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直播_秒拍福利久久国产,h成年动漫在线观看网址,欧美熟妇另类久久久久久多毛 ,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國鍛壓協會官方網站
聯系我們  |  加入收藏|  客服熱線:010-53056669
大事記 打印
2017年8月大事記
信息來源:中國鍛壓協會 發布時間:2018-1-4 14:24:04
 

全國首家法蘭鍛造產品研究評議基地落戶定襄

2017年8月8日,由國家質檢總局標法中心、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忻州市人民政府聯合共建的"中國WTO/ TBT-SPS國家通報咨詢中心山西法蘭鍛造研究評議基地"在定襄縣揭牌。這是山西省建立的首個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專業研究評議平臺,也是全國首家法蘭鍛造產品研究評議基地。

定襄縣被譽為"中國鍛造之鄉",是亞洲最大的法蘭鍛造生產基地和世界最大的法蘭出口基地。據悉,基地建成后,將緊密結合區域資源優勢、產業特色和需求,在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跟蹤、通報評議、研究解析、風險預警及應對措施研發等方面,全鏈條地組織開展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

國家質檢總局標法中心主任石寶祥表示,基地將牢牢掌握行業話語權,極大地促進法蘭鍛造業制定行業標準、提升產品質量、提高檢測和研發的能力,推動全國法蘭鍛造產業良性健康發展。

德西福格榮獲“平湖市2016年度安全生產先進集體”

8月10日上午,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召開三季度安全生產暨消防安全工作例會。開發區領導以及區內180余家規上及重點企業安全負責人,區安委會、消安委會成員單位負責人等人員參加會議。

會上德西福格榮獲平湖市人民政府給頒發的“平湖市2016年度安全生產先進集體”獎牌,該份榮譽只有5家公司獲得。獲得此項殊榮,是德西福格全體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接下來德西福格會更加努力,繼續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國產軌道交通自動化系統為我國列車運行保駕護航

2017年8月,由和利時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利時集團”)研發的CTCS-2+ATO列車運行控制系統(以下簡稱“C2+ATO系統”)成功應用于佛肇城際鐵路,標志著國產軌道交通自動化系統為我國列車安全可靠運行提供全面保駕護航。

C2+ATO系統由和利時集團歷時五年自主研發而成。研制過程中,制定了CTCS2+ATO總體技術方案、城際鐵路列控系統應答器應用原則、車地無線報文定義及應用原則和總體結構等,完成了適用于城際鐵路的車載設備樣機的研制,搭建了城際鐵路仿真實驗室,并在仿真實驗室內完成了第三方專家組的功能測試和互聯互通測試。

C2+ATO系統在高鐵CTCS-2級列控系統基礎上,增加地鐵列車自動駕駛功能(ATO),融合高鐵的快速與地鐵的便捷,可有效適應城際鐵路高速度、高密度、站間距短、公交化運營的特點。利用該系統,列車能夠實現自動駕駛,可以大幅降低司機工作強度,提升旅客舒適度和列車運營效率;具備車站自動定點停車功能,停車誤差不超過兩厘米;能實現運行自動調整,到站后可以自行折返作業;車站屏蔽門與列車車門可實現聯動控制。

C2+ATO系統技術先進、安全可靠,實現了城際鐵路與高鐵的互聯互通,為城際鐵路信號系統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是我國軌道交通領域的又一項創新,為實現高速鐵路的綜合自動化和智能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國海裝H171-5MW江蘇如東吊裝成功

2017年8月11日,全球風輪直徑最大的5MW海上風電機組——中國海裝H171-5MW在江蘇如東吊裝成功。

H171-5MW機組風輪直徑為171m,其掃風面積足已停下兩架空客A380。該機組單位千瓦掃風面積高達4.59,位列全球海上風電機型第一。

與海裝現有H151機型相比,H171機組掃風面積增大28%,在6.7m/s風速下即可實現年等效利用小時數3000小時的目標。H171-5MW機組傳承了上一代H151-5MW機組的先進技術,采用葉根分離載荷、螺栓疲勞載荷計算、變槳軸承設計迭代分析方法、系統分解等技術,同時優化了增速箱和變槳、偏航軸承齒輪安全系數,最終保證了機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時,H171-5MW機組還采用了全球5MW中最輕的葉片。該葉片來自中船重工的雙瑞葉片公司,長度為83.6米,主梁為碳纖維真空灌注,主梁厚度及長度均為全球第一。

H171-5MW機組的成功吊裝,代表中國海裝海上風電機組研制實現了新的突破,也意味著亞洲最大的單體5MW海上風電場施工順利結束。

中國重汽集團與中國港控公司、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務局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17年8月13日,在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巴基斯坦代總理沙希德·卡坎·阿巴西的見證下,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馬純濟與中國港控公司、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務局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近幾年來,中國重汽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緊跟國家政策方向,積極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于近期正式啟動“中國重汽再造發展宏偉工程”,明確提出要抓住“一帶一路”有利時機,實現中國重汽海外再造。

本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是中國重汽集團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倡議的“一帶一路”和“中巴經濟走廊”戰略部署,大力推進中巴“1+4”合作布局,發揮瓜達爾港戰略區位優勢,推動中國重汽國際化發展戰略,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全面開拓巴基斯坦市場及輻射中東等市場的有力舉措,也是中國重汽再造海外重汽戰略的重要安排。

我國建成全球首條鎂合金汽車輪轂生產線

2017年8月14日,我國第一條鎂合金汽車輪轂生產線,也是世界上第一條真正實現工業化生產的鎂合金汽車輪轂生產線,在位于河南省長葛市的德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投產,并與美國TH Magnesium公司簽訂20億元供貨合同。

吉利汽車上半年財報:營業額同比增長118%,凈利潤大漲128%!

2017年8月16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0175.HK)發布上半年財報。

數據顯示:吉利汽車上半年營業額達到394.24億元,同比增長118%;凈利潤43.44億元,同比增長128%;毛利率19.2%,同比增長8%;前六個月累計總銷量為530627輛,同比增長89%;平均單車價格73077元,同比增長16%;吉利汽車(0175.HK)每股盈利達到47.68(單位:人民幣分),同比增長120%。進入3.0時代后的吉利汽車產品競爭力加強,營業收入、盈利水平、品牌溢價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已成為中國自主品牌狙擊合資品牌的“戰狼”。

“兩江造”中國高鐵關鍵部件齒輪箱打破國際壟斷

近日,最新款高鐵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正式開始載客運營,其自主關鍵核心部件是“兩江造”。重慶凱瑞車輛傳動制造公司研發的CW350(D)齒輪箱在國內外8家行業頂尖供應商競爭中脫穎而出,通過路考環節最終獲得訂單,截至7月已安全行駛85萬公里,預示其即將成為第一批裝備“復興號”列車的國產齒輪箱。按照復興號潛在市場空間年需求400標準列,高鐵齒輪箱市場空間為12.8億元,預計年利潤3.5億元。

菲亞特克萊斯勒加入英特爾寶馬等所組自動駕駛平臺聯盟

2017年8月17日據國外媒體報道,寶馬集團、英特爾和Mobileye日前宣布簽署合作協議,歡迎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加入這一聯盟,共同研發可在世界各地部署的自動駕駛平臺。

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首席執行官Sergio Marchionne表示:“要想推進無人駕駛技術,關鍵是汽車制造商、技術提供商和供應商之間能夠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愿景及目標相同的企業攜手合作將帶來協同效應和規模經濟效益,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集團就可以通過加入而從中受益。”

另外,英特爾還和豐田等汽車公司還組建了一個叫做“汽車邊緣計算聯盟”(Automotive Edge Computing Consortium,簡稱AECC),瑞士電信設備制造商愛立信、日本汽車零部件制造商Denso Corp和電信公司NTT DoCoMo也是該聯盟的一部分。

“華龍一號”核反應堆壓力容器正式驗收出廠

由我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全球首堆和海外首堆兩臺反應堆的壓力容器8月20日在大連順利通過出廠驗收,并正式啟運。壓力容器是核電站的“心臟”,其制造技術標準高、難度大、周期長。這是我國首批實現國產化、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三代核電反應堆壓力容器,意味著我國核電設備設計、制造技術水平已步入世界前列。

華龍一號反應堆壓力容器順利完成制造并通過出廠驗收,實現了中國核電先進性與成熟性的有機統一、安全性與經濟性的相互平衡、能動與非能動的完美結合,成為了中國核電核島一回路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的又一業績典范。

由中核集團核動力院設計的華龍一號反應堆壓力容器在安全性方面有顯著提升。而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反應堆壓力容器在國產化程度方面更進一步,標志著我國的重大設備制造業的技術水平實現又一次飛躍。從2013年鍛件投料以來,我國的技術專家組成了專項團隊,優化制造工藝方案、提升管理機制,通過嚴謹的制造質量控制、高效的進度管理,確保了華龍一號反應堆壓力容器的制造工作順利進行,最終提前完成兩臺壓力容器設備制造任務,為中國核電“走出去”的國家戰略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國重型院研制成功世界最大鍛造操作機

2017年8月22日,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簡稱中國重型院)研制的3000kN/7500kNm超大型鍛造操作機,最大可夾持300噸重物,是目前世界上夾持能力最大的鍛造操作機。這標志著中國重型院該項國際領先技術已經由研發階段走向成熟產品,打破了該領域國外技術的壟斷。

3000kN/7500kNm超大型鍛造操作機研制項目是從2010年開始,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支持下,由位于西安市東二環的中國重型院(原西安重型機械研究所)牽頭,聯合江蘇國光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燕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重慶大學5家單位,歷經數年共同完成。新研制的“龐然大物”長、寬、高分別為25米、10.9米、8.6米,重量約1160噸,滿負荷工作時移動重量約1500噸。目前國際上鍛造操作機最大可夾持250噸重物,而該操作機可夾持300噸。

國家重大專項驗收組和省科技廳成果鑒定專家一致認為,該操作機目前夾持能力世界最大,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定位精度等核心控制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揚州又增一“國字號”零部件產業基地

8月2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正式授予揚州寶應縣“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基地”稱號。目前江蘇省內僅丹陽市和寶應縣獲此殊榮。數據顯示,目前寶應縣汽車零部件產業產值達87億元,美國、德國、俄羅斯等10多個國家車企均是其忠實客戶。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寶應汽車零部件產值達87億元,占寶應縣工業經濟總量的近14%,出口8700萬美元,從業人員1.5萬人,寶應縣現有汽車零部件制造產值過10億元企業1家,過億元企業5家,規模以上企業20多家。

寶應縣于2004年成立“寶應縣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目前汽車零部件產業是寶應縣五大產業之一。

“寶應的汽配產業從鈑金業起步發展,產品廣泛配套于汽車后服務市場,辦事機構遍布全國各地,在行業內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寶應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寶應現有各類汽配企業137家,其中年產值2000萬元及以上企業102家,產業集群分布于縣城及周邊園區,其中汽配重鎮望直港約110家,擁有較為完備的產業鏈條及物流系統。森薩塔、凱翔電氣、蘇美達車輪、愛爾特等企業生產設備,大多采購于國內外知名供應商,裝備水平同行領先。

中國國際特種設備展覽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

2017中國國際特種設備展覽會暨論壇定于2017年8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全國鍋爐壓力容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江蘇省石化裝備行業協會為主辦單位,北京五洲卓越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為承辦單位。

本屆展覽會以“節能降耗,環境保護,著力提高能源效率”為主題,以創新、開拓、交流、合作為宗旨,將集中展示國內外特種設備的新產品、新技術、新裝備,同時,為石油、化工、紡織、航空航天、汽車、建筑、礦業、制藥、食品、造紙、電力、造船等行業的技術開發和設備采購人士搭建貿易洽談的平臺。

展會期間,國內外政府機構資深專家學者將出席論壇并作專題報告,還將舉辦各企業高級研討會暨新產品新技術發布會。這將是國際特種設備行業的一次盛大交流活動,將有助于建立同國際權威媒體和經銷商協會的聯系,為海外買家提供人性化的參觀和貿易商洽服務;有助于全面展示引領行業發展趨勢的主流精品,形成品牌團簇、強強聯動效應,取得更為深遠的行業影響力及更為良好的展貿效果。

星火特鋼攻破“極端制造”技術

一種在核電、石化、火電、軍工等領域有關鍵應用的大口徑厚壁高溫合金無縫管制備項目,在江蘇星火特鋼有限公司誕生。該項目首次采用先進的空心電渣重熔技術,成功制備大口徑厚壁高溫合金電渣管坯及無縫管材。今年7月,項目被列為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重點扶持項目。

據了解,“極端制造”制備技術項目由東北大學教授姜周華主持并擔任技術負責人。姜周華是我國特殊鋼領域的著名專家、學科帶頭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余項,是中國首位獲“IEC1906”國際大獎的專家,擁有60多項國家專利授權,其中發明專利40余項。2015年9月,星火公司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聘任姜周華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長。自此,姜周華便帶技術團隊入駐公司,實施項目的進一步研發和產業化。目前,該制備項目已獲得3項發明專利和1項實用新型專利。

姜周華介紹,我國的特厚壁、大口徑高溫合金管材,大多源自國外進口,不僅價格昂貴而且制約我國重點裝備發展。星火公司項目的成功,打破多年來發達國家在此領域的技術壟斷。項目產品對650℃和700℃等級A-USC電站用高溫管道和管材,以及石油化工、海洋工程與裝備、油氣開采、核電裝備、燃氣輪機、環保裝備等相關產業上游的產品設計和下游的產業發展,具有基礎性和帶動性,有助于國家重點裝備、重大工程和國家安全戰略的實現。

上饒經開區50萬套沖焊件生產基地項目開工建設

近日,投資2.8億元的上饒天河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50萬套沖焊件生產基地工程項目舉行開工儀式,項目“五人行”小組成員、區相關部門負責人、項目投資方及項目合作方負責人等出席儀式。

據悉,該項目自5月25日簽約以來,“五人行”小組成員第一時間對接,當天即幫助企業完成了注冊登記,半個月內完成了規劃方案的設計和項目立項等工作,從項目簽約到開工建設僅用時75天,獲得企業高度肯定。該項目投資方為南京天河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2.8億元,用地面積約70畝,總建筑面積6萬平米,預計2018年3月底完成建設并投產,主要生產沖壓件、焊接件等產品,產品生產工藝水平高,自動化程度超80%,在我區目前引進的零部件企業中排名前列,項目達產達標后,可形成年產50萬套乘用車沖焊件生產能力,每年銷售收入不低于5億元。

年產6000噸機械零部件加工項目落戶徐州豐縣

近日,徐州埃比西斯機械有限公司年產6000噸機械零部件加工建設項目,在豐縣經濟開發區開工奠基。

該項目由美國埃比西斯機械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擬投資額達到2000萬美元。項目占地76.806畝,總建筑面積約2萬平方米,建成投產后將形成年產6000噸機械配件的生產能力,實現年產值1億元人民幣,年利稅500萬元人民幣,可提供約200人就業。

為確保項目順利開工、投產和運營,豐縣經濟開發區將按照“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圍繞項目干”的要求,實行領導包掛、現場辦公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想項目之所想,急項目之所急,全過程跟蹤,零距離服務,為項目建設分憂解難,保障項目順利施工建設,為企業創造一個優良的服務和優美的發展環境,讓投資者“入區有決心,回報有信心,發展有雄心”,樹立開發區誠信服務品牌。

中天鋼鐵智能制造新突破

投資100多萬元的中天鋼鐵電爐煉鋼廠連鑄車間自動噴號設備正式上線運行,該設備以機械臂代替傳統的人工噴號,作業人員不用靠近連鑄坯就能完成噴號作業,效率是人工的3倍。

自動噴號設備是中天鋼鐵智能制造又一突破,該設備完全由電腦操作,與連鑄生產線保持同步,連鑄坯傳送到位機械臂便上前自動噴號。同時,該設備還可自動除磷、自動定位,對連鑄坯根數進行數據跟蹤,使作業效率大幅提升。

一汽-大眾華東(青島)基地啟動試生產

經過兩年多的建設,日前,位于青島的一汽-大眾華東基地一期項目的重頭戲——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車間都已經完工,并啟動試生產。一期項目預計2018年全面建成投產,屆時將擁有年產30萬輛整車的能力。

一汽-大眾華東基地作為“環保工廠”,采用多項環保先進技術,相比較普通車間每天4500噸的用水量,這一車間采用淋雨測試循環用水技術,可以達到每天100噸滿足日產1200輛車的需求。

除了“環保工廠”這一稱號外,一汽-大眾華東基地還被冠以“智能工廠”的稱號。走進焊裝車間,被玻璃罩圍起來的機械手整齊劃一地排列,在系統的指示下靈活運轉,場面壯觀。一旁的顯示器上,工作人員正在對機械手的運轉速度、角度、力度等系數進行優化調整。

據介紹,焊裝車間擁有機器人859臺,是一汽-大眾當前自動化率最高的焊裝車間。不同車型的焊接工藝和焊點不同,焊接完成后,還會利用超聲波監測焊點是否符合標準,或對抽檢的車身進行破拆監測,通過對比分析進一步優化設備。

為了響應“中國制造2025”戰略,一汽-大眾積極將華東基地打造成為云集各類高新技術、自動智能化程度行業內首屈一指的智能工廠。除了焊裝車間外,涂裝車間也配備135臺機器人,自動化率達到90%,居于華東地區第一;面漆噴涂采用內外表全自動化噴涂,華東地區首次采用該技術;利用中央控制系統,全時全過程監控設備狀態,實現車間生產全自動化。

雷薩超級重機開啟“中國制造”新模式

近日,雷薩“超級重機”戰略隆重發布!通過福田汽車集團國家級研發中心,鏈合德國戴姆勒底盤科技、美國康明斯動力科技、福田德國工程機械研究院上裝科技以及ZF、力士樂等全球頂級供應鏈組成超級重機戰略聯盟,按照歐洲標準在德國研發,滿足歐盟嚴格的測試和認證,為用戶提供具有超凡5S價值的混凝土成套設備、吊裝設備,加上雷薩超效5S服務以及超能物聯5S管控的車隊管理系統,為用戶提供一體化整體解決方案,成就全球中高端工程機械用戶的價值理想,引領中國超級重機新高度!

作為雷薩超級重機三大“黑科技”之一,先進的德國戴姆勒底盤科技為雷薩重機注入高端“血統”,以“世界級品質”帶領雷薩超級重機問鼎行業先鋒。源自德國的整車研發技術,以自主研發制造的專屬福田戴姆勒底盤,實現雷薩重機整車性能最佳匹配。據悉,目前,福田戴姆勒底盤已經在雷薩重機全系產品中實現了全覆蓋,助力雷薩超級重機鏈合中美德科技,實現上裝、底盤“一體化”黃金價值,為用戶帶來更高的作業效率和場地適用性,成為中國超級重機接軌世界技術標準的又一典范。

中國二重首次合作中廣核 收獲2.3億元核島主管道合同

近日,中國二重成功中標中廣核惠州1、2號機組全部兩套核島主管道,合同金額約2.3億元。這是中國二重和中廣核首次在主管道設備領域的合作。

據悉,主管道是連接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和主循環泵的大型厚壁承壓管道,是核蒸汽供應系統輸出堆芯熱能、形成封閉回路的“大動脈”。惠州1、2號機組主管道采用了“華龍一號”技術,采用三環路設計,整體鍛造成型,使用壽命長達60年,是國內最先進主管道的代表。如此高水平、關鍵設備合同的簽訂,無疑標志著,重組后煥發出新生機的中國二重雄厚的實力得到了中廣核等業主單位的認可。

在此項目中,國機集團和中國二重領導班子多次走訪用戶,中國二重營銷、技術團隊多次前往廣核工程公司、廣核設計院,跟蹤、了解項目進展情況,與用戶深層次、多方位地交流企業在主管道技術、裝備、質量及產能等的認知、實踐和優勢,最終獲得了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訂單。

中國二重,歷來是國內核電機組全套鑄鍛件的供應商,其研制的多項核電設備填補國內空白;多項核電關鍵材料打破了國外對核電大型鑄鍛件材料的封鎖,基本具備了第三代核電全套鑄鍛件批量供貨能力。

中國二重表示,將以此次主管道合同簽訂為契機,進一步拓展核電重大裝備的市場,加快包括穩壓器、反應堆壓力容器等在內的成臺套設備制造技術的研制步伐,爭取早日進入穩壓器、反應堆壓力容器市場,成為核電成臺套設備供應商的重要一員,為加快推進核電國產化進程作出應有貢獻。

國家鋁合金壓力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順利通過驗收

近日,科技部高新司會同基礎司組織專家在南山召開了國家鋁合金壓力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驗收會。科技部高新司材料處薛強處長、李志農調研員,山東省科技廳于書良副廳長、王同慶副處長及煙臺市科技局李勇軍局長、龍口市呂波市長、科技局溫孚恩局長等相關領導出席會議,工程中心主任程仁策、副主任呂正風、潘峰參加會議。

驗收專家組由中冶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岳清瑞院長、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張勁松研究員等11位專家組成。專家組在考察了研發平臺、中試基地、工程化平臺現場,聽取了工程中心組建的工作匯報,審閱了相關文件及資料后,經過質詢和討論,一致認為驗收資料準備齊全、內容完整,圓滿完成了建設任務要求,同意通過驗收。

“工程中心”于2013年4月經國家科技部批準,以山東南山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依托單位組建,通過四年建設,共建成了鋁合金熔鑄與熱處理、軋制、擠壓、鍛壓及組織性能檢測等五大研發平臺和高精度寬幅超薄鋁合金易拉罐體用板、大尺寸/高強度高速軌道交通用型材、高強/高韌/可焊/耐蝕中厚板等三條產業化示范生產線,并開展了高精度寬幅超薄鋁合金易拉罐體板壓力加工、高強耐熱鋁合金2A70-4T6棒材加工、高強高韌7系鋁合金航空鍛件、高性能鋁合金扁錠熔鑄與中厚板壓力加工等五大關鍵技術研究,多項技術指標達世界先進水平。“工程中心”還開發了高性能鋁合金鋁合金罐料、高速列車車體型材、高新能中厚板、飛機蒙皮板、汽車板等多個鋁材高端產品,部分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為我國航空航天、國防軍工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今后,中心將面向我國鋁合金壓力加工及其相關行業,繼續加強新工藝及新技術的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和技術交流等工作,解決鋁合金壓力加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問題,帶動鋁合金產業的技術升級,提升我國鋁合金壓力加工產業的競爭力,并促進上下游相關行業循環發展,推動鋁合金壓力加工領域的技術進步,使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再上新臺階。

佛山自主研發“雙旋”機器人面世,成行業首創

近日,2017中國(廣州)國際數控機床展在廣州開幕,佛山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下稱“華數機器人”)首次發布BR6-雙旋機器人。

這款體積輕巧的六軸機器人,采用行業首創的雙旋運作模式,能夠在狹小的空間內靈活自如運用,尤其適用于如狹小空間鉆工中心上下料、密集排布的沖壓上下料、以及空間受限的裝配作業等環境。“鐘擺式”的運動模式可將1800mm間距標準搬運時間提升到3秒內。作為佛山本土研發制造的機器人,這款產品有望成為國產機器人與進口機器人一較高下的代表作。

“心”交付 全球首臺華龍一號主泵泵殼通過出廠驗收

8月31日,由中核集團自主設計的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臺主泵泵殼,在中國一重大連基地順利通過驗收完成交付。這標志著我國核電裝備國產化設計、制造能力實現了新的跨越,設計、制造技術實現了新的突破,設計、制造水平實現了新的提高。

建設華龍一號是中國核電“走出去”發展戰略和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舉措。通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先進核電技術的輸出,將帶動工程、設備、材料、技術服務以及技術標準的全方位“走出去”。目前,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主泵泵殼等一回路主設備實現精準供貨,與工程施工計劃無縫銜接,為后續主管道完成焊接等施工節點提前實現創造了有利條件。

主泵是核電廠的心臟,而泵殼是主泵的關鍵設備之一。華龍一號的安全性和壽命對主泵泵殼設計制造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次完工制造的全球首臺華龍一號主泵泵殼是中核集團與中國一重、哈電集團緊密聯系、通力合作的又一產品。設備設計方核動力院以及主泵項目管理團隊歷時兩年,解決了鍛件尺寸大、壁厚異性以及性能要求高等一系列鍛件制造難題,順利通過鍛件評定、完成鍛件制造。同時,在泵殼焊接過程中應用了支撐自動焊接、安全端全位置焊接等先進技術,極大地提高一次合格率。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北清路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博雅C座10層 102206   電話: 86-010-53056669    傳真:010-53056644
郵件:cfia@chinaforge.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鍛壓協會 京ICP備100062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