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
國產大飛機C919計劃2014年首飛
據《中國工業報》2009年5月7日報道,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在第十三屆北京國際航空展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國產大飛機C919目前已完成初步設計方案,計劃2014年首飛,2016年交付航線使用。
據介紹,在2016年交付航線使用之前,國產大飛機還不能采用國產發動機,因要遵重國際慣例,進行全球采購,所采用的發動機是比波音737更優秀的新一代發動機,經濟性能好,污染更少,舒適性更高。C919的配件也采用國際采購方式,使用已獲得國際適航證廠家的成熟產品,目前正在招標。作為國家戰略,國產大飛機一定會優先采購國產配件,帶動相關工業。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將在上海建研發中心、總裝制造中心,建成后生產能力可達到年產大飛機150架、支線飛機50架。最終,國產大飛機總量將達到3000架,在大飛機全球市場份額上,排在波音、空客之后,位列第三。
5月10日
合肥鍛壓集團年產600臺數控壓力機項目落戶蚌埠
2009年5月10日,合肥鍛壓集團投資1億元,在安徽蚌埠成立子公司蚌埠壓力機制造有限公司,其年產600臺套數控壓力機項目也同時在蚌埠高新區破土動工。這是今年以來蚌埠高新區開工建設的第十個工業投資項目。
據悉,年產600臺套數控壓力機項目投產后,預計合肥鍛壓集團鍛蚌埠子公司將實現年產各類壓力機床600臺套,實現年銷售收入1.22億元,實現年利稅總額兩千多萬元。
5月18日
●有75年歷史的沈陽重機搬遷
今天,有75年歷史的北方重工沈陽重型機械集團公司,煉完最后一爐鋼,按城建規劃搬離老城鐵西區,整體搬遷到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6年時,沈陽重型機械集團公司和沈陽礦山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合并重組北方重工沈陽重型機械集團公司,新廠址在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資產總額79億元、占地139萬平方米、員工約12300名。主導產品鍛件、冶金裝備、礦山設備、電力工程、隧道工程、建材設備、功能工程機等500多個品種、7000多個規格。
●1100MW核電汽輪機半轉速低壓轉子在中國二重鍛造成功
1100MW核電汽輪機半轉速低壓轉子在中國二重160MN水壓機上鍛制成功。該轉子直徑2050毫米,總長16400毫米,毛坯重310噸,半速轉子的成功鍛制是我國核電產品制造的重大突破,是集團公司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取得的又一豐碩成果。中國二重集團公司黨委常委、重裝股份公司副總經理楊建輝,集團公司黨委常委、紀委書記馬樹揚到現場指導工作。
1100MW核電汽輪機半速轉子采用國內第一支重達560噸的特大型鋼錠鍛制,鋼錠截面直徑達4000毫米,對起重、鍛造設備是一次巨大考驗。同時由于鋼錠巨大,鍛制中鋼錠的變形、鍛透、壓實存在著很大困難。為了保證1100MW核電半速轉子鍛制成功,集團公司上下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對核電半速轉子的生產進行工藝交底和技術指導;提前對相關設備進行全面的維護檢查,要求維修人員全程待命,確保設備正常運轉;制訂了《1100MW核電半速轉子生產操作指導書》,對生產中行車、翻鋼機、水壓機等的操作以及鍛造工附具的擺放、人員的站位都做了詳細規定,并對鍛造的關鍵工序進行了演練。在每火次的鍛制前,水壓機車間都要召開班前會,對該火次的鍛造工藝進行詳細交底,對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制定相應的處置預案,確保每火次的鍛制順利進行。核電半速轉子鍛造期間,鍛造廠領導、技術人員堅持跟班指導,及時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問題,為生產提供技術服務;操作工人嚴格按工藝執行,每個步驟都精心操作,一絲不茍,為1100MW核電半速轉子的成功鍛造打下了基礎。從4月21日開始,經過近30天多火次的鍛制,集團公司成功鍛制出了我國第一支核電半速轉子,填補了我國制造核電半速轉子的空白。
5月19日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18500噸自由鍛油壓機開始安裝
2006年12月1日,中信重機公司投資30億元的“新重機工程”正式啟動。18500噸自由鍛油壓機是“新重機工程”的核心裝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由鍛油壓機,公認為全球自由鍛造王國的一頂皇冠,今天下午開始安裝。
中信重工決定選用18500噸液壓機后,實施全球性的國際招標,有德國威普克--潘克、西馬克、韓國HBE等,最終選擇了德國威普克--潘克公司設計的三梁、三缸、雙柱、上傳動18500噸自由鍛造油壓機,采用當前最先進的潘克改進型正弦泵驅動系統直接傳動,進行泵控操作。“潘克泵”通過三個油缸,不經過動能轉換,一次傳遞,提高效率,大幅降低運行成本。同時,使用泵控技術可以做到精確控制,壓機尺寸精度誤差正負0.5,相當于精鍛。與壓機相配的鍛造操作機和壓機控制系統完全一體,操作是同步的。一個人,兩個手柄,三個按鈕,完全可以操縱這個龐然大物。
配置德國DDS公司制造的、當今鉗桿夾持力最大的750噸-米有軌鍛造操作機。
2008年5月,中信重工一次組織829.5噸精煉鋼水,采用10爐冶煉、6包合澆工藝,成功澆鑄了1.85萬噸自由鍛造油壓機上橫梁。該上橫梁長11.95米、寬3.8米、高4.95米,毛坯總重量520噸,是目前世界上一次組織鋼水最多、澆鑄噸位最重的特大型鑄鋼件。
2009年5月28日,首先安裝的是壓機的下橫梁,該油壓基礎坑深10米、面積近1000平方米。同時進入基礎坑的有兩個(側)下橫梁(總重680噸)、兩個基礎梁(總重116.4噸)、兩個三角形托架(總重400噸),同六大件完美合龍,正式步入地上安裝階段。該下橫梁是整體鑄鋼件,
預計,18500噸自由鍛油壓機將于2009年10月前完成安裝、調試,作為中信重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60年華誕的獻禮。
18500噸自由鍛油壓機作為全球自由鍛造王國的一頂皇冠,將創造多個世界第一。
一是世界上最大的鍛造設備。該油壓機的地面高度為20米,地下深度7.5米,壓機總高度為27.5米;可移動工作臺尺寸為5.4 12脳'' type=#_x0000_t75> 13米,最大鐓粗力1.85萬噸,整機重約4000多噸。
二是世界上結構最先進的自由鍛造油壓機。該壓機采用當今世界最先進的3D仿真設計,在總體結構上首次采用最新的三梁、雙柱、上傳動、預應力整體框架結構,使主機的整體性、抗彎性、穩固性達到最佳。加上采用精確的導向和控制系統,完全可以保證兩個工作砧之間完美的同心度和平行度,實現精確鍛造。
三是采用最新的“潘克泵”液壓泵控技術,使整機工作效率和自動化程度達到世界最高。該油壓機鍛造速度及鍛造頻率較快,當采用11000噸壓力鍛造時,每分鐘鍛造次數大于44次,當采用5500噸壓力鍛造(精鍛)時,每分鐘鍛造次數約60次。因此,其工作效率是普通噸級液壓機的3倍。
四是動力消耗。比傳統設計節能30%左右。同時,該機采用可視化計算機操作控制臺,當砧具紅熱時可遙控快速更換。
五是油壓機配置世界最先進、鉗桿夾持力最大的750噸-米鍛造操作機,并與油壓機聯動,形成一個高度自動化的重型、特大自由鍛造裝備平臺,成為世界自由鍛造行業的一道壯觀風景。
“新重機” 工程建成后,將使中信重機形成一個包括重型冶鑄、重型鍛造、重型熱處理、重型機加工、重型鑄鐵、焊接、重型磨機加工、液壓自動化控制、實驗計量檢測和超大型裝備生產現場整機裝配試車的現代化、高水平的工藝制造能力、成套能力和工程總承包能力,擁有全球范圍內極為稀缺的生產制造資源;將使中信重工一次提供精煉鋼水的能力達到900噸;最大鑄件生產能力從目前的190噸增加到600噸;最大鋼錠生產能力從現在的90噸增加到600噸,最大鍛件從70噸提高到400噸,具備核電、火電、水電等大型鑄鍛件的加工能力,具備批量生產直徑12米到14米世界最大磨機能力。
●日本鍛壓機械訂單再次下滑
中國鍛壓網報道。2009年5月19日,日本鍛壓機械工業會(JFMA)公布了旗下所有成員單位2009年4月份的日本鍛壓機械的訂單統計數據。4月,日本鍛壓機械訂單總數為236臺,總金額74.45億日元,訂單金額在3月出現回升后再次下滑16.2%,同比2008年4月仍下降76.5%,其中日本國內訂單同比下降73.4%,海外訂單下降81.4%。
從具體產品來看,2009年4月機械壓力機訂單總數為108臺,訂單額為22.68億日元,比3月回升306.5%,但同比下降87.5%,其中日本國內和海外訂單分別下降85.8%和89.9%。系列剪板機訂單總數128臺,訂單金額25.39億日元,環比下降41.1%,同比下降64.4%,其中日本國內和海外訂單分別下降58.6%和68.8%。其它模具零件所涉及的訂單金額為26.39億日元,同比依然下降58.3%。訂單金額的再次下滑,顯示出日本國內外需求依然疲弱,行業回暖難以預期。
5月31日
●江陰市南工鍛造有限公司6300噸自由鍛液壓機投產
5月31日上午,全市最大的機械企業南工鍛造有限公司6300噸自由鍛液壓機舉行投產慶典。市長王錫南說,依靠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南工鍛造從一個村辦企業,發展成為江陰民營科技企業的佼佼者,6300噸自由鍛液壓機的正式投入使用,將進一步提升南工鍛造的制造水平。
南工鍛造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集鍛造、機械加工、熱處理、成品加工為一體的綜合型企業。
●一重水鍛分廠五月份鍛造發送雙超13000噸
一重鑄鍛鋼公司水鍛分廠在5月份生產中,運用科學發展觀發現、解決問題。截至到5月31日,鍛造發出雙超13000噸。其中,鍛件產量13207噸,鍛件發出13007噸,打破歷史紀錄。
2009年,在股份公司建設國際一流鑄鍛鋼基地的大環境下,在產品結構調整的形勢下,水鍛分廠的生產任務成倍增長。面對生產壓力,分廠全體員工并沒有氣餒,大家集思廣益、開拓創新,通過科學、合理地班次調整、人員調配、開通科室干部24小時值班制度等手段,確保生產的有序進行。具體做法是
一、把科學發展觀作為各項工作的指導方針,充分利用各種有力條件,發揮資源最大能力。
二、完善設備管理工作,確保設備安全穩定高效運轉。
三、加強成本管理工作,確保完成公司各項考核指標。
四、嚴格按照質量管理要求組織生產。質量是企業生命,水鍛分廠非常注重產品質量,工序質量,各項工作嚴格按照質量體系標準進行生產,嚴格執行“四個凡事、四個符合”。
五、安全管理始終是分廠首要工作。雖然五月份生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水鍛分廠職工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繼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科學管理、創新工作,克服困難、誓奪高產,為股份公司又好又快發展和長遠戰略目標的實現做出貢獻。
2009年5月報道 日期不詳
●天津天鍛液壓機有限公司憑借核心技術逆勢提速
《中國工業報機床工具周刊》2009年5月4日報。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近幾年,國內液壓機制造業的日子不太好過,多家企業已經叫苦不迭。但天津天鍛液壓機有限公司(簡稱“天鍛”)卻是另一番景象。2008年,天鍛實現銷售收入5.7億元,較2007年增長52%, 連續三年國內同行業排名第一。今年上半年以來,企業已握有逾8億元的訂單,銷售收入可突破10億元,比2008年再翻一番。如此罕見的逆勢提速,緣于天鍛多年來積累的“黃金儲備”,幾近壟斷國內液壓機制造技術的359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85項)。
作為中國鍛壓機械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液壓機分技術委員會和國內唯一液壓機行業研究所所在企業,天鍛始終把研制填補國內空白、達到甚至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的產品作為主攻方向,努力突破高端專利。
一臺萬噸鈦合金數控等溫鍛造液壓機,天鍛以“加工鈦合金等溫鍛造液壓機頂出裝置”
、“液壓機異地故障分析診斷系統”等創新點,成功申報了18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5項。一條半固態金屬模鍛成套裝備全自動生產線,天鍛則以“半固態成型液壓機快速鎖模液壓控制系統”、“半固態模鍛液壓機四角調平裝置”等創新設計,將28項專利收入囊中,其中發明專利5項。
天鍛成功攻克的板材成型液壓機柔性制造系統就是一例。該系統涵蓋了現代材料成型、機械制造、計算機、信息技術、機器人、液壓氣動、自動裝配、在線監測與控制等多領域、多學科前沿技術,獲得了天津市科技創新市長基金,憑借這一豐碩成果,天鍛派生出多條用于汽車、船舶等制造行業的高端重型液壓機和成套裝備,并有近100項專利集中進帳。其中一套S—THP34Y—1250船體板材成型數控液壓機生產線,就有壓頭壓制、移動、旋轉和工作臺移動等專利12項;一套RS--THP37--150板材成型液壓機柔性制造生產線,更是以上下料自動焊接、自動換模、自動傳輸、自動檢測等創新技術斬獲22項專利。去年,天鍛又推出了35000/5800KN重型雙工位鍛造柔性液壓機成套裝備,現已申請專利9項,其中發明專利3項,為我國特大型水力發電機組、港口機械、核電設施所需的軸承環鍛件等成型加工提供了重大裝備。
用于批量生產復合材料拋物線天線殼體的1500噸閘板缸動式液壓機,主缸采用柱塞完全安裝在滑塊內部的短行程缸動式滑塊結構,通過調整墊塊與閘板機構傳遞主缸壓力,完成加壓動作,突破了傳統液壓機的結構形式,以液壓機油耗降低64%、每小時節電700度而彰顯新型節材節能產品的綠色環保概念,并以極其創意的結構設計穩坐世界領先的地位。其研發團隊將板材成型液壓機柔性制造系統含隱的關鍵技術,應用于4000噸靜不定結構的板材成型液壓機及模具成套裝備的研制上,為我國第三代核電站CV鋼殼封頭的制造提供了首套裝備。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運用自主核心技術研制成功的CV鋼殼封頭成套裝備,可將直徑將近40米、高度60多米、總重量3400噸的圓柱形容器整體模壓一次成型,使我國第三代核電機組首次采用在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外加上鋼制安全殼的新技術得以實現,為我國核電裝備和關鍵材料的升級換代提供了重要的裝備支撐。
還是因為專利技術的壟斷,天鍛研制的填補國內的空白、領先國際水平的大噸位船體板材成型數控液壓機、RS—THP37—150板材成型液壓機柔性制造生產線,在我國造船業和汽車制造業獨領風騷,且以重型精密數控玻璃鋼制品液壓機和重型精密數控鍛造液壓機兩大系列新品,滿足了我國汽車、鐵路機車、航空航天領域對新型玻璃鋼制品液壓機和重型精密數控鍛造液壓機主要依賴進口的局面。此外,軋鋼、電站(水電、火電、核電)、石油、化工、造船、航空、航天、重型武器等越來越多地采用精密大型自由鍛件和大型件,尤其是近年來航空航天、船艦、石化所需的大型鈦鍛件需求猛增,為享有“首臺首套”專業的天鍛,贏得了更為廣闊的市場。僅以鈦合金數控等溫鍛造液壓機為例,天鍛在研制成功10000噸級之后,又陸續推出了6300噸、2500噸、2000噸、1250噸縮小版。其他“首臺首套”產品也是如法炮制。這樣一來,市場很快就實現了從點到面的擴張,形成了一個又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天鍛的逆勢提速已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在整體經濟形勢疲軟的情況下,不僅國內用戶接踵而至,國外用戶更是絡繹不絕。
●8000噸快速自由鍛油壓機在中冶京誠營口中試基地投產
中冶京誠營口中試基地隆重舉行一、二期工程投產剪彩儀式。在一、二期工程建設中,中冶京誠自主研發和系統集成并進行中試的制氣爐、100t電爐、120tVD、120tLF爐、Φ600圓坯連鑄機、20MN、80MN快速自由鍛造液壓機等主要工藝設備和二級計算機系統、電爐除塵余熱回收技術、水處理新工藝、新設備,經過中間試驗,證明這些技術具有領先性、可靠性和穩定性,目前已經有些廠家與中冶京誠進行了洽談并達成意向,準備采用中試成功的這些產品。
中冶京誠營口中試基地一、二期工程占地面積120萬平方米,投資約27億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冶煉車間、制氣爐車間、連鑄車間、鑄鋼車間、鍛造熱處理及冷(機)加工車間、鉚焊車間,以及配套的供電、供水、供氣(汽)等公輔設施。達產后形成年生產鐵水50萬噸,生產煤氣10~12萬立方米/小時;年產鋼水70萬噸,年產各種鑄鋼件1.5萬噸,最大鑄鋼件400t;年產連鑄坯55萬噸,最大規格Φ600mm;各種鍛件5.5萬噸的生產能力。其主要產品有基于中冶京誠核心業務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轉爐、電爐、連鑄、軋機等大型成套工藝設備;冶金、機械、化工、電力、礦山、能源、船舶等行業的重型、關鍵零部件;大型軋輥、高合金模鑄、連鑄坯等。
●國產大飛機配套新材料在西南鋁成功產出
面對金融危機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作為中國鋁加工業排頭兵和國家航空航天材料保供基地的中鋁西南鋁始終以保障國家急需為己任,全力投入到國產大飛機配套材料的研制工作中。
日前,西南鋁在獲得首批大飛機配套材料訂單的同時,首批次大規格鋁合金材料研制又取得重大突破,這標志著西南鋁已具有研制超大規格、高性能要求的鋁合金產品的能力,國產大飛機制造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近日,首批次國產大飛機鋁合金機身框架鍛件材料在西南鋁國寶級設備30000噸水壓機上順利產出。在生產現場,公司資深勞動模范、曾參與神舟系列宇宙飛船和嫦娥繞月工程配套材料研制工作的闕基容和她的研制團隊始終堅守在現場,隨時掌握生產情況?粗谝粋大飛機鋁合金機身框架鍛件緩緩的走下模壓線,闕基容自豪地說:讓國產大飛機早日飛上藍天一直是我們的一個夢想,作為一名基層的科技工作者,我今天的心情確實很激動,看見由我們親手研制的大飛機鍛件成功下線,我感到非常驕傲。
大飛機是指起飛總重量超過150噸的運輸類飛機,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歐洲四國和俄羅斯有制造大飛機的能力。大飛機的研制屬于高精尖項目,每架需用大量鋁合金材料。國產大飛機項目啟動后,西南鋁發揮為波音提供鍛件產品,為“神舟系列”飛船等國家重點航空航天項目提供先進鋁合金材料的研制優勢,提前介入,成立了大飛機用先進鋁合金材料領導小組和大飛機辦公室,開始了大飛機項目關鍵特種鋁合金材料的預研、試制工作,全力攻關。
大飛機機身框架等超大型受力部件的加工技術,歷來都屬于國際封鎖的尖端技術,在一無圖紙可查,二無工藝資料的困難情況下,承擔研制重任的西南鋁廣大科技人員在實踐中探索、創新,大膽研制開發出復合強變形工藝,經過多次試驗和調試,終于突破了現有配套設備加工變形能力不足,產品變形不深透的難題,成功使產品厚度從120MM躍升到300MM,一舉提升厚度2.5倍,填補了國內不能生產300MM超厚構件的空白,滿足了大飛機所需。
在研制工作中,他們還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題,申請多項專利,為大飛機材料通過適航認證奠定了技術基礎。西南鋁鍛造廠副廠長方清萬說:西南鋁能夠成為國產大飛機配套材料供應商,依靠的是強大的研發實力。隨著航空工業的不斷發展,大飛機對材料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給我們科技人員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我們將加快大飛機用材料關鍵技術的研發,力爭早日完成各項科研任務,努力推進大飛機材料的國產化。
在西南鋁全力研制大飛機配套材料期間,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梁光烈,中國商飛公司董事長張慶偉、國防科技工業局副局長虞列貴等領導,先后來到西南鋁視察指導工作,對西南鋁以保障國家急需為已任,發揮航空航天研發優勢,成為國產大飛機鋁合金材料研制主力軍給予高度評價。
西南鋁此次共獲得100多種規格、總重量約700噸的大飛機鋁合金配套材料生產訂單。目前,西南鋁正密切跟蹤大飛機相關設計、設備制造單位的研發需求,不斷細化“大飛機”項目所需特種鋁合金板材、型材、鍛件等關鍵材料的研發。此外,西南鋁正加緊建設具有世界級的4. 3米寬厚板熱軋生產線和12000噸以上的大噸位拉伸機,工程建成后,西南鋁將具備大飛機用大型鋁及鋁合金超寬超厚鋁合金厚板生產能力,填補國內空白。
首批次國產大飛機配套新材料的研制成功只是一個開始,西南鋁總經理趙世慶面對未來有著更深的思考,他說:國產大飛機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一代材料決定一代飛機,合金材料是大飛機工程的關鍵環節之一,我們西南鋁將始終堅持國家需求第一,國家利益至上的方針,致力于成為國產大飛機的材料研發保障主力軍,超前規劃,超前建設,超前研制,力爭使我們的國產大飛機裝上大量的“中鋁西南鋁造”鋁合金材料早日翱翔藍天。
●我國東北地區逆風而上
據《中國工業報》2009年5月11日報導, 受金融危機影響,今年以來,東北地區裝備制造業低端產品訂單大幅下降,但自主創新的高端新產品訂單保持旺盛勢頭。
由于國家實施振興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戰略,東北地區裝備制造業產業基礎和集中度得到進一步加強和提高,自主創新的高端產品的市場應變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一重集團自主研發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百萬千瓦級核電和其他大型鑄鍛件訂單已占2009年訂貨量的60﹪,其中承接核電主設備鍛件訂單16套,占國內市場份額的90﹪。大連重工起重集團的先進兆瓦級風電機組訂貨量高達6200套,計劃已排到2010年以后。船用曲軸在手訂單70多根,覆蓋從50級到90級全部系列。
●二重800MN模鍛液壓機拉開制造序幕
據《中國工業報》2009年5月13日報導,由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自行設計制造的世界最大的800MN(80000噸)模鍛液壓機下固定粱中粱鑄鋼件,近日在二重用5包合澆成功,拉開了制造大型模鍛液壓機的序幕。
●二重電站轉子生產實現新突破
中國鍛壓網報道。近日,二重電站轉子生產的熱處理取得了電站低壓轉子、高中壓汽輪機轉子、發電機轉子的連續噴水、鼓風噴霧淬火,各項指標全部合格的優良成績。
自5月14日第一支660兆瓦低壓轉子噴水到6月5日300兆瓦高中壓轉子噴霧為止,短短的21天時間二重就完成了15支電站轉子不間斷的噴水噴霧任務,而每支轉子平均噴水、噴霧或鼓風時間達到15個小時,有時候兩支轉子的噴淬時間差僅有半個小時,如此高密度的連續噴淬生產組織方式,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為最大化的利用現有資源合理安排4臺高溫爐的淬火時間,操作者們以生產核電產品的要求來規范操作過程,嚴格按照工藝流程,密切注意各個熱處理爐及其它設備的運行情況,為產品質量和設備的正常運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15支轉子連續噴淬成功極好地檢驗了設備連續運行的能力。
●內蒙北方重工集團厚壁無縫鋼管進入火力發電行業
由內蒙北方重工集團生產的一批總金額為4500萬元的P91厚壁無縫鋼管,全部驗收合格交付華能集團使用,這是國內電力行業首次采用國產厚壁無縫鋼管,標志內蒙北方重工集團厚壁無縫鋼管進入火力發電行業。
這批厚壁無縫鋼管是用目前世界最大、最先進、具有國際影響的360MN無縫鋼管立式擠壓機生產。P91厚壁無縫鋼管是電力行業“四大管道”用管材,屬高端產品,因其耐腐蝕性、耐高溫性能要求嚴格,由于技術要求非常高,國內無廠家生產。為此內蒙北方重工集團瞄準這種冶煉難度高,但附加值也高的尖端產品,經兩年多的研發,又順利完成1萬小時的持久強度試驗,各項指標合格之后批量生產,填補了國內空白。
●目前國際最大的Ф325管軋機在山東聊城中鋼聯金屬制造有限公司建成投產
由太原重工承擔設計制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山東聊城中鋼聯金屬制造有限公司直徑325mm管軋機建成投產,在生產工藝路線上創新地采用穿孔、軋管、定徑和穿孔、減定徑軋鋼新技術,是目前國際上最大規格的管軋機組,是三輥管軋機大口徑特厚壁無縫鋼管生產工藝技術的一項重大突破。該Ф325mm管軋機組帶快開機構,解決了三輥管軋機產生尾三角出廢品的難題,降低了生產成本,并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據悉目前國內無縫鋼管年銷量為1500萬噸,預計到2010年將達到1730萬噸,年需求量約1700萬噸。目前國內Ф273mm以上大型無縫鋼管年產量約110萬噸。
●大型鑄鍛件自主化專項工程穩步推進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苗圩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三屆一次會員大會講話中指出,基礎裝備在裝備工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近年來,國外供應商出于戰略的考慮,對我國重點裝備的關鍵零部件的進口采取限制措施。因此,振興規劃明確提出,將提升四大配套產品的制造水平,夯實產業發展基礎作為裝備制造業振興的主要任務之一。
現工信部正在組織開展大型鑄鍛件、基礎零部件的前期論證工作。由工信部牽頭成立大型鑄鍛件自主化協調推進小組,正在會同財政部、科技部等有關部門研究落實經費渠道,共同推進大型鑄鍛件自主化專項工作。
●中鋼邢機鍛造最長、最重、最大冷軋輥研制成功
日前,中鋼集團中鋼邢機成功研制并生產出總長6.9米、重達27噸的鍛鋼冷軋輥。這是迄今為止國內生產的最長、最重、最大規格鍛鋼冷軋輥。這標志中鋼邢機鍛造冷軋輥制造技術與生產能力又躍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此次成功研制的冷軋輥產品為美國I S公司兩輥平整輥。該軋輥鍛造直徑大、內部性能要求高、工期緊,中鋼邢機工程技術人員和生產組織人員密切配合,相互協作,從鋼錠選型、加熱,到鍛造、熱處理、打磨、交檢毛坯,再到后期加工等工序,進行全程現場跟蹤和服務。在鍛造工序上,成功利用新上重點技改裝備8000噸油壓機完成了軋輥鍛造。通過科學、緊湊組織生產,確保了該鍛鋼冷軋軋輥的順利生產。
據悉,已完成的4支產品順利通過檢測后,將啟運上船,漂洋過海交付美國用戶,為企業進一步鞏固、拓展國外市場,提升中鋼邢機軋輥國際品牌產生積極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