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直播_秒拍福利久久国产,h成年动漫在线观看网址,欧美熟妇另类久久久久久多毛 ,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國鍛壓協會官方網站
聯系我們  |  加入收藏|  客服熱線:010-53056669
大事記 打印
2017年12月大事記
信息來源:中國鍛壓協會 發布時間:2018-1-4 14:25:54
 

領創智能裝備助騰達激光領先行業、共創價值

2017年12月5日,蘇州領創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與泰州騰達激光科技有限共同舉辦了騰達公司新廠房開業典禮暨兩臺1200kW大功率激光切割機正式投產使用儀式,來自戴南地區周邊的不銹鋼板材切割企業、不銹鋼產品最終用戶以及騰達公司的員工等200余人到會祝賀。

泰州騰達激光董事長周偉先生在典禮上講述了騰達公司的發展里程,蘇州領創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智宏先生代表領創公司祝賀騰達激光在不銹鋼加工領域取得的成功,共同開啟騰達激光領航市場之旅。

全球首艘通過船級社認證的智能船舶成功交付

2017年12月5日,我國首艘自主研發建造的智能船舶——Idolphin38800噸智能散貨船“大智”號(以下簡稱“大智號”)成功交付招商局集團中外運航運有限公司。該船是全球首艘通過船級社認證的智能船舶,同時獲得中國船級社和英國勞氏船級社授予的智能船符號,技術性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大智號總長約180m、型寬32m、型深15m、設計吃水9.5m,載重噸約38800噸,航速14.0節,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工程研究院、滬東重機有限公司、中船動力研究院等單位聯合英國勞氏船級社、中國船級社歷時3年研制而成。

大智號是基于Green Dolphin38800噸散貨船的智能升級船型。該船開創了全新的船舶設計、建造、運營理念,突破了全船數據安全共享、設備健康評估、智能輔助決策、船岸一體化等技術難關,實現了船舶智能集成信息平臺、智能運行與維護系統、智能航行系統等關鍵核心系統的自主研制和集成應用。該船安裝了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可自主學習的船舶智能運行與維護系統(SOMS),能夠利用傳感器、物聯網、機器學習等技術手段,通過雙冗余千兆光纖骨干環網為智能系統高速傳送數據,實現全船各系統及設備的信息融合與共享,使船舶具備初步自學習能力,為船舶操作和管理提供基于數據分析的輔助決策。該系統包含了110余個智能數據分析模型,擁有34項專利,能夠實現智能航行、智能機艙、智能能效管理等強大功能,并且可以像智能手機的“平臺+APPs”模式一樣,面向用戶的各項需求,低成本、快速響應地提供從船端到岸端的定制化個性化應用,真正使船舶具備了全船數據安全共享、設備健康評估、智能輔助決策、船岸一體化等面向全壽命周期的智能船特征。該船還安裝了全球首臺滿足智能船舶規范的智能應用低速主機以及我國自主研制的首套主機遙控系統。與基礎船型相比,該船的推進效率可提高約3%,相同航速日均油耗可降低約4%,開啟了更加安全、經濟、環保的航運時代。

大智號的成功交付標志著我國智能船舶研制取得重要進展。智能船舶的發展將全面提升船舶設計、建造、營運、維護、管理等全壽命周期、全產業鏈的技術能力,同時帶動全產業鏈的協同發展,推動包括船舶營運、設計建造、船舶配套以及港口物流等整個航運產業的營運模式創新。

工信部公布首批國家工業遺產

2017年12月5日,為加強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傳承中國工業精神,促進工業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工信部公布了第一批國家工業遺產認定名單。其中,鞍山鋼鐵廠、重鋼型鋼廠、漢冶萍公司的大冶鐵廠和漢陽鐵廠成功入選。

下料、表面處理及鍛件檢測會議在杭州順利召開

2017年12月6~8日,中國典型鍛造設備與技術——下料、表面處理及鍛件檢測會議在杭州蕭山成功召開,來自全國40多家鍛造企業70多位參會代表齊聚一堂,就鍛造行業的“三助理”工藝——下料、檢測、表面處理相關技術工藝及熱點問題展開主題研討。

8日,參會代表共同參觀了萬向錢潮股份有限公司鍛造生產線以及杭州精衛特機床有限公司,跟企業專家、現場工程師展開了互動交流。

廣汽集團聯手科大訊飛,推進“汽車+互聯網”

廣汽集團12月7日晚間披露公告,公司當日與科大訊飛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互視對方為大客戶,承諾按各自企業的流程在同等條件下優先使用對方的產品和服務;還將在智能人機交互技術、車載智能化及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分析、智能車聯網平臺、廣告投放、智能客服、智能銷售機器人及營銷創新等業務領域展開合作,協議有效期為5年。

公告顯示,廣汽集團和科大訊飛一致認為智能語音交互技術是實現智能化的一項關鍵核心技術,在汽車智能化領域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結合科大訊飛現有及未來開發的智能語音技術,共同研究和規劃在汽車中使用該技術的場景和集成應用方案。此外,雙方還將聯合開發基于智能語音技術的車載終端產品及車載應用平臺。

亞威機床“智造方案”榮獲創新大賽二等獎

2017年12月8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和江蘇省政府聯合舉辦的“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在南京舉行。作為大會全球嘉年華的專項活動,成功舉行的“江蘇智造”創新大賽共吸引了148個項目報名參賽,江蘇亞威機床股份有限公司“鈑金行業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榮獲二等獎。該系統解決方案已在國內多個行業領域實現應用,鄭州的宇通客車、長城電器等都應用了這套系統,該方案使企業進入了24小時無人化工廠時代。

全球最大自動化碼頭開港試運營

2017年12月10日,全球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碼頭——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區四期碼頭開港試運行。該碼頭實現了集裝箱裝卸、水平運輸、堆場裝卸環節全過程的智能化,標志著我國港口發展已突破傳統模式,向智慧港口、綠色港口轉型。

洋山港四期碼頭隸屬于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12月開建,基建總承包由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承擔,設備總承包由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振華重工”)承擔。碼頭總用地面積達223萬平方米,岸線長2350米。

洋山港四期碼頭采用全自動化碼頭操作系統(TOS系統)和設備控制系統(ECS系統),兩者組成了碼頭的“大腦”與“神經”。TOS系統能夠根據船型、堆場等進行排布,合理安排作業任務先后順序,實時進行作業調度。ECS系統將AGV小車、場橋和岸橋有機協調起來,使它們能夠密切配合,自動高效地完成集裝箱裝卸操作。通過無線通訊設備、ECS系統和地面上敷設的6萬多個磁釘引導,AGV小車能夠在繁忙的碼頭上平穩、安全、自如地穿梭。AGV小車具有無人駕駛、自動導航、路徑優化、主動避障、自我故障診斷、自我電量監控等功能。同時,AGV小車能夠通過自頂升機構,將集裝箱頂起推送到臨時支架上待場吊吊取后,繼續回到岸邊運輸下一個集裝箱,有效解決了水平運輸與堆場作業間的“解耦”問題,提高設備利用率。AGV小車使用大容量鋰電池,滿電后可持續運行12小時,且自動檢測電量,自動尋找換電站,自動更換電池,實現全程無人化操作。

洋山港四期碼頭主要裝卸環節均實現了全電力驅動作用,操作員通過ECS系統協調碼頭上的各種設備,自動高效地完成TOS系統下達的裝卸任務,相比人工作業,裝卸效率提高了30%。該碼頭在智能化、綠色化、高效率等方面處于國內外同行的領先水平,對引領我國智慧碼頭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大族激光榮膺2017CCTV中國十佳上市公司

2017年12月12日,2017央視財經論壇暨中國上市公司峰會在北京舉行。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脫穎而出榮登2017CCTV中國十佳上市公司榜單。大族激光董事長高云峰應邀出席,代表大族領獎。

這份3000選10的榜單,以投資者回報為標尺,樹立價值投資典范,完成優中選優,十家公司是中國資本市場優質企業和價值投資的標桿。榜單評價大族激光“智能制造骨干梯隊,自主技術銳意革新,托舉激光裝備龍頭”。

福田勇擔環保之責,打造“以舊換新”綠色通道

12月12日,福田汽車集團與北京環境交易所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福田汽車集團總經理鞏月瓊與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朱戈代表雙方企業簽約。此次雙方簽署戰略合作,旨在利用既有資源優勢,在舊車淘汰、補貼申領、新車購買、金融貸款等貨車置換環節展開一系列的便民舉措,加速老舊柴油貨運車淘汰速度。

本次合作簽約體現了北京環境交易所和福田汽車作為負責任的國有企業對政府政策的響應和積極貫徹。這種以人為本的合作模式,充分發揮了政策及市場經濟的杠桿作用,形成了多方互利共贏的局面。雙方此次合作將加速北京市老舊柴油貨運車的淘汰更新。據悉,雙方未來還將在貨車監管平臺、綠色出行等領域展開一系列合作,繼續為北京的藍天貢獻力量。

輕量化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

2017年12月12日,為推動輕量化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在京組織召開了輕量化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作座談會,余薇副司長出席會議并講話。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賽迪研究院、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院、中國鋁業公司,有關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及企業代表等70余人參加了會議。

余薇指出,推進輕量化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實施《中國制造2025》、促進我國原材料工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希望相關企業和機構加快推動輕量化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形成輕量化材料領域制造業創新中心新模式新方法,切實有效提升輕量化材料創新能力。

2017通快激光技術研討會(溫州站)成功舉行

2017年12月14日,由通快(中國)有限公司主辦,溫州市科技合作交流中心、蘭州理工大學溫州泵閥工程研究院協辦的2017通快激光技術研討會在溫州成功舉行,激光與光電企業以及相關應用企業代表,高校、科研院所代表60余人參會。研討會上,通快(中國)有限公司有關專家圍繞《激光與激光加工原理》、《管材與型材的激光焊接》、《電器柜的激光焊接與切割技術》、《激光增材制造應用》和《汽車制造中的激光應用》五個主題作主題演講,推廣激光技術在管材、電機、汽車等產業的應用和解決方案。

現場,通快(中國)有限公司向參會人員展示了部分激光3D打印成果,對企業代表就激光焊接與切割技術、激光增材制造技術等方面提出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為前沿激光技術在溫州行業中的推廣應用創造條件,助力溫州產業轉型升級。

奔騰楚天激光十周年慶典活動在武漢成功舉行

2017年12月15日,奔騰楚天激光十周年慶典活動在武漢隆重舉行,奔騰楚天激光總經理吳讓大先生等有關領導,百余名行業同仁及全體奔騰楚天激光員工共同參與了此次慶典活動。

奔騰楚天激光作為目前國內知名的激光公司,十年風雨歷程,匯聚了500名志同道合者,擁有武漢、溫州兩個生產基地,36個國內技術服務中心,5個海外服務中心,已安裝了2000多臺激光切割設備在市場上運行,擁有百余項激光技術專利,2017年銷售額將突破10億元人民幣。

華晨雷諾成立合資公司 涉及新能源汽車領域

2017年12月15日華晨雷諾合資公司正式成立。新公司業務將主要涉及輕型商用車和新能源汽車領域,并將引入雷諾新輕型商用車在華生產。華晨雷諾金杯汽車有限公司將由雙方共同持股,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持有51%的股份,雷諾汽車集團持有49%的股份。

通過建立新的合資公司,華晨金杯與雷諾汽車將在新能源汽車和輕型商用車技術開發、產品研發及市場銷售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合作,基于現有產品共同開發新能源領域車型,并積極推動雷諾新輕型商用車在華生產。

濟南二機床級進模沖壓線挺進阿根廷市場

2017年12月上旬,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為阿根廷FUMISCOR公司提供的400t級進模沖壓線順利通過終驗收,這是濟二繼2010年巴西等項目之后再次進入南美市場。與此同時,為該用戶提供的另一條630t級進模沖壓線正運往安調現場。

FUMISCOR汽車配件公司是阿根廷一家重要的汽車零配件供應商,是雷諾-日產聯盟和菲亞特汽車南美工廠的一級供應商。已交付的400t沖壓線經過濟二團隊10天安裝調試即順利交付用戶使用,試生產期間運行良好,得到了用戶認可。此項目的成功實施,為濟南二機床開拓南美市場創造了良好開端。

二重與通裕“鋼制加氫反應器頂部人孔法蘭鍛件”評審會落幕

2017年12月15日,二重集團(德陽)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二重”)與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通裕”)在山東省禹城市組織召開“2.25Cr-1Mo-0.25V鋼制加氫反應器頂部人孔法蘭鍛件”評審會。

評審專家通過參觀考察和技術質詢,一致認為通裕重工現已掌握了2.25Cr-1Mo-0.25V鋼中小鍛件冶煉、鍛造、熱處理的工藝和制造技術,可以開展大型加氫反應器用Ⅲ、Ⅳ級中小鍛件的制造。該產品的成功研發,標志著通裕已具備為二重配套大型加氫反應器中小鍛件的能力。

中鋁西南鋁為C919精密模鍛件研制再添新軍

2017年12月17日,第二架C919首飛成功,標志著國產大飛機正邁入全面試驗試飛的新征程。繼為C919提供了30個規格,600余件鋁合金鍛件后,日前,中鋁西南鋁又試制出C919大飛機用鋁合金旅客觀察窗窗框和輪轂精密模鍛件,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在國產C919大飛機上,應用了中鋁西南鋁研制的30個規格鍛件。這些鍛件具有高強高韌、耐疲勞、耐腐蝕性能優良的特點,主要用在機翼、機翼活動面、機身中央翼、起落架等部位,是飛機的關鍵結構件。

世界首套CAP1400主管道通過技術鑒定

2017年12月19日,由中國二重研制的世界首套CAP1400主管道技術鑒定會在德陽召開。集團公司黨委常委、二重股份副總經理李駿騁主持會議。鑒定專家組由國核工程、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深圳中廣核工程設計公司、國核示范電站公司等單位的專家組成。

專家組在核電容器廠見證了制造完工的CAP1400主管道產品,聽取了研制工作匯報,認真審查了相關文件,經質詢、答疑與討論,對二重在CAP1400主管道冶煉、鍛造、彎曲成形、熱處理等關鍵制造環節取得的技術研發成果進行了充分肯定。一致認為二重研制的CAP1400主管道滿足技術要求,其制造工藝合理可靠,通過技術鑒定。

打破40年壟斷:特大型無料鐘爐頂設備實現國產化

“我國自主研發的特大型高爐無料鐘爐頂關鍵工藝裝備及應用技術,結束了國外壟斷無料鐘爐頂技術的漫長歷史,這很不簡單。”2017年12月20日,由中國金屬學會組織的“特大型高爐無料鐘爐頂關鍵工藝技術及裝備開發與應用”項目評價會在寶武集團寶鋼湛江鋼鐵公司舉行,該項目評委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在會上如此評價道。

該裝備在湛江鋼鐵2座特大型高爐上投入運行后,實現了高爐平均爐頂壓力大于0.26兆帕、平均風溫高于1260攝氏度(最高1280攝氏度)、煤氣利用率為50%~52%、TRT(高爐煤氣余壓透平發電裝置)發電量為46千瓦時/噸鐵~48千瓦時/噸鐵、燃料比為488千克/噸鐵的優異操作指標。該項目共取得55項授權專利,形成了一項行業標準。截至目前,該技術成果除應用于湛江鋼鐵外,還應用于包鋼、浦項制鐵、臺塑等10余座國內外大型高爐。該設備已在浦項制鐵各地的生產單位持續穩定運行達3年之久,對高爐穩定運行和降低生產成本有很大幫助。

無料鐘爐頂裝備是高爐爐頂裝料和布料的裝置,是爐料進入高爐的唯一通道,影響高爐內部氣流分布和原燃料消耗等,是高爐的“咽喉”。開發高水平無料鐘爐頂裝備技術一直是國內外鋼鐵界關注的焦點。近40年來,無料鐘爐頂技術一直被國外所壟斷,我國在特大型高爐爐頂設備領域一度沒有話語權。

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

2017年12月22日江淮汽車發布公告,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獲得《營業執照》。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珠江路176號,注冊資本二十億元人民幣。合資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研發、制造純電動汽車;研發、制造電動汽車電池等新能源汽車相關核心部件;銷售整車以及其零部件、組件、配件;進口及在中國購買其開展業務活動所需要的貨物及服務;出口整車以及其零部件、組件、配件;保證其產品的售后服務;倉儲和運輸服務;培訓、咨詢、試驗和技術服務;出行解決方案服務;二手車平臺服務。

長城汽車建西部工廠 落戶重慶永川區

2017年12月25日,長城汽車新生產基地項目簽約儀式在重慶市永川區舉行,長城汽車股份公司董事長魏建軍出席了項目簽約儀式。目前,長城汽車擁有天津、保定、徐水三個整車生產基地。

長城汽車在重慶布局,可以充分利用長安等車企現有的、成熟的配套資源,高效、實惠地開啟其進軍南方市場的戰略。同時,重慶這些年在出口物流、通關等方面的經驗可以說是國內領先,長城汽車不但可以充分利用重慶的地理優勢輻射中西部和南方市場,而且方便出口東南亞、中亞、西亞,甚至歐洲等市場。

本旭硝子玻璃開發氟樹脂改性工藝

2017年12月25日,日本旭硝子玻璃(AGC)針對汽車等領域的碳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CFRTPs)的擴展應用,開發了一種基于氟樹脂的改性工藝,提高了碳纖維增強聚酰胺(PA)熱塑性復合材料的沖擊強度。這項技術使得熱塑性塑料浸透碳纖維變得更容易,并確保了最終產品的機械強度。使用AGC的氟聚合物來改善PA 6比傳統的CFRTP提高了30%的抗沖擊性。它還成功降低了30%的吸水率。吸水率是PA 6熱分解的原因。CFRTP增強材料可應用于諸多領域,比如汽車、飛機和體育用品。

合鍛智能成功參與收購老牌德國鍛壓企業

合鍛智能參與設立的合肥水木信保智能制造產業基金與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嚴建文、安徽中德創新發展基金有限公司等三家聯合發起并購德國壓力機制造商Lauffer公司100%股權,股權收購協議于12月12日在德國簽署。

合肥合鍛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建文表示,收購完成后,借助Lauffer公司的金屬鍛壓、粉末成型等技術,國內空白有望填補。同時,Lauffer將成為合鍛智能擴大海外市場的“橋頭堡”,以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營收水平。

上汽集團多種車型應用鋁鎂輕金屬實現汽車輕量化

上汽集團自榮威950車型發動機罩蓋內外板在國內率先實現鋁化之后,君越、君威、GL8、邁瑞寶、新凱越、凱迪拉克CT6、申沃等品牌車身均大量采用了鋁合金覆蓋件、鋁合金骨架、鋁合金保險杠防撞梁、鎂合金壓鑄件及鍛件等輕金屬零部件;研發36種輕量化零部件用于新能源汽車,使其減重超過130kg,上汽集團成為中國汽車產業應用鋁鎂輕金屬車型最多的車企之一。

蔚來動電動SUV-ES8鋁化率96.4%,全球汽車輕量化最高水平

蔚來純電動SUV-ES8車身采用7003鋁合金材料制造,其底盤、懸掛、輪轂、剎車系統以及電池組外殼也都采用了鋁合金材質,整體鋁化率高達96.4%,成為全球量產全鋁車身中鋁合金材料應用比例最高的車型,引領了全球汽車鋁化率水平。同時,蔚來純電動SUV-ES8的儀表盤骨架和前端模塊框架采用了鎂合金壓鑄件。蔚來純電動SUV-ES8成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輕量化的杰出車型。

長安汽車CS55成為車身輕量化獲獎車型

長安汽車CS55車型采用了全鋁發動機、鋁合金前防撞梁,6系鋁合金型材占1.4%,成為2017年度車身輕量化獲獎車型。

奧新電動乘用車采用一體化鋁合金底盤

江蘇奧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制造的純電動乘用車采用了一體化鋁合金底盤。這種具有高強度的鋁合金電驅動底盤,采用全自動鋁焊接機器人底盤生產線已批量生產。

奧杰汽車推出多款車型全鋁車身

蘇州奧杰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全鋁客車車身、全鋁轎車車身及全鋁貨箱和全鋁電池框。5款城市純電動物流車,均采用了全鋁車身。

黃海、銀隆產出12米全鋁車身公交車和12米鎂合金公交車骨架

丹東黃海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制造出12米全鋁車身純電動公交客車(DD6129EV18),整車骨架采用了6系鋁合金型材焊接而成,車身蒙皮采用了5系鋁合金板粘接而成,車體減重30%以上。銀隆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與福建坤孚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生產出“12米鎂合金新能源公交車身骨架”,鎂合金車身骨架僅為800公斤。

中通客車制造出全鋁車身純電動物流車

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城市物流研發制造出全鋁車身廂式純電動物流車(LCK5045XXYEV6)。該車采用全鋁車身設計與構架。

遼源汽車制造出200輛鋁合金冷藏車

遼源市汽車改裝有限公司制造出200輛鋁合金冷藏運輸車,該車車廂采用全鋁結構制作,實現了車廂輕量化與保溫效果。

中集瑞江制造出新款全鋁車架的鋁合金液罐車

中集瑞江汽車有限公司依據國家新版GB1589交通車輛技術標準,向市場推出了新款全鋁合金液罐車。在車輛輪轂、擋泥板、防護欄、工具箱等部件均采用鋁合金材料的基礎上,將鋼車架升級為全鋁車架。

江淮汽車建成全鋁車身工廠

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建成全鋁車身工廠,按計劃,該工廠將與蔚來汽車有限公司合作生產純電動汽車全鋁車身。

襄陽建造國內首條汽車零部件智能制造生產線

12月25日,老河口市與襄陽長源東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簽約,投資12億元建設國六發動機核心零部件生產基地。該項目將填補國內汽車零部件行業智能制造生產線空白。

該項目按照工業4.0標準,整個生產線采用德國、日本等先進制造業發達國家的智能柔性設備進行生產,是襄陽市先進制造業龍頭引擎項目。

國六標準是全球最嚴排放標準之一,將于2020年正式實施。新落戶老河口的智能制造項目將與國內最大的內燃機生產企業玉柴股份合作,提前搶占國六發動機市場,一期生產線在2019年批量生產,年產12萬件缸體、缸蓋,二期生產線在2021年批量生產,年產20萬件缸體、缸蓋,項目可實現產值50億元。該項目將推動襄陽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快速集聚和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產業鏈條。

完善2020戰略產能布局 領克汽車張家口工廠正式落成投產

近日,領克汽車張家口工廠正式落成,作為吉利踐行“中國制造2025”的標桿工廠,工廠智能化、信息化、柔性化、自動化程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將引領華北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帶動中國高端汽車產業鏈的發展。

領克汽車張家口工廠是由吉利控股集團投資,按照沃爾沃全球質量標準建設和管理,由吉利汽車集團管理和運營的全新現代化工廠。新工廠基于 “工業4.0”的理念規劃, 通過引入完善的IT系統、采用先進的信息管理模式、配置一流的設備,實現智能工廠、智能生產和智能物流的目標。整個廠區建有沖壓、焊裝、涂裝和總裝四大車間,規劃年產能20萬輛,將生產領克汽車旗下全新產品。

據悉,領克汽車張家口工廠將為當地提供超過4000個就業崗位,預計年利稅30億元人民幣,目前已經吸引大批全球汽車零配件企業進入汽車工業園區。同時,基于領克汽車張家口工廠和沃爾沃汽車發動機工廠所規劃建設的“汽車城”,將建成集汽車整車、發動機、變速箱、零部件以及試車廠、研發中心、倉儲物流為主體的國際一流汽車城,推動張家口市乃至河北省的裝備制造業轉型。

我國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跨座式單軌建成通車

日前,由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研制的跨座式單軌交通系統——云軌在銀川建成通車,這是我國首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跨座式單軌交通系統,并實現了整車、軌道、車站及通訊系統等的全部自主建設。

云軌屬于中小運量的軌道交通系統,單向運能為1~3萬人/小時,造價僅為地鐵的1/5,建設工期僅為地鐵的1/3。云軌既可作為城市干線,連接市中心與第二中心或衛星城;也可作為地鐵等大運量運輸工具的接駁線,連接小區、醫院和學校等功能區,起到疏散人流、化解城市交通擁堵的作用;還可作為風景區的旅游觀光線。

云軌是由比亞迪歷時5年研發,研發團隊1000多人,耗資50多億元。通過研發,比亞迪掌握了軌道驅動、電機、電控、車身、底盤、轉向架、軌道梁等全產業鏈核心技術。云軌搭載永磁輪邊直驅電機,可直接驅動行走輪;采用輕型鋁制車身,扭轉剛度強,使用壽命長;配備能量回饋系統,可在制動時實現能量回收,平均能耗較地鐵低約1/3;采用全球領先的列控技術,可實現無人駕駛;車輛爬坡能力強,最高可達10%(即坡長100米,垂直高度可上升10米);軸距小,轉彎半徑僅為45米,而地鐵為300米,具有極強的地形適應能力,可在建筑物密集、地形起伏大等環境下運行,具有噪音低、景觀好、拆遷少、施工簡便等優勢。

目前,比亞迪已與深圳、銀川、汕頭、菲律賓伊洛伊洛市等20多個城市簽署了合作協議。

全球首創的垂直舉升裝載機VL80A研制成功

日前,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柳工”)全球首創的垂直舉升裝載機VL80A順利完成1600小時工況適應性試驗以及7500小時可靠性試驗,實現360度視野無死角操作,開創了行業先河。

該裝載機由柳工歷時兩年研制而成。在研發制造過程中,采用交互式設計理念,先后攻克了工作裝置結構設計、專用工裝模具獨立開發等技術難題。如在動臂與車架之前增加后連桿和前連桿,通過后連桿的擺動實現動臂舉升,前連桿進行水平約束,保持舉升過程中鏟斗到前輪胎的距離不變,實現垂直舉升;采用全球首創的機械式自動放平反轉鏟斗連桿機構,解決了垂直舉升裝載機鏟斗平移性的問題。

相對于傳統的徑向舉升裝載機,垂直舉升裝載機用較輕的整機重量實現了較大的傾翻載荷和裝載能力,傾翻載荷提升30%,工作裝置提升能力增加30%,能夠以6噸裝載機的配置實現8噸裝載機的作業能力,在相同功率消耗的情況下實現更高舉升高度和更大提升力,降低燃油消耗,為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和效益。

垂直舉升裝載機VL80A已經獲得國內發明專利35項,國際發明專利7項,能夠應用于煤炭開采、工程施工、港口碼頭等場合輕散料的轉運和裝載。目前5臺樣機正在國內幾大采石場和水泥廠進行現場可靠性試驗,2018年初將正式全面上市。

日本機器人巨頭布局中國 首個工程研發中心落戶順德

近日,川崎機器人華南工程中心在順德陳村·順聯智造匯正式啟動,這是日本機器人巨頭川崎在中國建立的首個工程研發中心,現場展示碼垛、搬運、焊接、畫畫、下棋等15個機器人應用場景,將針對家電、陶瓷、五金燈飾、小型沖壓的各項應用,重點開展視覺、裝配、打磨和噴漆等技術研究。

川崎機器人華南工程技術中心,坐落于順德陳村順聯智造匯17座首層,是由佛山隆深機器人有限公司與川崎機器人共同運營,開展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研究及推廣,工程中心面積逾3000平方米,現場展示超過15個機器人應用場景,工程中心初期投資超過700萬元,今后還計劃再投資500萬元,是川崎在中國首個建立的工程研發中心。

工程中心的建立,將輻射整個華南地區,以工業機器人于傳統制造業的應用開發為主攻方向,面向用戶企業提供成熟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促進順德機器人產業的建立和發展。

中國二十二冶主編的兩項機械行業標準填補行業空白

近日,由中國五礦中國二十二冶集團精密鍛造公司組織編寫的JB/T 13274-2017《閥門閥體多向精密模鍛件 工藝編制原則》和JB/T13275-2017《閥門閥體多向精密模鍛件通用技術條件》正式獲準發布,實施日期為2018年4月1日。

該標準屬于我國自主研發制定的標準,沒有對應的國際或國外標準,解決了我國閥門行業閥體多向模鍛工藝技術標準缺失的問題,其技術水平處于國內先進。在2012年國家“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中,將“大型多向模鍛制造共性技術研究”列為課題進行研究,這兩項標準便是在此課題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是該課題的重要研究成果。

此次兩項標準的研究、制定以及發布實施將有力提高國內高端閥門閥體鍛件的配套設計和生產能力,進一步推動閥門閥體多向模鍛件高端產品生產和發展的穩定性、規范性,為國內閥門閥體多向模鍛件產業的發展夯實基礎,也將對我國鍛造行業實現節能、節材、降耗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全球首套燒結煙氣干式協同超凈裝備正式運行

2017年12月29日,由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支持的首套燒結煙氣干式協同超凈裝備在寶武集團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180m2燒結機順利通過168小時運行考核,并進入正式運行階段,標志著全球首套可實現燒結煙氣多污染物干式協同處理的超凈裝備正式誕生。

燒結煙氣干式協同超凈裝備由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建龍凈)歷時五年自主研制而成,是一種主要利用循環流化床反應器和超濾布袋除塵器來實現燒結煙氣中多種污染物高效協同去除的裝置。在研制過程中,創新開發了循環氧化吸收低溫協同脫硝技術和流化床造粒技術,優化改進了多污染物脫除增效技術,通過技術的耦合優化和裝置的有效聯動,實現了多種污染物的高效協同凈化。該裝備使用后,不僅可實現SO2排放濃度小于35mg/Nm3、粉塵排放濃度小于5mg/Nm3、NOX排放濃度小于100mg/Nm3,遠低于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唐山等“2+26”個城市)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SO2排放濃度小于180mg/Nm3、粉塵排放濃度小于40mg/Nm3、NOX排放濃度小于300mg/Nm3),而且能同步完成其他酸性氣體(SO3,HCl,HF,etc.)、重金屬(Hg,As,Pb,etc.)及二噁英等多污染物的高效協同脫除,整套系統不產生廢水,煙囪無需防腐、排煙透明。相對傳統的常規煙氣凈化裝備,該裝備除性能指標方面有較大提升外,其占地面積減少約50%,投資成本降低約35~50%,運行成本降低30~60%,大大提升了煙氣凈化的技術經濟性。此外,在節能方面,通過采用多灰斗灰位平衡協調控制技術、床層穩定控制技術、寬負荷動態調節技術、與主機全工況同步起停技術等多項關鍵技術,在對污染物排放進行智能控制的同時,能耗更低,穩定性與適應性更強,可實現節能與減排的雙重目標。

目前,該裝備已獲得發明專利15項,下一步擬在河北敬業鋼鐵有限公司、唐山天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推廣應用,對于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全球首艘通過船級社認證的智能船舶面世

近日,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研制的iDolphin 38800噸智能散貨船“大智”輪在上海海事會上正式發布,同時,中國智能船舶創新聯盟正式成立。

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智能舶舶已成為船舶工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和方向。iDolphin 38800噸智能散貨船開創了全新的船舶設計、建造、運營理念,突破了全船數據安全共享、設備健康評估、智能輔助決策、船岸一體化等技術難關,實現了船舶智能集成信息平臺、智能運行與維護系統、智能航行系統等關鍵核心系統的自主研制和集成應用,同時獲得中國船級社和英國勞氏船級社授予的智能船符號,成為全球首艘通過船級社認證的智能船舶。

該船安裝的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可自主學習的船舶智能運行與維護系統,能夠利用傳感器、物聯網、機器學習、輕量化傳輸通信等技術手段,通過雙冗余千兆光纖骨干環網為智能系統高速傳送數據,實現全船各系統及設備的信息融合及共享。該船還安裝了全球首臺滿足智能船舶規范的智能應用低速主機以及我國自主研制的首套主機遙控系統。

全球首艘通過船級社認證的智能船舶發布,標志著中國智能船舶研制取得重要進展。為順應技術發展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支持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聯合用戶單位、科研院所、總裝建造及配套企業、知名高校、權威認證機構、港口和IT企業等單位,共同成立“中國智能船舶創新聯盟”,集聚行業優勢資源,促進全產業鏈協同創新,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智能船舶領域實現創新引領,打造智能船舶中國品牌,加快推動中國智能船舶及配套設備的發展。

富源今飛汽車輪轂生產線全面建成

富源今飛輪轂制造有限公司年產500萬件汽車輪轂制造項目生產線于近日全面建成,數控機床、六爪機械手等制造設備已調試完畢正式投入生產。

截至目前,富源今飛汽車輪轂制造已全面實現低壓澆注、熱處理、數控加工、涂裝、包裝等制造流程流水化成產,未來可生產汽車成品輪轂500萬件/年。目前,富源今飛2017年已完成10億元產值,2018年汽車輪轂制造項目預計將達到20億元產值,實現利潤收入2億元(含稅)。

據悉,今年4月,在今飛集團宣傳推介和牽線搭橋下,萬里揚集團與富源縣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到富源投資建設年產300萬臺汽車變速器零部件項目。隨著今飛汽車摩托車輪轂、萬里揚汽車變速器,再加上即將引進的大長江摩托車零部件等項目的投產,一個產值達100億元的汽車摩托車鋁合金零部件產業園即將形成。

我國首臺套自主研制的雙砂輪架切點跟蹤曲軸磨床下線

日前,上海機床廠有限公司研制的雙砂輪架數控切點跟蹤曲軸磨床MK8220/SD在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浦東新區金橋動力總成廠的曲軸自動生產線上實現兩種規格曲軸的混線生產,成為國內首臺套自主研制的在一線汽車主機廠自動生產線上成功應用的雙砂輪架切點跟蹤曲軸磨床,并且滿足兩種規格曲軸的混線生產需求。

據介紹,MK8220/SD雙砂輪架數控切點跟蹤曲軸磨床是“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國家重大專項“汽車發動機生產線用數控曲軸磨床、凸輪軸磨床”課題的成果產品,由上機公司牽頭,聯合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大學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針對該磨床的相關核心技術已申請發明專利12項。

MK8220/SD滿足了曲軸自動生產線對磨床自動化、加工精度、生產節拍、整機可靠性的需求——自動液壓卡盤及尾架自動頂緊機構配合機械手實現曲軸自動上下料;在線量儀有效地保證了曲軸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雙切點跟蹤砂輪架使工藝編排更靈活;自主開發的曲軸磨床軟件提高了機床可靠性及對不同類型曲軸的加工適應性;工件類型在線自動識別保證了混線生產的安全性。

目前,上海機床廠已與多家公司簽訂了供貨協議,該磨床的成功研制及推廣應用充分利用了上海市在相關領域的資源優勢及高端用戶示范作用,為汽車行業領域曲軸生產線的成套裝備及配套服務提供了可靠支撐,為上海市高檔數控機床產業的發展再作貢獻。

國內第一臺 “華龍一號”核電蒸汽發生器上封頭在中國二重研制成功

近日,“華龍一號”蒸汽發生器首件國產化上封頭鍛件在中國二重完成制造,這是中國自主第三代核電技術大型關鍵鍛件自主研發制造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標志著中國二重具備了“華龍一號”蒸汽發生器鍛件制造能力。

“華龍一號”蒸汽發生器上封頭為特厚異形大型鍛件,鍛件形狀復雜,性能要求高,熱處理難度大。在研制過程中,中國二重組織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項研發,依據扎實的極限級鍛件技術基礎及制造經驗,依靠大型數據模擬等先進手段優化基礎工藝參數,順利攻克了高純凈鋼水冶煉、大截面鍛件鍛造、大型核級鍛件細化晶粒處理工藝等技術難關,有效地控制了鍛件綜合機械性能,滿足了采購規范要求的各項關鍵技術指標,最終制造技術獲得評定認可。

該上封頭鍛件為廣西防城港核電站提供,經過中國二重13個月的艱苦奮戰,于今年12月完成了鍛件評定及首件制造。這是中國二重與中廣核集團、東方重機緊密合作的成果。在“華龍一號”首批在建項目中,中國二重承制了包括福清核電、防城港核電項目等多個機組的主要核島設備,產品包括蒸汽發生器、主泵泵殼、主管道、穩壓器波動管等。

榮成鍛壓承建國內最大噸位汽車整車智能沖壓裝備生產線

近日,榮成鍛壓機有限公司簽下了價值9000多萬元的生產訂單,為江西江鈴汽車集團制造2400噸自動化沖壓線,這是目前國內汽車整車廠沖壓裝備中噸位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生產線。

該生產線通過ABB多軸機器人進行智能拆垛、送料、板料清洗、涂油、對中等十幾道工序的操作。據榮成鍛壓機床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呂利剛介紹,該生產線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實現整線的自動換模,整線3分鐘就能把模具更換完成,全程無人操作,單班生產效率達5000件。

為提升全市智能制造水平、構建“互聯網+制造業”生態體系,今年,榮成出臺了《“互聯網+制造業”實施方案》和《關于鼓勵支持“互聯網+制造業”發展暫行辦法》。榮成鍛壓機床有限公司先行先試,積極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通過對2400噸自動化沖壓生產線進行設計、研發、生產,加快“互聯網+制造業”發展步伐。

宏山激光青島亮切技術創新成果發布會圓滿成功

2017年12月29日, 由宏山激光總部組織召開的“2017年亮切技術創新成果發布會”青島場在青島分公司展廳成功召開。本次會議邀請了客戶代表,企業高管、部門主管、項目負責人、技術團隊成員共同參與。宏山激光青島分公司大區總監向與會代表介紹了青島分公司的企業概況和自主研發的“亮切技術”,以解決客戶在鈑金行業的加工難題。

隨后,技術總監為與會代表揭開“亮切技術”的神秘面紗,深入剖析亮切技術的原理與優勢:對比傳統的打磨技術,亮切技術能高效地解決鋁板切割的斷面掛渣問題。會議最后,由技術工程師為與會代表進行了現場切割演示,與會代表對比普通氮氣切割的效果與加入亮切技術后的鋁板切割效果,對亮切技術與效果均表示稱贊。

鋰離子動力電池成套生產裝備實現突破

2017年12月,由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支持的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項目——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牽頭的“鋰離子動力電池數字化車間”通過了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組織的驗收,項目生產工藝和智能化程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鋰離子動力電池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穩定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制備過程復雜,包括極片制作、電芯裝配和模組電池包等超過40道工序,核心生產技術一直掌握在世界少數幾個國家手中。項目實施過程中,寧德時代與深圳市新嘉拓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等裝備制造商,以及軟件提供商、大學、研究院所組成智能制造聯合體,開展聯合創新,攻克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與裝備,帶動我國鋰離子動力電池成套生產裝備實現突破。例如,通過對涂布擠壓頭出口速度分布和涂層厚度精確模擬仿真,創新性地采用了衣架式變截面積流道設計,研制出高速雙面涂布機,涂布質量波動率小于0.5%,厚度誤差小于1μm,涂布速度達到80m/min,產品一致性和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突破了高速卷繞前向反饋技術,大幅度提高了收放卷軸的同步性,研制出高速卷繞機,卷繞速度從0.7m/s提升到1.5m/s,張力波動從±20%下降到±5%,生產效率提高了2倍;制定出設備的工業互聯網接入規范,實現了車間內設備間100%互聯互通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的閉環控制。項目建設前后對比,電池生產運營成本降低60%,不良率降低75%,生產效率提高2.4倍,資源綜合利用率提高24%。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鋰離子動力電池市場需求大幅度增加,預計2018年需求量將達到47GWh。鋰離子動力電池成套生產裝備的突破為提高電池生產的一致性、降低電池生產成本、提高電池生產效率提供了堅實保障,為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加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北清路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博雅C座10層 102206   電話: 86-010-53056669    傳真:010-53056644
郵件:cfia@chinaforge.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鍛壓協會 京ICP備10006204號