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鍛壓協會第二屆沖壓、鈑金主任委員及執委工作會議在蘇州成功召開
2017年7月4日,中國鍛壓協會第二屆沖壓、鈑金主任委員及執委工作會議在蘇州寶馨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會議室召開,共有來自13家單位的20余名代表出席本次會議。
會議由中國鍛壓協會張金秘書長主持,并代表協會秘書處講話。蘇州寶馨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朱永?偨浝泶頄|道主致歡迎詞,寶馨科技鈑金事業部羅勇總經理介紹了寶馨公司的相關情況。
各主任委員、執委就“中國鍛壓協會沖壓鈑金行業工作開展情況、行業形勢分析”、“中國鍛壓協會換屆改選”、“第19屆國際金屬板材成形會議,籌備情況”、“第19屆國際金屬板材成形會議,國內參會邀請”、“中國板材成形工程師論壇,報告邀請”及“行業和企業發展”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發言和交流討論。
2017中國機器人年度評選榜單揭曉
2017年7月5日,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指導,機電商報社聯合中國國際機器人展覽會組委會、上海中機聯展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金手指獎·2017中國機器人年度評選頒獎典禮”在上海虹橋西郊假日酒店隆重舉行。300余位行業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媒體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本次頒獎典禮共評選出了2017年最佳工業機器人、最佳服務機器人、最佳機器人行業應用、最佳機器人零部件、最佳創新設計獎等10個獎項,共有70余家企業和個人獲獎。
哈爾濱軸承、曲軸及轉向節鍛造會議圓滿落幕
2017年7月11~13日,由中國鍛壓協會主辦,《鍛造與沖壓》雜志社有限公司承辦的典型鍛造零部件先進制造技術論壇——軸承、曲軸及轉向節于美麗的冰城哈爾濱成功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相關鍛造企業的百余同仁共聚一堂,圍繞“理論與技術,設備與產品”展開了深入探討。
會上,十幾位來自軸承、曲軸及轉向節鍛造企業的專家和研究機構學者圍繞 “曲軸及轉向節鍛造工藝”、“汽車輪轂軸承鍛造過程”、“轉向節鍛造工藝實踐”、“高品質軸承及曲軸用特鋼質量控制技術”等課題進行了精彩的報告。7月13日上午,與會代表一起參觀了哈爾濱汽車軸承有限公司和哈飛工業有限公司鍛造公司。
武漢開建華中首個變速箱試驗中心
7月12日上午,東風格特拉克汽車變速箱試驗中心正式開建,計劃到2020年研發水平位居世界一流。據悉,這是華中地區首個變速箱試驗中心。
該試驗中心總建筑面積11061平米,總投資3億元。
變速箱是汽車核心零部件之一。2013年,東風汽車與德國格特拉克國際公司各出資50%,在武漢成立東風格特拉克汽車變速箱有限公司,為東風乘用車、上海通用等公司研發試制、生產變速箱。目前,該公司變速箱年銷量接近10萬臺。
根據要求,每款變速箱必須要與每款車型相匹配。以前,東風公司接了車廠訂單后,要交給格特拉克德國總部進行設計。由于發展迅猛,這一模式已滿足不了公司業務需求,經過洽談,格特克拉同意合資公司在武漢建試驗中心,提升其自主研發能力。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全球變速箱尖端研發技術大多被國際巨頭掌控,國內能自主研發變速箱的企業鳳毛麟角。東風格特拉克試驗中心的建設,使中國變速箱研發水平大幅提升,也為武漢汽車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主核級數字化儀控系統——“和睦系統”為中國核電建設保駕護航
2017年7月,北京廣利核系統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廣利核”)研制的核級數字化儀控系統——“和睦系統”成功應用于陽江核電站6號機組!昂湍老到y”的成功研制和應用,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技術空白,由此我國成為繼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后,第四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
核電數字化儀控系統是核電站的“神經中樞”,控制著核電站260多個系統、10000多臺設備的運行和各類工況處理過程,主要包括核級和非核級兩個部分。其中,核級數字化儀控系統研發難度大、質量標準嚴、研發投入高,我國過去一直依賴進口。自2006年開始,北京廣利核依托國家重大專項課題,經過原理樣機、堆型樣機和工程樣機的搭建,以及多輪次嚴苛標準的實驗,完成了“和睦系統”軟硬件研發和硬件設備鑒定,實現了從技術研發到工程應用。在軟件方面,北京廣利核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多個高校合作,自主研發出滿足核電高安全要求的實時操作系統和適用于核電工程應用的圖形化語言,并基于形式化方法驗證了該語言的準確性。
作為完全自主的核級數字化儀控系統,“和睦系統”已在大亞灣等在役機組核級儀控系統改造和陽江5號及6號機組、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新建核電項目中得到應用。該系統先后通過了德國萊茵TüV集團、國際超導技術中心(ISTec)、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等多個國外權威機構的評估和認證,未來將在二代在役核電站升級改造、CAP1400等三代核電站和以高溫氣冷堆為代表的四代核電站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遼寧省最大壓縮機定子鍛件在鐵嶺發貨
2017年7月13日,遼寧北祥重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將重達140噸的壓縮機定子件吊起裝車,準備發往走,成為其全國首個年產4000萬噸成品鋼生產線的配件。發貨定子鍛件是北祥重工建廠以來生產最大的定子件,也是遼寧省迄今最大的鍛件。
第二屆鈑金加工裝備與工藝研討會在天田中國總部隆重舉行
2017年7月14日,第二屆鈑金加工裝備與工藝研討會在AMADA上海工廠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多名鈑金人共聚在此探討鈑金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本次活動由九家企業(AMADA、哈格、恒佳、MATE、KOHLER、文拉、祥生、英國英視、Ophir)籌辦而成, 9場精彩的專題演講涵蓋鈑金、壓鉚、自動化、模具、矯平、折彎、打磨、檢測以及光學耗材等多道鈑金加工工序的解決方案,一起打造鈑金數字化、自動化鈑金工廠,提升企業競爭力,為企業提供多方面的解決方案。
長城和御捷正式簽署合資協議 雙方致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業務
2017年7月15日,河北御捷車業有限公司(以下稱“御捷”)與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長城汽車”)簽署合資框架協議。協議規定,長城汽車將以現金方式增資入股御捷,首次入股的比例為25%,最多可增持至49%。
長城汽車與御捷均致力于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業務,雙方合作能夠實現業務互補,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長城汽車投資入股御捷,其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積分將全部直接轉讓給長城汽車,降低其平均油耗水平;而御捷取得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向長城汽車出售,使其能夠更好完成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積分考核的要求。
保來得汽車零部件工業園落戶開發區
2017年7月16日,日本保來得株式會社與揚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約,將新增加總投資1.3億美元,在開發區打造汽車零部件工業園。日本保來得(Porite)集團公司是世界著名汽、機車粉末冶金燒結機械零件的主要供應商。
揚州保來得科技公司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生產汽車、家電和電動工具軸承公司之一。此次簽約,日本保來得集團5年內將在開發區工業南園打造保來得汽車零部件工業園,項目新增加總投資1.3億美元,主要從事汽車、家電和電動工具軸承(粉末冶金制品)、電動汽車磁性材料、金屬注射成形MIM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第二十次全國鍛造(壓)協會秘書長會議在定襄召開
2017年7月17日,由中國鍛壓協會、定襄縣縣委、縣政府主辦,定襄縣法蘭鍛造協會、管家營鍛造集團、天寶、艾斯特、金瑞、恒躍公司共同承辦的第二十次全國鍛造(壓)協會秘書長會議在定襄召開。中國鍛壓協會秘書長張金、定襄縣領導、全國24家協會秘書長及單位代表出席會議。
本次會議主題為“加強地區交流協作,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各地鍛協秘書長就鍛造產業創新發展,當前所面臨困難和挑戰做了匯報,進行交流;中國鍛壓協會秘書長張金做了總結講話。張金說,產業轉移是大的發展趨勢,鍛造企業要抓住大城市的制造業向中部地區轉移的機遇,謀求新發展。
吉利新能源汽車項目落戶西安
7月1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吉利)與西安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著眼“一帶一路”建設布局,將在西安經開區投資建設吉利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項目。
據了解,上述吉利新能源汽車項目計劃今年底前開工,2020年建成投產,主要建設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零部件生產、物流配套,包括沖壓、焊裝、涂裝、總裝的四大工藝廠房及與之配套的管理中心、生活配套區等各項輔助設施。
有分析認為,吉利將新能源汽車項目落戶西安,是繼順利進入東盟市場后,為輻射中亞市場做出的布局。
濟二機床舉辦直線七軸機器人連續沖壓線海外演示會
7月18日,濟南二機床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舉辦直線七軸機器人連續沖壓線演示會,展示了配備自主研發自動化送料系統的壓力機整線產品。
此次演示會是濟南二機床首次在海外舉辦專類產品演示會,通過演示交流,不但使客戶深入了解濟南二機床的壓力機技術和沖壓自動化技術,也了解了濟南二機床企業本身,對進一步提升企業全球服務能力和海外市場開拓具有重要意義。
直線七軸機器人連續沖壓線是濟南二機床采用自主研發的直線七軸機器人作為壓力機間傳送單元,在整線連續運行模式下,實現工件在壓力機間傳送的生產線,設備具有柔性高、模具適應能力強、成型質量高、節能降耗及保護模具等優點。
通快2016-2017年度銷售額增長到31億歐元
2017年7月20日,德國通快(TRUMPF)集團公布了截止于6月30日的2016/17財政年度的初步數據:銷售額同比大幅增長10.8%,從2015/16財年的28億歐元增加到31億歐元。訂單收入從28億歐元增加到34億歐元,同比增長21.1%。
其中,德國再次成為最大的單一市場(銷售額為6.42億歐元),其次是美國(銷售額4.16億歐元)以及中國(銷售額3.98億歐元)。在韓國,許多來自電子行業的通快客戶均有自己的生產基地,因此銷售額同比增長57%,達到2.09億歐元。這使得韓國在去年成為通快全球第四大市場。
山東伊萊特1.35萬噸壓機主體部件安裝完成
2017年7月21日,伊萊特大鍛件制造項目1.35萬噸壓力機最后一重型部件——重達280噸上梁成功起吊并順利完成安裝。這標志著該設備的主體部件已全部完成,即將進入管線安裝與調試階段。
伊萊特大鍛件項目投資超過5.5億元,建成后將向國內外市場提供最大直徑16米、高度3米,單重250噸內的各類超大盤類、環類、筒體、模塊、異型鍛件,加工能力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據伊萊特大鍛件項目設備安裝領導小組介紹,目前大鍛件項目進展順利,廠房建設接近尾聲,各類重型機加工設備基礎也已陸續開始混凝土澆筑,備受行業矚目的德國西馬克梅爾研制的直徑16米、高度3米的輾環機將于8月初運抵青島港,而1.35萬噸油壓機將于9月中下旬完成全部安裝工作、試產運行,并定于在10月1日先于其他設備正式投產。
眉縣華鎂特材1600噸全液壓快鍛生產線建成投產
2017年7月21日,陜西華鎂特材高性能鈦合金及變形鎂合金制品產業化項目快速鍛造生產線投產儀式在眉縣霸王河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該項目總投資2.1億元,是2017年寶雞市重點建設項目。
本次投產的高性能鈦合金及變形鎂合金制品產業化項目I期快速鍛造生產線裝備的“1600噸全液壓快鍛機組”目前處于國內一流技術水平,適用于鈦合金、高強鎂合金、高溫合金等難變形金屬的熱加工成形,設備投產填補了寶雞鈦谷東區大型鍛壓裝備的空白,可為高性能鈦合金和大規格鎂合金鍛件等軍工關鍵材料的穩定批產提供裝備保障,并可帶動“鈦谷東區”新材料產業集群的發展。
馬扎克中國MTF2017第十四屆制造未來展示會在小巨人工廠隆重開幕
2017年7月21日,馬扎克中國MTF2017第十四屆制造未來展示會在小巨人工廠隆重開幕。本屆展示會的主題是“新理念·新技術·新產品”,馬扎克中國將依托全新升級的iSMART Factory與客戶深度分享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探索與實踐成果。
馬扎克始終堅持向客戶提供高標準、高質量及高品位的加工設備。中國市場首次亮相的OPTIPLEX 3015 DDL是馬扎克全球首款繼二氧化碳、光纖之后的DDL激光機,將憑借其高光電轉化率和高功率密度為激光機開啟一個嶄新的時代。一經推出,立即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DDL作為劃時代的產品也注定會在鈑金加工行業掀起一股半導體激光熱。
本次展出的新產品中還有高性能臥式加工中心HCN6800 L、立式加工中心VCN700D L、混合式復合加工機VTC-530/20 FSW、MPP 500(MULTI PALLET POOL 500)。
大族激光智能裝備集團北方銷售總部正式揭牌
2017年7月21日,大族激光智能裝備集團北方銷售總部的揭牌儀式在北京亦莊大族企業灣隆重舉辦。揭牌儀式由北方銷售總部總經理王小華先生主持,大族激光智能裝備集團的陳焱總經理、趙劍副總工程師、增值服務中心總經理田社斌先生、切管產品中心總監羅貴長先生、激光技術應用部總監劉朝潤先生、大族超能總經理李榮先生,以及大族環球謝總、大族物業王總、大族天成朱總、IT北方韓總、小功率北方陳總、新能源北方閆總,以及北方片區的60多名銷售人員見證了揭幕儀式。
北方銷售總部負責大族激光智能裝備集團北方地區的產品銷售、服務、技術研發。北方運營總部今年預計實現銷售目標5億元,計劃三年內實現超10億元銷售目標。
華安福建日上鍛造項目開工建設
2017年7月24日,華安經濟開發區的福建日上鍛造項目施工現場,三臺大型挖掘機忙著揮“臂”開挖地基,幾輛大型土方車來回穿梭,運送土石方。這標志著福建日上鍛造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據了解,福建日上鍛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2月,總投資10億元,占地243畝,主要從事汽車鋼圈、鋁合金、鎂鋁合金輪轂制造。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總投資2.5億元,新建廠房25000平米,購置生產和檢測設備52臺套;二期總投資7.5億元,新建廠房75000平米,購置生產和檢測設備100臺套。項目全部投產后,年可創產值15億元,稅收3000萬元。
央視《發現之旅》欄目組聚焦安大鍛造廠
2017年7月25日上午,中央電視臺《發現之旅》頻道《記錄東方》欄目組走進貴州航空工業總公司安大鍛造廠,關注安大軍民融合發展情況。欄目組以軍民融合為主線,就軍民融合深度推進和企業主要技術實力等方面進行了深入采訪。
安大鍛造廠作為專業化鍛造企業,軍工產品占比較大,在立足核心能力的基礎上,圍繞集團公司"技術同源、產業同根、價值同向"的產業發展原則,安大新區建設正聚焦民用航空領域,推進軍、民分線專業化建設,持續做大做強航空主業。作為貴州省"千企改造"工程裝備制造業龍頭企業,安大鍛造廠在軍民融合戰略推進過程中,以軍工技術創新平臺為核心,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激發要素活力,堅持軍品穩中求進、外貿加快突破、民品大力發展思路,大力引入政府、行業、社會各項資源,發揮現有資源的核心帶動作用,努力打造鍛造產業集群,加快形成軍民融合示范園區。
舒勒斬獲中國四條鍛造生產線大訂單
2017年7月28日,來自中國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重慶聯豪科技有限公司向舒勒訂購了四條機械式壓力機鍛造生產線。這些多工位機械式壓力機采用肘桿驅動,額定噸位在800到2000 噸之間。設備的制造和裝配將在格平根和埃爾福特廠區進行。四條鍛造線計劃于 2018年上半年交付。
威馬汽車首款量產車型完成測試
2017年7月31日,威馬汽車首款量產車型在新疆吐魯番完成熱區測試,迄今全部累積測試里程已近200萬公里。威馬汽車的本次熱區測試重點關注整車及“三電”、車身控制模塊、IGBT等核心部件在極熱環境下的耐受度和穩定性。測試時段,測試區域(新疆火焰山)的最高環境溫度達到58℃;工程師在極端溫度下完成了動力系統熱平衡實驗、整車溫度場實驗及熱區可靠性路試等多項工作。
在此次熱區測試前,威馬汽車首款量產產品也已在黑河、林海雪原等極寒地區對“三電”系統及制動系統進行了冬季測試。2018年正式下線前,該品牌第一輛電動車還將進行多輪測試試驗,確保整車及各子系統在各種工況下均能穩定運行。
第二十四屆中國鍛協連桿委員會在西寧成功召開
2017年7月31日,由中國鍛壓協會發動機連桿委員會主辦、西寧特殊鋼股份公司協辦,以“連桿、半軸材料的發展與生產線自動化建設”為主題的中國鍛壓協會發動機連桿委員會暨半軸學組第24屆技術交流年會在青海省西寧市隆重召開。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53家連桿、半軸及相關供應商企業的90余名行業精英參會。
會議由連桿委執行主任委員、江蘇宏寶集團總經理余玉峰主持。會上,連桿委常務主任委員、浙江躍進控股集團董事長吳建鑫代表連桿委總結2016年工作并部署及2017年工作計劃;連桿委干事長張義和就連桿委2016年連桿、半軸生產情況作了介紹。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學、一汽集團技術中心等單位的專家做了二十余場精彩的技術報告。為加強行業技術交流,拓展合作渠道,共同做好新產品開發,實現共贏,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會后,與會代表前往西寧特殊鋼股份公司精品特鋼小棒材生產線進行實地參觀,詳細了解了該公司生產規模、工藝流程、裝備水平及經營管理等情況。
伊萊特股份特殊鍛件用于國內首個水下閥門國產化訂單
2017年7月31日,由伊萊特股份承制的一批特殊鍛件陸續裝車發運,這批鍛件經進一步組裝加工后,將用于國內首個水下閥門國產化訂單。這標志著伊萊特在閥門鍛件制造上再上一個新臺階,未來中國閥門鍛件大量依賴進口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善。
大鍛件產需對接交流會暨大鍛件理事會第六屆年會圓滿結束
2017年6月25-27日,由中國鍛壓協會行業研究室主辦,石鋼京誠裝備技術有限公司承辦的“大鍛件產需對接交流會暨大鍛件理事會第六屆年會”在遼寧省營口市圓滿召開,會議促進了大鍛件產業鏈上、下游的交流。
營口市政府人員,各個企業,中國鍛壓協會等七十余人在營口五礦豪生大酒店參加了會議。會議討論了大鍛件行業發展現狀及目前存在問題、大鍛件用戶2017年及2018年需求市場信息、對大鍛件的質量要求等方面的內容。
中國鍛壓協會秘書長、中國鍛壓協會大鍛件理事會理事長張金先生致開幕詞并主持會議。首先,石鋼京誠裝備技術有限公司鞏飛總經理為會議致辭,鞏總熱烈歡迎各位領導、各位專家蒞臨營口!然后介紹了公司情況,同時,祝愿本屆大會圓滿成功,希望在中國鍛造協會的帶領下,為促進鍛造行業的不斷發展貢獻力量。
工信部與天津市簽署先進制造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來自工信部的信息,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日前與天津市人民政府市長王東峰分別代表部市簽署《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 建設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天津市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建設。
根據協議內容,部市雙方將圍繞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著力在組織實施重點工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大力推進試點示范、加強產業基地建設,打造制造業創新體系、提升產業創新能力,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推動產業對接協作,推進國際科技對接、深化產業交流合作等方面加強協同合作,建立部市會商機制,共同推進天津市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建設,努力打造世界智能科技產業基地。
苗圩系統介紹了《中國制造2025》出臺背景和實施進展情況,并指出,在推進《中國制造2025》中,各地要注重發揮比較優勢,突出重點,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力爭在細分領域實現錯位發展。苗圩表示,天津市作為我國北方工業重鎮,有較好的工業基礎和發展優勢。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一如既往支持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抓好部市合作協議的落實,力爭取得實在成效、發揮應有作用。
東風雷諾投資22億的轎車項目獲批
雷諾品牌目前有兩款產品在華進行了本土化生產,均是SUV車型,分別為科雷嘉與科雷傲。近日,從湖北省發展改革委獲悉,東風雷諾將對武漢工廠進行改建,總投資21.75億元,增加轎車生產線,2019年6月正式投產。未來,東風雷諾將很可能引入國產轎車產品。
湖北省發展改革委處得知,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將調整產品結構,開展跨類生產轎車項目。新項目建設從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為期兩年,保持原有15萬整車和發動機產能不變,增加轎車產品。此項目由雷諾股份有限公司(法國)與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21.75億元,出資比各為50%。
東風雷諾武漢工廠位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黃金口產業園,整車生產線以及生產和研發基地總占地面積95公頃,目前工廠具備年產15萬輛整車的能力,而未來在中期發展階段,武漢工廠產能將有望翻番。目前,科雷嘉與科雷傲均出自東風雷諾武漢工廠。
航天科工與西門子簽署智能制造戰略合作協議
近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簡稱“航天科工”)與德國西門子股份公司(簡稱“西門子”)在德國柏林簽署了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領域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基于工業云平臺共同打造面向未來的工業生態系統。此前的5月30日,雙方簽署了諒解備忘錄。
據悉,通過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雙方將在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領域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發揮各自優勢,打造面向未來的工業生態系統,合作開拓市場,為客戶產業轉型和升級提供價值。
資料顯示,近年來,航天科工傾力打造支持智能改造、協同制造、云制造過程實踐的工業互聯網云平臺INDICS,致力于工業企業“信息互通、資源共享、能力協同、開放合作、互利共贏”;西門子致力于電氣化、自動化、數字化以及打造以云平臺為基礎的開放的物聯網操作系統。
重慶超群輪轂鋁合金汽車零部件項目開建
日前,重慶市超群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鋁合金汽車零部件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預計年內建成投用。該項目計劃投資5億元,將建設7棟鋼構廠房和配套基礎設施,達產后年產值15億元,稅收1億元。
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銷售“全球個性定制、超輕量鋁合金汽車輪轂”的現代化制造企業,擁有各種數控旋壓機、數控車床、數控加工中心及現代化噴涂生產線等生產設備,自主研發應用冷旋技術、航空航天攪拌摩擦焊接技術,主要生產18——30英寸的超輕量化汽車鋁輪轂。
目前主要品牌客戶有歐美、日本及國內改裝汽車高端市場。該項目建成后,預計新增1000個左右就業崗位,有望帶動金屬材料、輔料、機械加工、運輸包裝等相關行業的發展。
北祥重工一大鍛件發貨
近日,遼寧北祥重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內機器轟鳴、工人忙碌,大家正忙著將重達140噸的壓縮機定子件吊起裝車,準備發往走,成為其全國首個年產4000萬噸成品鋼生產線的配件。遼寧北祥重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也是全省唯一一家能夠為其生產大型定子件的公司。
發貨定子鍛件是北祥重工建廠以來生產最大的定子件,也是遼寧省迄今最大的鍛件。為了生產這批鍛件,企業對設備進行升級改造,無論是設備12500噸的壓機,還是250噸操作車,還是十米車都進行了改造,技術方面也作了深度的研究。最后一件會在8月末發往浙江石化。
我國工廠自動化無線網絡技術規范成為國際標準
我國自主研發的面向工廠自動化應用的高速現場無線網絡技術規范(WIA-FA),日前正式成為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標準,標志著我國自主研發的工業自動化無線網絡技術得到國際自動化領域的普遍認可。
WIA-FA是由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牽頭,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等單位共同研究制定,用于實現傳感器、變送器、執行機構等工廠自動化設備之間高安全、高可靠、實時信息交互的無線網絡技術規范,可廣泛應用于離散制造業裝備的智能化升級。
據介紹,WIA-FA標準解決了工廠自動化有線網絡所面臨布線與維護成本高、移動性與靈活性差等難題,在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對推進制造業由傳統大批量生產模式向工業4.0時代的個性化生產模式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工廠自動化無線網絡作為工業物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成為智能制造與自動化領域的競爭焦點。國際自動化學會(ISA)、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ETSI)等組織,紛紛成立相關工作組,推進工廠自動化無線網絡技術的標準化工作。
首個國家綠色制造聯盟成立
據悉,首個國家級綠色制造聯盟——中國綠色制造聯盟——于7月22日正式成立。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指導下,聯盟由綠色制造領域領軍企業發起,很快便獲得了工業全領域眾多領軍企業的加入,并得到中國工程院等國內權威機構的大力支持,成為國內首個關注綠色制造領域的全國性、綜合性、權威性的平臺組織。
據了解,聯盟將設立指導委員會、戰略咨詢委員會、專家委員會、理事會及秘書處。其中,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擔任指導委員會主任,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毅中擔任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院士擔任戰略咨詢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錢旭紅院士擔任專家委員會主任,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擔任理事長,秘書處設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
聯盟將按照綠色制造體系建設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加快補齊綠色發展短板;促進跨界互動,共同打造綠色制造產業生態;匯聚標桿成員,致力引領國際綠色低碳潮流。
活動現場,除聯盟成立儀式外,聯盟各方領導和專家還將分享關于綠色制造的真知灼見。期間,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毅中、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均將發表演講,而聯想集團掌門人楊元慶將就綠色制造分享聯想集團的實踐探索。
又一超萬噸壓機加入中國鍛造行業
近日,山東伊萊特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鍛件制造項目1.35萬噸壓力機最后一重型部件—重達280噸上梁成功起吊并順利安裝完成,進入管線安裝與調試階段,這標志著又一臺超萬噸鍛壓“重器”即將加入中國鍛壓行業。
伊萊特股份的大鍛件項目總投資超過5.5億元,主要用于生產各類單重250噸內的超大型盤類、環類、筒體、模塊、異形鍛件。其中1.35萬噸油壓機由天津天鍛公司制造,該設備將于十月初率先投產;同時該項目還從德國西馬克梅爾引進了一臺全球獨一無二的超級輾環機,其最大環軋外徑達16米,高度3米。
寶雞機床集團上半年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
今年以來,寶雞機床集團主動適應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機床工具行業發展新常態,聚焦高端,加速產品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推動企業加快發展。上半年,集團生產機床5323臺,完成產值12.16億元,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
近年來,寶雞機床集團主動適應國家供給側改革,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不斷加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推進精益生產、工藝優化和效率提升。企業研發的“寶機系統”裝配中高檔數控機床后,僅2016年就為企業增加產量10%以上,數控機床產值化率達到90%以上。
今年1-6月,企業完成機床產量5323臺,實現銷售收入11.45億元,出口創匯680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60.6%、45.5%和39.4%,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為全年目標任務的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