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日
二重800MN大型模鍛壓機試生產啟動并取得成功
2012年4月1日,經過頑強攻關,世界最大800MN大型模鍛壓機在中國二重熱負荷試車一次成功。2013年4月,800MN大型模鍛壓機正式試生產,為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截至目前,中國二重在800MN大型模鍛壓機上進行了包括飛機發動機渦輪盤、起落架及船用燃氣輪機渦輪盤等不同類型共34件產品的試制。經與第三方測800MN壓機各項技術指標優于原設計指標,系統平穩,動作可控,成型過程平穩到位。
800MN大型模鍛壓機的建成投產,填補了我國相關制造和裝備的空白。它不僅是自主保障的平臺,是裝備制造平臺,同時也是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發平臺。目前,中國二重已將在800MN機鍛造中掌握的包套技術應用到核電站封頭的鍛造上,并將逐步拓展加深相關領域的應用。
2013年4月2日
第一批符合《鋼鐵行業規范條件》鋼企公示
4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了第一批符合《鋼鐵行業規范條件》的45家企業。這45家鋼鐵企業2012年合計產量3億噸,占當年全國粗鋼產量的41.4%,其中包括寶鋼、鞍鋼、武鋼等國有企業,也包含沙鋼、方大特鋼等民營企業。
首批公示的企業名單如下:
1鞍鋼股份有限公司2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
3武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4武鋼集團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5廣西柳州鋼鐵(集團)公司6寶鋼集團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本部)
7寶鋼集團新疆八一鋼鐵有限公司8寶鋼集團廣東韶關鋼鐵有限公司
9天津天鐵冶金集團有限公司10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11天津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2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13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14本鋼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15凌源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16撫順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17西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18黑龍江建龍鋼鐵有限公司
19南京鋼鐵集團有限公司20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
21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22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
23江蘇永鋼集團有限公司24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25常熟市龍騰特種鋼有限公司26江蘇申特鋼鐵有限公司
27杭州鋼鐵集團公司28衢州元立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29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30福建省三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31方大特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2濟鋼集團有限公司
33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34青島鋼鐵有限公司
35安陽鋼鐵股份有限公司36安鋼集團信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37河南濟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38南陽漢冶特鋼有限公司
39湖北新冶鋼有限公司40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
41湖南華菱漣源鋼鐵有限公司42衡陽華菱鋼管有限公司
43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44四川省達州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45首鋼水城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13年4月2日
船舶扶持政策近期將出臺
4月2日,從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獲悉,由多部委共同制訂的《“十二五”后三年船舶工業行業行動計劃》將于近期出臺,擬對重點船舶企業予以政策傾斜,給予財政、稅收和金融方面的必要支持,同時引導船舶行業開展核心技術研發,向高端環保和深水海工領域進軍。
分析人士指出,海洋政策紅利下放,海上石油占比逐步提高,海洋開發將更加受到重視,有望帶動海工裝備需求快速增長。加之目前海工裝備數量不多、使用年限較長等因素,預計未來幾年海工新設備的建造需求及現有設備的更新需求存在較大增長空間。
2013年4月7日
一重6000噸水壓機熱負荷試車成功
4月7日,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重點技術改造項目——6000噸水壓機在水鍛分廠一工部熱負荷試車成功。6000噸水壓機熱負荷試車的成功,進一步提高了一重鍛件產品的生產效率,完善了一重高度自動化的重型鍛造平臺,有力地提升了企業核心制造能力和我國裝備制造業的整體水平。
2013年4月10日
二重8萬噸大型模鍛壓機試生產成功
4月10日,我國自主研發的世界最大噸位模鍛壓機在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德陽基地試生產成功。這套由中國二重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安裝的8萬噸大型模鍛壓機的面世,將徹底改變我國大型模鍛件長期依賴進口、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對實現大型模鍛產品的自主保障具有重要的意義。
8萬噸大型模鍛壓機總高約42米,總重約22000噸,可在800MN壓力以內任意噸位無級實施鍛造,最大模鍛壓制力可達1000MN,同步精度高,抗偏載能力強,可實現無級調壓、調速。
2013年4月10日
中國一重研制出世界最大鋼錠,重達715t
2013年4月10日,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勵暨科技成果招商和轉化對接大會在哈爾濱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隆重召開,由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獨立完成的“600t級超大型鋼錠研制及工程應用”項目被授予2012年度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該項目突破了制約我國重點工程關鍵設備超大型鍛件的國產化制造技術瓶頸,解決了600t以上級世界最大鋼錠超純凈澆注、成分控制及常規耐火材料無法耐受長時間高溫等難題。成果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已獲專利3項,創產值13505萬元,利潤1154.2萬元。成果成功應用在世界最大的百萬千瓦核電低壓轉子、5m寬厚板軋機支承輥等超大鍛件上,經檢測,其C元素的最大偏析僅0.01%,超過國外同類鋼錠指標,鍛件的力學性能達到美國ASME標準和世界頂級核電苛刻的技術要求(日本三菱技術要求),推動了行業的技術進步,促進了我國能源、冶金行業的發展。
2013年4月11日
徐鍛多連桿高速沖連線試模成功
4月11日,JL75G-60多連桿高速沖在江蘇省徐州鍛壓機床廠集團有限公司試制車間連線試模成功。
多連桿高速沖與傳統的曲柄滑塊式高速壓力機相比,具有沖壓時振動小、下死點動態重復精度高的優勢。因其設計制造難度太大,只聽到國內主要廠家進行自主研發的消息,但尚未看到成功的案例。JL75G-60多連桿高速沖,作為國內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在兩年的創新道路上也是歷經風雨和坎坷,好在有公司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才使得產品的研制最終進入實用階段。
2013年4月12日
全國首個光纖激光協同創新中心成立
2013年4月12日,大功率光纖激光協同創新中心在長沙成立。國防科技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3家在光纖激光領域的優勢單位,將通過建立技術聯盟、共享儀器設備、聯合培養人才、互聘研究骨干等形式,圍繞突破光纖激光核心關鍵技術開展軍民融合協同創新,共同推動我國光纖激光技術的快速發展。
根據有關協議,共建各方將以協同創新中心為載體,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通過強強聯合、協同創新,共同推進光纖激光技術發展,共同研制開發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光纖激光器,改變我國高功率光纖激光器依賴進口、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受制于國外的狀況,促進我國光纖激光技術水平的整體提升和可持續發展。
2013年4月16日
中國鍛壓協會鍛造行業模擬俱樂部成立
4月16日,中國鍛壓協會鍛造行業模擬俱樂部在車城十堰正式成立。中國鍛壓協會秘書長助理紀宏及華南理工大學鍛壓學科負責人夏琴香教授、重慶大學吳道祥博士、QFORM公司俄羅斯技術人員等一行30余人參加了成立大會。
鍛造行業模擬俱樂部是由有意愿了解鍛造模擬技術及相關軟件的企業和中國鍛壓協會自愿聯合發起成立的。本俱樂部的宗旨是:打造鍛造模擬技術的綜合交流平臺;充分發揮鍛造模擬中心在行業中的應有作用;為俱樂部成員單位爭取模擬軟件的購買優惠;進一步豐富俱樂部成員的權利。會上,與會單位討論通過了《中國鍛壓協會鍛造行業模擬俱樂部工作辦法(草案)》。明確了俱樂部成員的權利:成員發展的表決權;免費在中國鍛壓協會鍛造模擬中心模擬產品;獲得相關鍛造模擬軟件的免費技術指導和人員培訓;對俱樂部發展提出建議。
2013年4月17日
亞洲最大壁厚半球封頭一次沖壓成功
4月17日,亞洲最大的半球封頭在新鄉中聯石化封頭鍛壓有限公司一次沖壓成功,這標志著我國用于重型裝備的超大、超厚封頭制造技術跨入了世界先進水平。
這一厚壁半球封頭直徑3.12米、厚壁達370毫米,是目前亞洲最厚的半球封頭。
2013年4月18日
西馬克梅爾工程(中國)有限公司制造出首臺輕合金擠壓機
2013年4月18日,西馬克梅爾公司在其位于上海的工廠成功舉辦了“2013西馬克梅爾擠壓機工廠展覽會”,向國內外客戶展示了第一套由西馬克梅爾工程(中國)有限公司(SMEC)制造的輕合金擠壓機。這是一臺代表當今輕合金加工領域領先技術的18MN短行程前上料擠壓機,完全按照德國標準制造,關鍵零部件同樣來自德國,完美達到了高質量與低成本的平衡,可充分滿足國內客戶對于設備日益嚴苛的要求。
這臺擠壓機是當前行業中的主流機型,適用的原料規格為直徑177.8mm,長度300~1000mm,最短輔助時間14.6s,最大擠壓速度29mm/s。采用這種擠壓機生產的型材可廣泛用于汽車、空調、結構型材、建筑裝飾、玻璃幕墻、電氣電子等行業。
蒂森克虜伯江寧新公司正式投產
2013年4月18日,蒂森克虜伯集團在江寧高新園投資1.9億美元建設的汽車發動機零部件項目正式投產。
蒂森克虜伯集團是德國工業巨頭,世界500強公司。2010年底,該集團在江寧高新園開建蒂森克虜伯發動機零部件(中國)有限公司,主要為歐III以上排放標準的客車、卡車、非道路用工程機械等汽車配套發動機曲軸及連桿,客戶將包括國內發動機制造商和在中國有工廠的國外發動機制造商(OEM)。
根據規劃,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實現年產曲軸鍛件24萬件、成品曲軸35萬根、連桿290萬只的生產能力。鍛造車間預計于2013年二季度完成設備調試,投產運營。預計2013年,新工廠將實現銷售額3500萬元,2014年將實現銷售額2.08億元。
2013年4月22日
2013轉向節與輪轂技術交流會順利結束
由中國鍛壓協會主辦的典型鍛造零部件技術交流會——轉向節與輪轂專題會議于2013年4月22-24日在山東省濟南順利召開。
中國鍛壓協會在未來仍舊會將汽車典型鍛件的加工工藝、設備升級、自動化生產線和精益生產作為重點,針對不同的典型鍛件展開技術交流會。
日本神戶制鋼所鍛造鋁工廠二期擴張完成
2013年4月下旬,神戶制鋼有限公司宣布其鋁鍛造工廠的第二個擴張階段——神戶鋁自動產品有限公司中國分公司(簡稱為KAAP中國)已經建立完成,并且其新設備已投入批量生產。該二期擴張工程的建設始于2011年12月,工程投資包括鍛造壓機和熱處理設備。此外熔爐和切割線也附含在此次的投資中,使鋁坯的本地生產成為可能,并大幅提升產品的成本競爭力。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到2022年中國的汽車制造業有望從2012年的1900萬輛增加到2800萬輛。為了滿足更為嚴格的能量消耗規章制度的要求,人們對輕便型交通工具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因此,在中國,消費者對鋁懸置系統的需求將迅速增加。
天水鍛壓成功研制“四邊剪”
一直由德國公司壟斷旋轉剪切金屬板材四邊技術的格局,近日被天水鍛壓機床有限公司打破,標志著我國從此可以生產軌道交通、汽車船舶等行業所需的高精度金屬板材。
多年來,歐美等發達國家一直把持高端數控機床的技術和市場,使我國機床企業一度喪失話語權。去年年初,北車集團急需能加工動車組客車所用高精度金屬板材的數控機床,結果發現進口價格極為昂貴,逼得項目方只好把目光投向國內,最終天水鍛壓以外方三分之一的價格中標。
整個機床長18.5米、寬12米,占地面積足有籃球場一半大。公司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何應東告訴筆者,以前國內的鍛壓機床只是6軸控制,而這臺龐然大物達到了8軸控制,功能大幅提升,剪切的金屬板材厚度達到16毫米、寬度達6.1米,比德國同類機器的厚度和寬度分別超出2毫米、2米,精度也從國內二級飛躍到了最高等級。
國內首套智能化齒輪加工裝備生產線問世
近日,國內首套智能數字化齒輪加工生產線在我國精密數控機床研發生產基地——秦川機床工具集團問世。該項針對精密齒輪高效加工的成套工藝技術解決方案以先進的數控機床為核心,分熱(處理)前單元和熱(處理)后單元兩大部分,配置自動上下料、桁架輸運、在線測量、智能傳感決策等機構和系統,是目前國內首套齒輪精密加工制造執行系統(MES),具有節拍快、工藝擴展性強、涵蓋領域廣等特點,詮釋了秦川機床為用戶集成從齒坯的車削、制齒(滾/拉/插/剃)與相應切削刀具,從端面與內孔磨削、磨齒、精整(包括工裝夾具)及檢測的系統集成服務能力,引領了我國齒輪制造技術與裝備的智能化、高效化、數字化、綠色化新方向。
二重特大型卡箍筒體成功鍛制
近日,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有史以來所生產的最大直徑卡箍鍛件在鑄鍛鋼事業部水壓機車間順利鍛制,標志著二重在超大型筒體鍛件鍛造上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卡箍鍛件的制造具有工藝難度大、質量要求高、控制難點多、鍛件尺寸和重量大的特點。與以往的同類產品相比,無論尺寸還是重量都比以往大很多,接近160MN水壓機鍛造極限。這對生產過程控制、水壓機、行車等設備都形成了相當大的考驗。為確保該鍛件的成功鍛造,相關領導、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通過鋼錠進車間前的工藝交底會、每火次生產前的班前會等形式作好了多種預案。在仔細研究工藝的同時還結合了近期車間5S活動的要求,嚴格區分生產現場的要與不要,優化了生產過程和環境。大到工藝的執行、小到行車鉤頭的起吊高度都有專人管理,保證了鍛件生產過程的一氣呵成。
卡箍鍛件的成功鍛造,為以后超大直徑筒類鍛件的生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目前,該鍛件已順利轉入下道工序。
國家撥付4000萬研究資金推動3D打印產業
科技部近日公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制造領域2014年度備選項目征集指南》,備受關注的3D打印產業首次入選。分析人士表示,這體現出國家層面的重視程度,國內的3D打印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撥付4000萬研究資金
《指南》中提到,要突破3D打印制造技術中的核心關鍵技術,研制重點裝備產品,并在相關領域開展驗證,初步具備開展全面推廣應用的技術、裝備和產業化條件。設航空航天大型零件激光熔化成型裝備研制及應用、面向復雜零部件模具制造的大型激光燒結成型裝備研制及應用、面向材料結構一體化復雜零部件高溫高壓擴散連接設備研制與應用、基于3D打印制造技術的家電行業個性化定制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4個研究方向,共撥付不超過4000萬研究資金。
二重3.5%Ni低溫大鍛件用鋼取得突破
近日,由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研制的3.5%Ni低溫鋼大鍛件試制件各項理化性能指標和探傷指標合格,標志著中國二重3.5%Ni低溫大鍛件用鋼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填補了國內3.5%Ni低溫鋼制造的空白,極大提升了我國制造業的技術水平。
3.5%Ni是-70至-120℃低溫容器和部件的主要用鋼,在液化天然氣、海洋設備等清潔能源領域有著廣闊的用途。長期以來,國產低溫用鋼、尤其是大型鍛件制造瓶頸一直制約著我國低溫容器的發展。此次研制的3.5%Ni低溫大鍛件用鋼,主要用于中國二重容器產品首次出口的低溫滌氣器12臺全套部件的制造,其大型化和厚壁化尚屬國內首次。
為攻克3.5%Ni低溫大鍛件鋼國產化制造技術難關,中國二重成立了研究團隊,全面開展低溫鋼大鍛件材料、冶煉、鍛造、熱處理、焊接的技術研發工作件。3.5%Ni低溫鋼大鍛件試制件各項理化性能指標和探傷指標檢驗表明:鋼水純凈度高,力學性能優良,全部滿足用戶技術要求和相應標準指標,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
太重造出超百噸電機轉子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第一件超百噸級的33萬千瓦電機轉子,日前在太重大鍛件分公司鍛造成功。
據了解,這件電機轉子所采用的鋼錠重達205噸,太重大鍛件分公司使用自行設計、剛剛投產運行的12500噸壓機進行鍛造,鍛造成功后的標準重量為109噸。從它的起吊、熱運到進入鍛造工序的整個過程,在太重歷史上均為首次嘗試。
為了保證首件超百噸電機轉子的鍛造質量,太重大型鍛件研究所的工程技術人員付出了數月的艱辛努力,經過調研、軟件模擬及工藝試驗,他們最終確定采用寬V砧大壓下量法和寬砧強壓法相結合的鍛造成型技術。同時,利用12500噸壓機獨有的快速鍛造功能,使這件超百噸的33萬千瓦電機轉子整體質量,達到了國內大型電站鍛件的一流水平,也標志著太重鍛造技術及整體加工能力躋身于國內領先水平,成為全國大鍛件理事會僅有的5家成員單位之一。
太重研制成功世界上承載力最大的軋機油膜軸承
2013年春天,太重油膜軸承分公司研制成功世界上承載能力最大的寬厚板軋機油膜軸承。
據了解,油膜軸承作為軋機的心臟部分,要求承載能力大、運轉精度高。太重油膜軸承分公司研制成功的世界最大寬厚板軋機油膜軸承,不僅承載能力是世界最大的,而且長度和直徑也為世界之最,其工作直徑為1670mm,軸承工作長度為1452mm,單個軸承最大載荷為7247噸;依靠形成的壓力油膜,可承受軋機軋制壓力并保證軋輥的低能耗、高精度運行,對于提升鋼板精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采用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可滿足目前國內外最大的5.5米軋機的使用,在產品結構、制造精度及產品壽命等方面,均達到或超過目前國外同類產品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