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日
世界最大直徑高鋼級彎管試制成功
6月2日,從管道機械公司了解到,直徑1422毫米的世界最大直徑高鋼級彎管及三通在這個公司下線,標志著更大直徑、更高鋼級的天然氣管道建設進入實施階段。
據了解,目前國內已建和在建的最大直徑天然氣管道為1219毫米。國外在建的直徑為1422毫米的管道只有俄羅斯的巴法連科至烏恰天然氣管道。這條管道陸上段長1074公里,雙管敷設,材質為X80級鋼,但是未采用感應加熱彎管與管件。
直徑1422毫米彎管及三通產品的試制成功,填補了世界管道建設的空白,為滿足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加速遞增的需求、適應天然氣工業迅猛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體現了管道建設向輸量更大、用鋼更省的趨勢發展。
2013年6月5日
2013年機器人技術高峰論壇成功召開
以“探尋中國機器人技術發展新思路和新方向”為主題的2013年機器人技術高峰論壇6月5日在哈爾濱舉行。本屆論壇由哈工大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國宇航學會機器人專業委員會主辦,哈爾濱博實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協辦,來自中科院、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大學、山東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等單位的機器人領域專家參會。
2012年6月19日
大鍛件理事會第二屆年會圓滿結束
2013年6月19-21日,由中國鍛壓協會主辦,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中國鍛壓協會大鍛件理事會第二屆年會”,在文化底蘊深厚的山東省濟南市圓滿召開,會議得到參會代表的一致好評!
2012年6月19日
機械工業“強基”規劃編制完成
6月19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主辦的全國機械工業“三基”(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工作推進會在大連瓦房店召開。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中機聯會長王瑞祥強調,今年是機械工業轉型升級攻堅年,“強基”戰略成為全行業的中心工作。
《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已于2011年底正式發布。規劃提出了“三基”產業發展重點。會上,工信部裝備司機械處處長王建宇表示,“‘三基’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已編成,但由于多種原因尚未發布,下一步要加快推動“三基”創新工程的發展,盡快建立第三方評價體系,推進重點任務落實。
2012年6月19日
洛軸10000KN鍛造生產線安裝調試完畢
6月19日,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最大的壓力機10000KN鍛造生產線安裝調試完畢,進入試生產階段。
據了解,該生產線不僅加工效率比老線提高一倍,并且采取輾擴成型后鍛件外觀精細,尺寸誤差小,工差留量同步壓縮25%,節材效果明顯。
2012年6月20日
昆侖重工大型機車曲軸鍛件模鍛成功
6月20日,昆侖重工蘇州昆侖重型裝備制造有限公司曲軸鍛件在300MN液壓機生產線上一次性模鍛成形,曲軸成型完整。
此次昆侖重工成功壓制的曲軸重達800Kg,總長2700mm,8個連桿軸頸沿軸向呈“米”字形分布,結構十分復雜。為了成功壓制該大型曲軸,昆侖重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它的研制成功不僅是對昆侖重工管理水平、設備運行情況、工藝水平和員工技能的一次全面考驗,也標志著昆侖重工鍛造技術工藝水平趨于成熟,對公司開拓市場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2013年6月25日
青島宏達鍛壓技術中心揭牌暨產品推介交流會圓滿成功
2013年6月25日,青島宏達鍛壓機械有限公司技術中心揭牌暨產品推介交流會在宏達鍛壓公司隆重召開。中國鍛壓協會秘書長張金,膠州市委、市政府領導,西安鍛壓協會、重慶鍛壓協會、北京機電研究所、濟南鑄鍛所專家及宏達鍛壓全國各地新老客戶共計180余人出席了此次會議。
2013年6月25日
天鍛“六軸數控移動回轉壓頭框式液壓機成套裝備課題”通過鑒定
2013年6月25日,受“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實施管理辦公室的委托,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在天津市主持召開了由天津市天鍛壓力機有限公司承擔的“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六軸數控移動回轉壓頭框式液壓機成套裝備”(課題編號:2010ZX04004-121)課題產品“S-THP34Y-1500D大型六軸數控移動回轉壓頭框式液壓機成套裝備”科技成果鑒定會。
該數控液壓機成套裝備用于國內外大型船舶船首、船尾壓制,能夠實現輥道雙向運輸、升降、壓頭移動和旋轉的六軸數字化控制。首次提出了無拉桿組合龍門式機身結構的優化設計、精度和剛度檢測及制造工藝技術;創新性提出壓頭及回轉盤兩種自動鎖緊機構和工作臺頂起行走機構;研制了框式液壓機移動回轉壓頭與工作臺同步追蹤系統。該項目已申報國家專利12項,其中6項發明專利。
2013年6月25日
瓦軸出產配套國內最大輥壓機的大軸承
2013年6月25日,第一套國內最大、最重的水泥輥壓機配套軸承在瓦軸集團出產,φ2.05m,重量8.59t。
受國內外經濟景氣下行的影響,今年機械工業的發展延續了2012年增速回落趨勢。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瓦軸集團加快市場產品結構調整,實施制高點戰略,發展“高端產品、高端技術、高端市場、高端制造”,加速國家重大技術裝備配套急需關鍵軸承的研發,先后出產了一批高精度及特殊要求的軸承,并且實現國產化,確保了今年上半年各項經營指標的穩定增長。
這次出產的大軸承,是為客戶今年啟動的2.6m/1.6m輥壓機項目配套的,該項目將研制目前國內最大的水泥輥壓機,瓦軸和客戶同步研發配套軸承。由于該軸承產品壁厚、幅高都達到了制造設備的加工極限,工程技術人員和機床操作者攻克各項工藝加工難關,確保了產品批量出產,經檢測產品各項技術指標滿足了客戶需求。
2013年6月30日
三門核電站首臺AP1000三代百萬核電汽輪機完成本體安裝
6月30日,哈汽公司為中核集團三門核電站制造的世界首臺AP1000三代百萬核電汽輪機的高壓缸上半缸吊裝就位,標志著世界首臺AP1000核電汽輪機高壓缸扣缸完成,至此,三門核電1#機組汽輪機高、低壓缸全部順利扣缸。
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在京成立
由亞洲制造協會、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英國增材制造聯盟等單位共同主辦的2013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大會近日在京成功舉辦。期間,與會代表發起成立了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并發布《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大會(北京)宣言》。
據了解,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是全球3D打印產業推進、產業合作的常設平臺,是世界主要3D打印行業自愿發起成立的非官方、非盈利性組織,是世界3D打印行業對話合作的常設機制。聯盟每年在不同發起成員間舉行、舉辦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大會或相關專業會議、展覽、展示等活動。
寶鋼第三代超高強鋼QP980熱鍍鋅產品全球首發
近日,寶鋼第三代超高強鋼QP980熱鍍鋅產品全球首發。相較于去年首發的超高強鋼冷軋產品,該產品具有更強的耐腐蝕性,能更好地滿足汽車用戶對材料的個性化需求,有效支撐汽車行業的輕量化發展以及車輛全生命周期的節能減排。
第三代超高強鋼由于性能優越、成本相對低廉,具有顯著的產業化優勢和市場競爭力,因此成為國際上各大鋼鐵公司的研究熱點。但該產品對全工序的生產設備和操作人員能力要求極高,之前全球沒有一家企業實現穩定批量生產。去年,寶鋼成功實現第三代超高強鋼冷軋產品全球首發,并批量應用于一汽轎車。同時,該產品成功進入ASP實驗室進行評價,ASP工程師在給美國能源部的報告中認為測試結果良好,建議在美國汽車車身用材上推廣使用。
日企開發直接水冷式熱沖壓工藝
日本優尼沖壓和新日鐵住金2013年5月20日宣布,在利用生產效率高的“直接水冷方式”來量產熱沖壓部件方面取得了成功。
以前是利用模具內部的冷卻水來冷卻,而新工藝直接在模具表面與鋼板之間流過冷卻水,實現急速冷卻。
熱沖壓工藝是在對高溫加熱后的鋼板實施沖壓成型的同時,在模具中急速淬火,由此獲得高強度產品的加工方法。與冷沖壓相比,雖然能夠獲得高強度且高尺寸精度的部件,但存在淬火需要花費一定時間,導致生產效率下降的問題。優尼沖壓和新日鐵住金新開發的“直接水冷方式”是從經過特殊表面加工的模具的沖壓面噴射冷卻水,使冷卻水在成型后的鋼板與模具表面之間流過,從而實現急速冷卻。據介紹,與通過在模具內部流過冷卻水來間接冷卻鋼板的以往方式相比,新方法的生產效率達到了以往的3倍。
在量產時,急速冷卻造成的部件精度偏差成為這種直列水冷方式的一大課題,但憑借優尼沖壓的模具技術,以及兩公司研究出來的對供水和排水路線及水量控制的優化方法,確保了與以往工藝同等的品質和強度。目前已開始利用該工藝為日產汽車量產車身骨架,今后還將擴大該工藝的應用范圍。
首臺國產激光拼焊機問世
日前,由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與寶鋼國際公司合作開發的首套國產激光拼焊機組,累計拼焊量逾65000片,達到國際同類機組水平,這標志著國產激光拼焊技術和裝備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與進口機組相比,國產機組價格僅為其一半,且善于小件加工,產品切換操作方便。它的成功應用,打破了國外廠家的價格、技術壟斷,增強了國內業界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雙方開發人員表示,今后將在穩定性、適用性上加強研發,提升國產機組市場占有率。
二重成功鍛制450噸核電筒體鋼錠
近日,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鑄鍛鋼事業部水壓機車間在160MN水壓機上完成鐓拔火次,實現主變形工序一次性鍛造合格,成功鍛制了三門項目450T筒體鍛件。
此支450t的鋼錠,是國家重啟核電項目后三門項目核電產品14支鋼錠中噸位最大的一支,其重量和尺寸接近設備負荷操作極限,可控性比較差,而鍛件的主變形工序又是影響產品成型和質量的關鍵重要工序。要實現如此大型的鍛件主變形工序一次性合格,對鍛造設備和鍛造技術都是極大的考驗。水壓機車間的干部職工們集思廣益,通過總結以往加工此類產品的成功經驗,為此支大型鍛件的成功鍛造不斷找方法添措施。為了保證其主變形鍛造一次性合格,160MN鍛造工段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技術人員全程跟班提供技術服務,鍛工師傅們和水壓機操作司機及行車工們更是冒著高溫的烘烤默契配合,精心地進行加工操作,車間后勤保障部門主動為生產現場提供優質服務,全力保證了該支接管段鍛件的主變形工序一次性合格。
450t的鋼錠鍛制成功,有力推動了三門項目核電產品的鍛造生產工作有序向前。
大型鑄鍛件二十項行業標準審查會召開
全國大型鑄鍛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標委會”)一屆三次委員會議暨二十項行業標準審查會于近日在成都召開。“標委會”委員單位和有關科研、生產、用戶單位的63名代表出席會議。會議由“標委會”秘書長、二重副總工程師蔣新亮主持。
會議報告了2012年度主要工作及2013年工作計劃,討論通過了關于調整“標委會”委員的報告,對18項行業標準進行了復審,并通過了復審結論。
會議對《鍛鋼件超聲檢測》等20項行業標準進行了審查,并達成了一致意見,20項標準全部通過審查。本次審查的標準中,由二重負責起草的有6項,參與起草的有4項,占審查標準的50%(“標委會”秘書處設在二重大型鑄鍛件研究所,一直以來承擔著大型鑄鍛件標準的制修訂歸口管理工作)。
武重制造超級臥車通過專家鑒定
武重制造的臥式鏜車床DL250通過國家專家組鑒定,成為我國“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十大標志性設備之一。
“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重大專項”是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中確定的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一,DL250是用于核電設備加工的機床。
武重制造的DL250最大承重達到500噸創世界之最,且在業內首次實現超重臥車的車、銑、磨等多功能有機集成,不僅可加工核電關鍵設備,還能加工航母等巨型船舶的舵軸、驅動軸等超大超重零件,成功解決了我國重大裝備關鍵零件國產化的加工難題,填補了國內空白,武重由此誕生1項發明專利和3項實用新型專利。
一拖研制拖拉機大功率動力換擋技術
近日,中國一拖“大功率動力換擋拖拉機制造技術聯合研發”項目順利通過了科技部委托的驗收專家組驗收。驗收專家組認為,該項目突破了高端拖拉機制造的技術瓶頸,使我國拖拉機制造工藝技術水平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縮短了8~10年的差距。
該項目通過對鑄件鑄造、傳動系零部件制造以及拖拉機裝配、試驗等工藝技術研究,完成了3臺大功率動力換擋拖拉機、5臺動力換擋傳動系的試制,經國家拖拉機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各項性能指標符合相關標準規定,達到了產品設計要求,固化了工藝技術研發成果。
驗收專家組認為,該項目針對大功率換擋系的產品要求,在復雜殼體精密鑄造及加工技術、離合器的特殊焊接及精加工技術、齒輪精密加工及修型技術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攻關,成功解決了精度、變形等難題,形成了可以批量生產的完整工藝技術。該項目成功制造了傳動系及整機,獲得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功率動力換擋拖拉機制造工藝技術,突破了高端拖拉機制造的技術瓶頸,為制造更為先進、更大功率的拖拉機產品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該項目是中國一拖首次獲批科技部國際合作重大專項資金項目,將會全面推動中國拖拉機技術的發展。
福特開發出首個汽車測試機器人
近日,福特開發出業內首個“機器人試車員”車輛測試項目。該項領先的自動控制技術已應用在福特專用試車場中。
在一些極端的道路測試中,為避免測試環節對人員帶來的危險,福特將以機器人代替真人試車員。據了解,該項實驗性技術已用于2014款福特全新全順商用車的耐久性測試中。未來,機器人試駕將成為福特車輛測試中的重要環節,并將推廣至所有車型測試項目中,使福特得以開發出更具挑戰性的耐久性測試,從而打造出更強悍耐久的汽車產品。
6月我國鋁合金車輪出口情況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車輪委員會消息,2013年6月,中國鋁合金車輪出口額2.88億美元,出口量5.78萬噸,出口單價4.98美元/公斤。
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中國鋁合金車輪出口額為16.70億美元,出口量為33.40萬噸,出口單價為5.00美元/公斤。出口廠商742家,其中前40位廠商出口總金額為13.59億美元,占該產品出口總金額的81.4%;前100家廠商出口總金額為16.04億美元,占該產品出口總金額的96.0%。
京唐公司首次成功試軋高鋁汽車板
2013年6月,京唐公司冷軋部首次試軋DP600高鋁汽車板取得成功,產品各項指標均達到國際標準。使京唐公司成為國內軋制DP600高鋁汽車板為數不多的鋼鐵企業之一。DP600高鋁汽車板被用于制造汽車結構架和底盤,要求板材硬度比其他品種的汽車板要高。在軋制過程中對退火工藝及板材表面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戰。
2013年4月,京唐公司首次接到瑞士德高公司訂購2120tDP600高鋁汽車板訂單。由于從未軋制過高鋁汽車板材,冷軋部派技術人員向國內有能力生產該產品的鋼鐵企業進行技術學習,并參考技術研究院對該產品前期試驗所得技術參數和經驗總結,制定了試軋方案,對相關設備進行了技術改造。此外,軋制DP600高鋁汽車板在退火工藝更為苛刻,溫度必須控制在規定參數以上,不然會造成板材機械性能差,達不到客戶需求。冷軋部通過數據分析計算,精確調整控制板材拉速,合理的平衡退火工序和鍍鋅工序,使其達到穩定狀態。同時,為更好地控制板材外觀質量,利用拉矯機對板材板型進行調整避免出現波浪,通過調整光整機托輥控制板材表面粗糙度,將板材的板型和表面粗糙度控制在規定范圍內.
揚州大學成功研制出新型稀土鋁合金連桿
2013年6月,揚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成功研制出新型的高強度半固態成形稀土鋁合金連桿。這種材料的連桿具有很好的輕量化效果,相比同性能的其他材料,價格也更加低廉,應用前景十分廣闊。目前,該成果已經成功申請了兩項專利。
在汽車工業中,連桿是內燃機的重要運動構件之一,連桿的輕量化對于內燃機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輕量化與價格等角度綜合考慮,怎樣研制出高性能又經濟的內燃機連桿,成為當今汽車工業發展的一大難題。
揚州大學研制的新一代高強度半固態成形稀土鋁合金連桿則打破了這一僵局。該團隊創新地在鋁合金成形過程中加入稀土元素以優化合金組織,增強其性能,再經過半固態成形、真空熱處理等工藝,改善并優化合金的的組織結構,同時通過工藝改進,實現鑄鍛聯合控制,不僅使得連桿輕量化效果更佳,力學性能更好,成本也下降了很多,有望通過新技術的應用實現高性能鋁合金連桿的工業化批量生產和市場的有效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