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三菱電機自動化”杯大學生自動化創新大賽舉行
2013年8月6日,第七屆三菱電機自動化大賽在南京工程學院拉開了帷幕。本屆創新大賽從2013年3月份開始,歷時4個月,共有40所學校,67支隊伍,約200名學生參加。
此次比賽期間,還舉辦了南京工程學院工業中心的參觀活動、學術報告講座以及微博大屏幕等互動環節,這些豐富多樣的活動為比賽更添彩。
最終,香港理工大學眾望所歸,以出色的表現獲得了本次比賽的特等獎,三菱電機將組織特等獎隊伍赴日本進行考察。“三菱電機自動化”杯大學生自動化大賽能夠成為校企合作的典范,以競賽為載體,推動大學生的課外創新活動,為中國高校自動化和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山東榮泰用戶3T電液錘生產線調試成功
山東榮泰感應科技有限公司應國內用戶要求,為其設計的汽車車鉤鍛造中頻透熱設備已在用戶現場調試成功!
據悉,該用戶產品主要面向國外市場。此套鍛造生產線,采用750KW中頻感應加熱裝置,帶有自動控制測溫分選機構,配備全套閉式冷卻系統,可實現加熱工件溫度的精確控制,降低設備因水垢引起的元器件故障率。用戶表示,該鍛造生產線配合輥鍛制坯、電液錘成型鍛造工藝,具有精度高、打擊力可調的優勢,因此,該生產線的產品更受國外客戶信賴!
二重鍛造成功西門子600兆瓦級轉子
經過3個小時的鍛造,德國西門子公司600兆瓦級發電機轉子認證件在二重水壓機車間順利完成全部鍛造工序,整個鍛造過程經過了專家及用戶認證。
該產品為德國西門子與上海發電機廠共同研制,為避免商業風險,該件轉子同時包容了西門子公司在德國的項目,有可能直接使用在德國項目中。該產品如果最終完成制造并成功認證,則表示二重制造的轉子可滿足德國技術要求,獲得到歐盟認可,產品可直接出口歐盟;二重也將成為西門子600兆瓦級發電機轉子全球采購在中國惟一一家合格供貨商。目前,該轉子已順利進入鍛后熱處理工序。
核電鍛件熱態尺寸測量技術達國際先進
由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承擔的省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計劃重大項目《核電大型鍛件熱態尺寸測量技術及制造工藝研究》通過了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委員會的鑒定。
項目圍繞核電大型鍛件測量技術和制造工藝,一是開發了大型鍛件熱態在線測量機理、提出了多維并聯解耦掃描新構型、建立了在線測量溫度補償修正方法,解決了大型鍛件熱態在線測量難題,與常規測量相比提高了測量效率、測量精度和材料利用率;二是針對AP1000整體頂蓋、一體化接管段、錐形筒體和水室封頭等鍛件,開發出大型鍛件壓實、近終形鍛造、異形鍛件整體成形缺陷分析方法及大型鍛件低溫性能控制等新技術,解決了大型異形鍛件質量控制難題。
該項目的研制成功,解決了制約我國核電發展的大型鍛件瓶頸問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一體化接管段和水室封頭的近終形鍛造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年產15萬套汽車底盤沖壓件項目開工
8月6日,重慶長安跨越汽車配套企業重慶君盟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投資的年產15萬套汽車底盤沖壓件項目在烏楊工業園區實施開工,施工隊進場開展地基、啟動廠坪和廠房建設,計劃今年11月底前完成廠房主體建設,12月試運行。
據悉,年產15萬套汽車底盤沖壓件項目為落戶忠縣的長安跨越汽車配套三個項目之一,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年產值2.5 億元,實現年利稅約2000萬元,安置就業人員300余人,為忠縣做大做強汽車產業再添新動力。
延邊愛光汽車零部件加工項目竣工
2013年8月10日,總投資3億元的延邊愛光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汽車零部件加工項目,在吉林延吉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竣工落成,該地區目前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加工項目。
據悉,該項目由日本愛光集團投資3億元建設,主要生產、銷售汽車浸漬成型部件、多功能絕緣夾子,同時進行模具的設計與制作、沖壓加工、橡膠樹脂加工、線材彎曲成型加工、金屬部件焊接加工、三通銅管設計與制作、車用空調冷凝管設計與制作、鋁材鑄造等。該公司計劃未來5年打造成汽車小型零部件領域的世界品牌。該項目于2012年5月開工建設,占地3.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達產后,年產各類汽車小型加工部件1.5~2億件,年銷售額達2億元、上繳稅金1000萬元。
成都召開鈑金行業配套對接會
2013年8月17日,由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辦,成都市扶持名優產品領導小組辦公室、成都市鈑金行業協會承辦的鈑金配套對接會在成都舉辦。100多家裝備制造業、電子電器業、通訊設備制造業、鈑金行業的企業老板聚集一起,探討了行業配套和供需對接體系的建立。
據了解,此會的召開為成都市鈑金企業和產品企業起到了很好的橋梁和鏈接作用;根據產品企業對鈑金配套的需求,再幫助鈑金企業不斷提升產能和水平,以滿足產品企業的鈑金配套需求;從而整體提升成都市產品企業與鈑金企業的設計研發水平及制造能力,促進成都市工業產品屬地配套能力的深化。
二重細長筒體鍛件成功實現立裝淬火
中國二重巴西項目第一爐筒體鍛件(兩件)成功實現立式淬火,解決了生產技術難題。
巴西項目是核電石化事業部承制的首個外貿產品,涉及材料屬集團公司首次制造。該項目中筒體為細長厚壁鍛件,若采用常規臥裝淬火,將不能保證鍛件性能及淬火過程中變形帶來的尺寸要求。為解決上述難題,經核電石化事業部技術部各專業人員及車間技術人員反復溝通研究,攻克了上述難題,最終確定通過改造吊裝輔具等措施采用立式淬火。
方案確定后,該項目中第一爐筒體鍛件(兩件)近日在重裝事業部金結廠已成功實現立式淬火,力學性能和尺寸規格達到驗收要求。該批鍛件立式淬火的成功為以后在類似規格工件中的運用提供了實踐依據。
安徽省機床及刃模具檢驗中心順利通過驗收
2013年8月19~20日,以盧業舉為組長的安徽省質監局驗收專家組一行四人到當涂,對安徽省機床及刃模具檢驗中心進行現場驗收,馬鞍山市質監局副局長王思輝、行政審批科科長郭玉春等領導陪同驗收。
專家組通過調閱相關檔案資料和報告、交流座談、跟蹤檢測過程、現場檢驗等方式,依據《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省檢驗檢測中心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安徽省檢驗檢測中心籌建任務書、安徽省檢驗檢測中心驗收申請書以及盲樣檢測綜合情況,對中心技術能力、實驗室建設及裝備情況、運行狀況、隊伍建設、地方政府支持文件等五個方面進行了評估驗收,經過綜合評定,專家組對中心籌建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最后中心以83.48的高分順利通過了安徽省質監局現場驗收。
重慶永川“孵化”西部最大數控機床基地
2013年8月21日,從永川區經信委獲悉,該區將以鳳凰湖和三教兩大工業園為載體,分別規劃10平方千米和2 平方千米區域,按照專業化、集群化、國際化的標準要求,發展數控機床整機及床身、導軌、主軸、絲桿、聯軸器、控制系統、刀架、刀具等零部件,以中國大陸及臺灣機床企業為突破,積極引進日本或歐美機床企業。打造重慶市數控機床產業基地,力爭到2020年形成200家整機及零部件企業的產業集群,年產值超過600億元,成為西部地區最大的數控機床產業基地。
據了解,目前永川區正與臺灣福裕、臺灣金豐等機床整機及其配套企業密切接觸,現與該區對接的企業達到50家以上,年內將落戶整機企業3家。
第五屆中國鈑金加工技術研討會在杭州召開
2013年8月20~22日,“中國典型鈑金制作設備與工藝論壇——第五屆中國鈑金加工技術研討會”浙江省杭州市召開,共有來自30余家單位的近60名代表出席本次會議。
會議邀請了中國鍛壓協會、廣州市鈑金加工行業協會、武漢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精密制造行業協會等行業組織的領導介紹了行業發展形勢,并進行了交流、洽談等活動。會后,與會代表參觀了浙江萬馬集團電子有限公司的新工廠。
此次會議緊扣“信息化及智能化生產”的主題,為全國鈑金加工行業的技術和信息交流提供了一個平臺,來自全國各地的與會代表共同研究了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分享了生產和管理經驗,并通過參觀考察,學習和了解了先進企業的生產管理模式,為行業的升級轉型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海寶為 ProNest 軟件增添新功能
2013年8月26日,海寶發布了ProNest CAD/CAM 軟件新的更新功能,包括:改進了軟件的劃線文本功能,客戶可以為零件添加變量信息;針對激光切割用戶的斷點增強功能,包括在斷點上設置引出線,允許設置斷點輪廓的最大尺寸、鎖定起點“斷點” 引線上的減距行程。 新的客戶體驗改善計劃。
這些更新將為金屬加工帶來更多便利,輕松實現切割質量、生產效率和盈利能力的全面提升。
力豐集團出資1200萬元從事制造鈑金加工機械
2013年8月28日,力豐集團(以下簡稱“力豐”)宣布,計劃與Prima及Jinghai共同成立合資企業,合資企業將在中國從事制造鈑金加工機械,力豐將于兩年內向合資企業以現金方式注資950萬元人民幣,并將擁有合資企業19%權益。
合資企業冊資本總額5000萬元人民幣,除力豐出資19%外,Prima、Jinghai將分別出資51%、30%。力豐指,成立合資企業符合公司與全球其他生產設備及工具領先制造商的合作策略,并充分利用力豐穩固資金及于高端生產設備及工具方面的豐富經驗。力豐將負責通過其在中國的廣泛分銷網絡分銷合資企業生產的產品,并負責其售后服務。
中國機械500強 汽車穩居榜首
2013年“中國機械500強”榜單8月7日在京發布。上汽、一汽、東風汽車依然穩居前三。在同期發布的“世界機械500強”排名中,有60家中國企業入選,其中,大陸企業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上汽、一汽和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此外,華晨汽車、濰柴控股、特變電工、廣汽零部件及廣西玉柴成為本年度表現最佳企業。
在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主辦、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世界經理人集團承辦的榜單發布暨行業研討會上,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理事長孫伯淮表示,機械行業兩極分化現象越發明顯,前10強企業銷售收入增幅達到33.8%,高于500強整體16.8個百分點。隨著機械工業進入中速發展通道,轉型升級刻不容緩,行業里的大企業應超前謀劃,引領行業加快轉型發展。
機電所與俄羅斯科學院簽署合作協議
近日,俄羅斯科學院金屬超塑性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IMSP)所長Radik Mulyukov一行代表團訪問了北京機電研究所。
訪問期間,IMSP專家就“金屬細晶、超細晶、納米晶材料制備”、“高應變速率與低溫超塑性”等研究方向做了專題報告;北京機電所就承擔的 “鋁合金覆蓋件快速超塑成形技術”、“大尺寸鋁合金板材零件超塑脹形技術”等國家科研項目進行了技術交流。
通過交流,雙方增進了相互了解,在“大尺寸鋁合金板材零件的超塑脹形”研究方向上達成了技術合作意向,共同簽署了合作協議。合作協議的簽訂將促進雙方在更加廣泛領域的技術合作,為在兩個國家推進雙方技術成果的應用尋求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機會。
國內第一臺400KJ數控全液壓對擊模鍛錘投產
由中煤張家口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引進德國LASCO公司,目前世界上第一臺最先進的數字化控制的400KJ全液壓對擊模鍛錘,在中煤張家口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鍛造分廠正式投產。400KJ數控全液壓對擊模鍛錘的正式投產,標志著中煤張家口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鍛造分廠的鍛造能力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LASCO公司生產的GH4000型數控全液壓對擊模鍛錘適合大鍛件生產,可鍛最大鍛件約200Kg;設備總重約320噸,打擊能量最大為400KJ,公稱壓力16000噸。具有鍛造精度高、模具壽命長、打擊頻率高、操作簡便安全、打擊能量精確設定,適合自動化生產線等優勢。就技術性、經濟性和深腔成型而言,鍛錘是鍛造工業最好的設備,特別適合多品種、小批量以及深型腔鍛件的生產。
瓦軸八大類軸承鍛件通過采標換證驗收
日前,大連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專家依據國際標準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對瓦軸集團生產的深溝球軸承、調心球軸承、圓柱滾子軸承等八大類20000余種規格軸承產品進行采標換證驗收。經過專家組對產品圖樣與設計文件、生產條件、產品質量水平及企業標準化管理基礎工作四個方面進行檢查考核,公司一次性通過了八大類軸承系列產品采標換證驗收。
驗收會上,專家組一致認為:瓦軸生產所需的設計、工藝、工裝、檢測等文件完整、正確、統一,生產各個環節能夠保證按國際標準組織生產,產品質量達到了新的國際標準要求。企業標準化管理水平在晉升國家A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提高。公司國際標準采用率占全部軸承產品的99.9%,在全國軸承行業名列前茅。
鞍鋼集團鋼管研究所成立
2013年8月下旬,為了實現科技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升無縫鋼管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支撐無縫鋼管產業的發展,由鞍鋼集團攀成鋼公司和攀鋼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組建的鞍鋼集團鋼管研究所正式成立。
鞍鋼鋼管研究所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殷國茂、王國棟擔任技術委員會名譽主任。該研究所將開展無縫鋼管相關工藝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為鞍鋼集團無縫鋼管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推進無縫鋼管產品升級換代,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實現涉及無縫鋼管研發的現有相關科技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升研發水平;建立健全研發手段和研發平臺,加強研發團隊建設,攻克無縫鋼管產品開發的關鍵共性技術、重大核心技術。
世界最大鍛壓機投產 中國大飛機不再受限
大型模鍛壓機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實力的重要標志。迄今為止,僅有美國、俄羅斯、法國3個國家有類似設備,最大鍛造等級為俄羅斯的7.5萬噸,而我國的達8萬噸。
總高42米,重約2.2萬噸,單件重量在75噸以上的零件68件,壓機尺寸、整體質量和最大單件重量均為世界第一。這是中國二重歷時10年打造的世界“重裝之王”。8萬噸大型模鍛壓機投入試運行,將我國高端重大裝備的制造能力托舉到國際頂級水平,也為中國走向制造強國掀開了歷史性的一頁。8萬噸大型模鍛壓機列裝后,我國航空航天等最難做的大件,動力發電、海洋工程、西氣東輸、深部開采等各行各業要用的性能最高的、尺寸最大的、結構最復雜的構件都能通過該鍛壓機完成。
大型鍛壓機對我國大型運輸機和大型客機的生產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生產大飛機不再受限制于外國人。
航天八院新力廠超大噸位數控折彎機研制成功
近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院新力廠研制的超大噸位3200噸(16米)雙機聯動數控板料折彎機順利交付用戶,這不僅打破了該廠建廠以來數控折彎機研制的紀錄,同時也標志著企業在大型裝備制造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超大噸位折彎機是16毫米以上厚鋼板折彎成形的關鍵設備,在石油管道生產、大型結構鋼管生產和軍用特種車輛制造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目前,國內只有少數幾家大型企業擁有超大噸位折彎機生產能力。
該廠研制生產的雙機聯動超大噸位數控折彎機,采用了當下流行的數控操作系統,實現了中英文菜單的全觸屏操作和三維圖形編程;同時,折彎機配置了專用的液壓控制系統、光柵尺、后擋料多軸控制、擾度補償裝置等,有效保證了折彎精度。據悉,雙機聯動數控板料折彎機的折彎平行度可控制在2毫米以內,90度折彎角度誤差在20分以內。
據悉,該機床后續將應用于航天地面裝備的生產制造。
國內首支特大對接型曲軸下線
近日,經英國勞氏船級社、主機廠韓國STX重工業、船東英國澤迪雅克公司的最終聯檢后,由大連重工研制的國內首支特大對接11S90ME-C9.2型曲軸將成功下線。這是繼成功出產國內首支曼恩系列90型曲軸和瓦錫蘭系列82T型曲軸之后,大連重工在超大型級以上船用曲軸研制中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填補國內空白,標志著大連重工已全面掌握大型船用曲軸制造最高端的技術。
這個總長21.56米,重426噸的龐然大物將被安裝在英國澤迪雅克公司的16000標箱集裝箱運輸船舶的“心臟”低速柴油機中,可進一步降低柴油機轉速從而有效減少廢氣排放,滿足國際海事組織Tier II排放標準,市場前景廣闊。
該曲軸僅檢測數據就達1700余個,精度要求苛刻,制造工藝復雜,代表著當前世界業界最新的科技水平。其中5項最大的技術難點生產工藝均是大連重工在國內首次研發運用,并且有兩項技術正在申請國家專利,一項技術將形成行業標準。
沃爾沃打響復興戰 成都工廠年底投產
在近三年的漫長等待后,沃爾沃迎來了中國市場提速期。
8月28日,沃爾沃成都工廠開業,這個位于成都市龍泉驛經濟開發區的新工廠變得異常熱鬧。僅僅兩天前,即8月26日,沃爾沃汽車在中國的國產化布局剛獲得中國政府批準。按照這一布局,沃爾沃三大汽車生產核心領域將橫跨四大重點經濟區域,其中在成都和大慶分別建立整車制造基地,在張家口建立發動機制造基地,在上海建立中國研發基地。
8月30日,沃爾沃馬不停蹄地發布行政級豪華轎車S80L,提升其在豪華車市場的品牌認知度,為未來多款國產車上市鋪路。
據了解,2013年至2014年將成為沃爾沃中國大舉發力年。2013年底前,大慶工廠將開始試生產,先期規劃產能近10萬輛;成都工廠將于2013年下半年投入試生產,待沃爾沃成都、大慶工廠產能全部達成后,其國產車型產量將達到每年近20萬輛。在此之前,負責生產發動機的張家口工廠將于今年秋季投入運行,為成都和大慶工廠配套提供發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