站8月18日舉行了奠基儀式。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總工程師隋永濱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紅沿河項目一期工程四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設備綜合國產化率將達到75%,核島設備的國產化率將不低于85%,但目前在大鍛件、核級泵閥和DCS(集散控制)系統三個方面國產化尚存在難度。

盡管存在著三方面問題,但隋永濱依然對我國核電裝備實現國產化充滿信心。他預計,2-3年內,我國將通過自助攻關和與國外合作來解決這些問題。

實現關鍵設備國內獨立制造

紅河沿核電站是“十一五”期間我國首個開工建設的二代改進型百萬千瓦級核電項目。通過一期工程的建設,我國將基本實現二代改進型百萬千瓦級核電裝備自主化。當前一期工程國產化難度主要集中在大鍛件、核級泵閥和DCS系統三個方面。隋永濱說,“目前我國大鍛件主要從日本、韓國和歐洲進口,在技術和能力上與國外相比還有差距。”隋永濱表示,“我國大鍛件制造所要求的冶煉、澆鑄、熱處理等技術尚需攻關。核島的壓力容器和蒸汽發生器的鍛件。常規島汽輪機的轉子等還需進一步研究開發。另外,我國尚欠缺制造大鍛件的設備能力,包括600噸鋼水的熔煉能力、真空冶煉能力及大型水壓機等。”

他同時透露,大鍛件將很快實現國產化。中國一重集團在去年已投產15000噸大型水壓機,明年將具備提供600噸鋼水的能力。上海重型機器廠有限公司目前已具備640噸鋼水能力,但技術上還需攻關。上重、中國二重集團的16000噸大型水壓機正在制造當中。

紅河沿工程在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環吊、主管道、核級電氣貫穿件、常規島汽輪發電機組等關鍵設備上將全部由國內制造企業獨立承擔供貨責任,并實現國內企業完全獨立自主設計制造。

對于難度要求非常高的核級泵和閥,隋永濱介紹,將在紅沿河項目上最終實現60%的國產化率。這一目標將分兩個階段實施,紅沿河一期1、2號機組將達到40%,二期`3、4號機組將達到60%。他同時指出,由于核級泵閥是確保整個核電安全運行的關鍵設備,在技術上和安全性上要求相當嚴格,在國產化實施過程中,所有的核級泵和閥都將先做樣機,經過核電標準和技術規范規定的試驗合格后才能投產。而在核二級、三級泵和核級閥門等設備上,將力爭實現高端產品首臺(套)的突破。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北清路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博雅C座10層 102206   電話: 86-010-53056669    傳真:010-53056644
郵件:cfia@chinaforge.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鍛壓協會 京ICP備100062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