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簽署合資企業協議 生產新能源汽車
6月1日,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大眾汽車集團于德國柏林正式簽署合資企業協議,雙方將共同成立一家股比各占50%的合資企業,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提供相關移動出行服務。
新的合資企業的合營期限有效期為25年,合資雙方將充分利用各自的技術和商業優勢展開全面合作,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推出純電動汽車產品。該協議還包括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研發與生產、互聯技術、大數據服務、二手車服務平臺服務及所有相關業務活動。
世界首座半潛式大型智能漁業養殖平臺“海洋漁場 1號”成功交付
2017年6月3日,由中船重工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旗下的湖北海洋工程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海工院”)建造的世界首座半潛式大型智能漁業養殖平臺——“海洋漁場 1號”成功交付給挪威薩爾瑪集團。
“海洋漁場 1號”集先進的養殖技術、環保理念和現代化海工設計于一體,由挪威薩爾瑪集團設計,湖北海工院歷時1年建造完成,總高69米、直徑110米,空船重量7700噸,可抗12級臺風,設計使用年限25年。該裝備配備了全球最先進的三文魚智能養殖系統、自動化保障系統和高端深海運營管理系統,安裝了2萬余個傳感器,100余個水下水上監控設備和100余個生物光源,可實現餌料供應、環境監測、去污、防腐全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突破傳統近海養殖設備限制,極大的拓展了海上養殖經濟新空間。
“海洋漁場 1號”采用海工式網架復式結構高精準的安裝技術實現了26個巨型分段節點、13根超長立柱、7個大型浮體分段、6個頂部交叉梁、1個重數百噸的上層建筑的總裝集成。在建造過程中,克服了大型漁場高精度制造、超大面積網衣安裝等難題;突破了中心模塊及構件節點分段精度制造技術、全自動養殖裝備實船安裝調試技術、大型漁場跨洋運輸技術等關鍵技術;研制了具有漁網清洗、活魚自動驅趕和捕捉等功能的360度全向旋轉門系統。
“海洋漁場1號”是具有劃時代意義深海養殖裝備,填補了世界海工行業多項科研和施工空白。該裝備的研發和建造為中國自主知識產權大型海上養殖裝備產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有力推動了我國海工行業發展。
廣汽75億“砸”向新能源汽車
6月5日晚間,廣汽集團發布公告,第四屆董事會第47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設立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議案》同意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項目設立方案。
公告顯示,廣汽將設立全資子公司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暫定名,以工商登記為準),投資總額6億元,注冊資本6億元,其中首期注冊資本3億元,后續資金根據項目需求增資解決。
審議還批準向廣州汽車集團乘用車有限公司增資22.64億元專項用于自主品牌乘用車新增20萬輛/年新能源汽車產能擴建項目建設,其余資金由本公司統籌考慮。廣汽乘用車計劃在2017年推出傳祺9款新車,其中新能源汽車占3款,分別為GE3純電動跨界車、GS4 PHEV和GA6PHEV。按廣汽集團的規劃,2020年實現新能源汽車產能達到20萬輛。
武鋼牽頭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將解決我國高性能橋梁用鋼等系列關鍵技術
2017年6月5日,2017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重點項目公示:由武鋼牽頭,23家單位共同參與的“高性能橋梁用鋼”項目被正式立項并納入國家“十三五”重點科研項目。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由原來的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專項、產業技術研究與開發基金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整合而成,是針對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產業核心競爭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產品,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領域提供持續性的支撐和引領。
該項目將解決我國高性能橋梁用鋼、配套焊接材料、工程建造、服役評價等系列關鍵技術。最終形成產業化示范工程,促進我國高性能橋梁鋼發展,對我國中長期橋梁行業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大族集團全球激光智能制造基地開工建設
2017年6月6日,大族集團全球激光智能制造產業基地開工建設。大族激光以此為契機,加大研發投入與戰略部署,努力成為“中國制造2025”的開拓者與領航者,國際化激光產業新城的標桿!寶安區政府與大族激光積極落實國家與深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進一步加大激光智能制造產業的投入力度,以全面提升深圳質量、深圳標準,提高大族激光綜合競爭力,努力打造寶安國際激光裝備千億級產業集群!
全球激光智能制造產業基地項目位于深圳市寶安區福海街道,項目總投資51.7億元,未來5年的產值有望突破300億元。項目總用地面積為9.5萬平米;總建筑面積為49.5萬平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38.2萬平米,地下建筑面積11.3萬平米。大族全球激光智能制造基地的建成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激光智能制造生產基地,并將會建成非常先進的第二生產基地,擁有一個第一層樓12米高的超重型、大跨度廠房(主要為大族激光智能裝備集團而籌建)。
國內首件商用車帶臂轉向節在三環鍛造公司調試成功
2017年6月7日,湖北三環鍛造有限公司(簡稱三環鍛造公司)為美國Reyco公司開發的商用車帶臂轉向節,在該公司鍛一車間一次性調試成功。這是繼今年1月10日三環鍛造公司首件鋁合金轉向節試制成功后的又一重大技術突破,在轉向節產品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帶臂轉向節是基于輕量化理念整體式結構設計的轉向節,替代傳統螺栓連接的分體式結構。轉向節與轉向節臂通過一體化鍛造,總成部件重量可減輕4公斤左右。但由于轉向節本身就屬于枝杈類高難度復雜鍛件,帶臂轉向節鍛造技術一直停留在研發狀態,國內還沒有商用車帶臂轉向節的生產廠家。同時,隨著三環鍛造公司新技術的研發及應用,降低了整車重量,減少了汽車尾氣的排放,帶動了汽車零部件行業的技術進步,引領了行業發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社會效益。
“藍鯨1號”半潛式鉆井平臺助力我國首次成功實現海底可燃冰開采
2017年6月10日,“藍鯨1號”半潛式鉆井平臺在海底可燃冰試采中實現連續31天穩定產氣,總產氣量達到21萬立方米,實現了我國海底可燃冰開采的歷史性突破,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實現可燃冰安全可控開采。承擔此次任務的“藍鯨1號”是由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簡稱“中集來福士”)自主設計建造的超深水液壓雙鉆塔半潛式鉆井平臺。
“藍鯨1號”由中集來福士2012年底啟動設計建造,歷時4年,于2017年2月完成交付。該平臺長117米,寬92.7米,高118米,擁有27354臺設備,40000多根管路,50000多個機械模塊調試報驗點(MCC報驗點),電纜拉放長度120萬米,最大作業水深3658米,最大鉆井深度15240米,是目前世界上作業水深和鉆井深度最大的半潛式鉆井平臺,適用于全球深海作業。在設計建造過程中,中集來福士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關,如在建造過程中實現了建造數據管理和建造工藝管理的系統突破;全球首次在該級別的平臺上使用低溫100毫米NVF690超厚鋼板并在全球率先攻克完成該級別鋼板的裂縫尖端開口位移實驗(CTOD實驗);在鉆井塔架的整體制造過程中攻克了鉆井塔架基座平面度誤差小于2mm、鉆井塔架與基座232根連接螺栓與螺栓孔的裝配間隙只有1.5mm等工藝難關。
“藍鯨1號”配置了高效的液壓雙鉆塔和全球領先的最高級別閉環動力定位管理系統(DP3),相比于傳統單鉆塔平臺,提升作業效率30%,節省燃料消耗10%,代表了當今世界海洋半潛式鉆井平臺設計建造的最高水平。此次“藍鯨1號”成功開采海底可燃冰為下一步商業性開采利用提供了技術儲備,實現了我國在能源勘探開發領域的歷史性跨越,對推動海洋強國建設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世界首支±1100kV特高壓直流純SF6氣體絕緣穿墻套管研制成功
2017年6月13日,由平高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高集團”)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項目——“±1000kV級直流純SF6氣體絕緣穿墻套管樣機研制”在北京順利通過專家評審驗收,標志著世界首支±1100kV特高壓直流純SF6氣體絕緣穿墻套管研制成功,打破國外企業對特高電壓等級直流套管核心技術的壟斷局面。
特高壓直流輸電具有輸電容量大、輸送效率高等特點,是電力大規模遠距離輸送的最佳技術解決方案,穿墻套管是直流輸電系統的“咽喉”。平高集團通過三年研制創新,全面掌握了±1100kV直流純SF6氣體絕緣穿墻套管超長載流結構設計、多物理場耦合仿真、直流環氧材料配方開發、超大型變徑套管制造等核心技術,實現了三個“首次”突破,即:首次建立并驗證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高壓純SF6氣體絕緣直流穿墻套管成套設計方法;首次研發了大型直流支撐絕緣子的材料配方,提出了一套模擬直流運行環境的材料電氣試驗方法;首次建立了±1100kV特高壓直流純SF6氣體絕緣穿墻套管用超大型空心復合絕緣子制造、大型直流支撐絕緣子澆注和超長導體裝配等關鍵工藝體系。該產品共申請海外發明專利1項、國內發明專利8項,制定企業標準3項。
該產品將于2018年在“昌吉—古泉”特高壓直流工程掛網運行。通過該產品的研制,解決了我國±1100kV直流工程發展中核心裝備受制于人的瓶頸問題,提升了我國直流輸變電設備核心競爭力,有力支撐了我國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建設。
舍弗勒集團全球首個“未來工廠”在湘潭正式運營
6月14日,舍弗勒集團全球首個“未來工廠”——舍弗勒湘潭生產基地培訓中心及模具部正式開業,并與地方院校結成了合作伙伴。這是舍弗勒湘潭工廠的第一個里程碑,也是湘潭建設“中國制造2025示范城市”和打造質量強市的重要收獲,意味著湘潭在大力培育汽車產業的進程中又取得了重大進展。
據了解,“未來工廠”的先進性主要體現在智能化、大規模個性化訂制、數字化、高效化、精益生產、具備自學習能力等方面。建成后,該工廠將主要生產具有顯著節能減排效果的汽車發動機驅動系統零部件,能提升駕駛舒適性、降低振動的變速箱和底盤零部件以及各類精密軸承。
世界首臺6.8萬噸多功能重型壓機在青海投產
2017年6月18日,青海省康泰鑄鍛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6.8萬噸多功能模鍛壓機已經完成建設和調試任務,可以正式進入生產階段。該設備是目前世界上第一臺在此噸位下同時具有擠壓和模鍛功能的重型壓機設備。
680MN鍛造液壓機高端論壇在海東舉行
2017年6月18日,中國鍛壓協會680MN多功能鍛造液壓機高端論壇暨裝備推介會在海東市樂都區舉行。論壇旨在大力推介全球首創集擠壓和模鍛功能于一體的680MN多功能鍛造液壓機所生產的產品,推動多功能鍛造液壓機高端發展,誠邀行業內的知名院士、專家及意向客戶更深層次了解康泰公司的產品。
中國科學院院士潘際鑾、曹春曉,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省委常委、海東市委書記于叢樂,市委副書記、市長鳥成云,康泰投資集團董事長康殿祥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致辭。中國鍛壓協會秘書長張金主持。
第九屆中國鈑金加工技術研討會成功舉辦
2017年6月21日,為期2天的第九屆中國鈑金加工技術研討會在常州武進假日酒店隆重開幕。本次會議由中國鍛壓協會、中國金屬鈑金制作協會主辦,常州市鈑金行業協會協辦,《鈑金與制作》雜志承辦,來自全國鈑金行業的協會、設備商、制造企業代表兩百余人參加了會議。
2017年6月21日,圍繞著“智造未來,持續改善,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題,來自行業協會以及企業的演講嘉賓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同時三個行業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今后將群力群策,為服務好鈑金行業和企業共同努力。會議第二天,固美特、暢翔機電、交大思源分別對數字化運營、管理變革等內容進行了專業而深入的講解。隨后,會議在田金華先生的主持下,針對“當下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措施、企業如何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以及科學制定發展路線”等問題展開了座談。
總投資30億元 華晨在綿陽建汽車整車項目
2017年6月21日,華晨集團南方基地汽車整車項目在綿陽舉行簽約儀式,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華晨集團將普明工廠整體搬遷至安州區花荄鎮,新建15萬輛整車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廠房及汽車研發中心、物流等輔助設施,同時改造擴能安州區花荄工廠現有年產5萬輛沖壓、焊裝、涂裝、總裝生產線,形成年產10萬輛整車的生產能力。該項目全部完成后,將形成年產25萬輛整車生產能力,實現年銷售收入250億元,年納稅4.5億元,帶動當地一萬人就業。
特斯拉和上海市政府簽訂在華建廠協議
2017年6月22日,特斯拉與上海政府正式達成協議,中國工廠將落戶上海臨港開發區消息正式落實。根據當前協議,特斯拉會與至少一家當地合作伙伴建立合資企業。
針對特斯拉而言,此次入華建廠,就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廣闊前景以及對自身戰略布局的規劃都不失為一件幸事。首先,按營收算,中國已經是特斯拉第二大單一市場。其次,特斯拉在全球的銷量有目共睹,但是其生產力不足一直是眼下最棘手的問題,在中國上海建廠,能夠充分利用中國密集的汽車制造上下游產業鏈資源,有助于提高生產效率。
2017全國鍛造企業廠長會議圓滿落幕
2017年6月20-22日,由中國鍛壓協會主辦的全國鍛造企業廠長會議在大連日航飯店成功舉辦,吸引了來自國內眾多鍛造行業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參加,與會人數達300余人次。大會以“智能制造與智能工廠”為主題,圍繞“精密化、數字化、高效化、輕量化和低能耗”等發展方向,通過剖析國內外鍛造行業的發展現狀,解讀行業相關政策,進而探討當前形勢下鍛造企業轉型升級的具體舉措。
6月21日,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夏漢關、中國鍛壓協會秘書長張金、北京機電研究所蔣鵬研究員、中國鍛壓協會副秘書長韓木林、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祁和生秘書長、青島宏達鍛壓機械有限公司工程師法澤程等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分別從不同視角介紹了有關鍛造行業及設備主題報告。下午,為滿足各企業代表的需求,主辦方安排冷溫鍛、自由鍛和熱鍛三個分會場,各代表根據自身意愿和需求積極參與分會場的報告演講和互動溝通環節,報告主題紛呈多樣,涵蓋內容廣泛,代表們的參與熱情異常高漲,現場掌聲連連,會后各代表意猶未盡,各自交換名片繼續深度溝通。
6月22日上午,各代表在模鍛和自由鍛分會場紛紛展示企業風采并交流行業經驗。下午,代表們一起參觀了大連大鍛鍛造有限公司和瓦房店軸承精密鍛壓有限公司,會議在滿滿的收獲中圓滿閉幕。
中鐵裝備與洛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6月22日獲悉,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與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近日在洛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據了解,被稱為“工程機械之王”的盾構機,由10萬多個部件組成,代表了中國在高端裝備制造業最新水平。然而,其主軸承等核心零部件目前仍然依賴進口,關鍵部件國產化問題一直是行業內關注的熱點。2015年國家工信部組織“工業轉型升級強基工程”項目招標,中鐵裝備成功中標盾構主軸承減速機工業試驗平臺項目。而洛軸是中國軸承行業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軸承制造企業之一,是目前我國加工直徑最大、精密程度最高軸承的誕生地,也是國內軸承產品尺寸最廣、用途覆蓋面最寬、品種最齊全的生產基地。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隧道掘進機及主軸承領域進行密切合作,形成科研開發、市場開拓等業務的優勢互補和常態互動,建立隧道及地下空間開發合作的戰略聯盟。
寶武集團與一汽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17年6月23日,寶武集團與一汽集團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字儀式在寶武大廈舉行。今后,雙方將通過項目合作方式在汽車用材供應,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研發和應用,產業鏈整合與發展,供應鏈“互聯網+”的探索與建設,黨建交流等多維度、多領域深入開展合作。
簽字儀式上,雙方圍繞進一步深化合作作了交流,面對汽車行業愈加激烈的競爭,雙方希望進一步加強業務和技術合作,降低成本,實現雙贏。
吉利控股集團與馬來西亞DRB-HICOM集團簽署最終協議
2017年6月23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吉利集團”)與馬來西亞DRB-HICOM集團(以下簡稱“DRB”)簽署最終協議,收購DRB-HICOM旗下寶騰汽車(PROTON)49.9%的股份以及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Lotus)51%的股份。
吉利集團將在全球范圍內遴選寶騰核心管理團隊成員,新的管理團隊上任后將與現有團隊完成對接,充分協調技術資源,統籌各方優勢,支持和推動寶騰及路特斯汽車的轉型。
AMADA舉辦折彎自動化系統HG-1303Rm新品發布會
2017年6月23日,天田(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MADA”)高端自動化折彎系統HG-1303Rm新品發布會在上海隆重召開。AMADA總經理泉井宏之表示,折彎加工是三維立體式加工,其自動化實現過程中會有很多課題需要解決。HG-1303Rm就是針對折彎自動化課題開發的系統,這款設備可應用于大批量產品和多品種、小批量產品的生產,可自動生成程序,完成生產前的自動化準備工作。
該款設備主要有四大特點:一是無需示教的簡易操作,可在辦公室內編程,進行數據的離線準備作業;二是更大的加工范圍,最大折彎重量為130kg;三是更高的加工效率,四是更高的精度保障,配備角度傳感器,支持在機器人加工過程中調整其角度。
乘用車子午線輪胎一次法智能成型裝備研制成功
2017年6月,軟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軟控股份”)研制的PS2A乘用車子午線輪胎一次法智能成型裝備(以下簡稱“PS2A智能成型裝備”),通過了青島市第三方科技成果標準化評價。
PS2A智能成型裝備由軟控股份聯合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及羅克韋爾、西門子等公司,歷時一年半研發完成。該裝備圍繞乘用車子午線輪胎一次法成型過程的智能化需求,開發了智能化算法,先后突破了伺服同步反包、伺服控制帶束鼓、全范圍帶束層傳遞環、成型壓輥動態組合、自動貼合、智能控制系統及自感知、自適應控制等關鍵技術,在保證高重復定位精度和供料系統高可靠性的同時,實現了整套裝備的智能化控制、膠料的循環供給和自動貼合。
通過測試驗證,PS2A智能成型裝備只需1人即可完成整套系統操作,輪胎日產量達1400套,產能提升20%;同規格輪胎更換時間僅需5分鐘,時間縮短83%;72小時設備穩定運行時間超過97%,比同類型設備提升7%。
目前,該裝備已在賽輪金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大橡膠有限公司、壽光福麥斯輪胎有限公司等多家輪胎企業實現應用,有效幫助輪胎企業降低了人力資源成本、提高了乘用車子午線輪胎成型效率和質量,為我國輪胎行業智能轉型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南高齒獲千臺澳大利亞墨爾本高運量地鐵齒輪箱訂單
近日,南高齒軌道交通事業部喜獲1040臺澳大利亞墨爾本高運量地鐵(HCMT)齒輪箱訂單。訂單中的齒輪箱為PDM385型雙級地鐵齒輪箱,該型齒輪箱具有結構緊湊、噪音低、易維護等特點。此前,公司亦獲得澳大利亞悉尼市NWRL地鐵齒輪箱訂單。
墨爾本(Melbourne)是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首府、澳大利亞聯邦第二大城市,澳洲文化、工業中心,是南半球最負勝名的文化名城。HCMT高運量地鐵線將采用的PDM385型地鐵齒輪箱已在香港南島、上海3號、4號、5號、11號、17號等地鐵線上得到廣泛的應用。
PDM385型齒輪箱是南高齒在認真消化國內外標準及客戶規范基礎上,結合多年設計生產制造經驗,成功開發研制的地鐵用齒輪箱。該型齒輪箱無檢修壽命滿足120萬公里或10年,關鍵件設計壽命滿足35年。
濟二機床承建美國福特汽車第八條沖壓線通過終驗收
2017年6月27日,濟南二機床按期交付美國福特汽車的第八條快速沖壓線(WSP2)在經過3套模具試模之后,順利通過用戶終驗收。福特WSP2項目包括1臺2500t、1臺1600t、3臺1000t壓力機和線首、線尾及壓力機間自動化傳送系統,安裝在福特汽車伍德黑文工廠。
華工激光綻放2017慕尼黑之夏
2017年6月26日~29日,2017慕尼黑國際應用激光、光電技術博覽會在德國新慕尼黑展覽中心精彩上演。它是唯一全面展示光電子解決方案以及完整演繹其價值鏈的全球性盛會。華工激光展示了激光切割和激光焊接應用的解決方案。
華工激光將不斷突破創新,致力于研發先進的激光設備,旗下FARLEY、LASERLAB數控激光切割設備具有高精度、高速度、柔性加工等優點,成為鈑金加工技術發展的方向。華工激光致力于為汽車制造提供領先的激光加工解決方案,提升我國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實現汽車制造智能化、輕量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